
首届低空经济与智慧农业人才培育发展大会暨2025全国“农民田间学校•产教融合”开放日活动举行。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赋能千行百业。在农业领域,以无人机为代表的低空技术已成为推动智慧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新质生产力。在11月22日举行的首届低空经济与智慧农业人才培育发展大会暨2025全国“农民田间学校•产教融合”开放日活动中,专家学者、政府部门及低空领域头部机构负责人等齐聚一堂,聚焦行业发展趋势、政策导向解读、产业深度融合、人才培育体系构建等关键议题,探讨低空经济与智慧农业融合背景下的人才培育新路径,推动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
面向“十五五”,传统农业正在向技术密集、数据驱动、绿色可持续的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农村部原总畜牧师、流通协会理事长张天佐在题为《以智慧农业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报告中提出,智慧农业将重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全链条,必须加快人才培养,将智慧农业装备和技术大面积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智慧农业的核心在于对农业、农作物、农田的全面感知,而低空遥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原所长童庆禧呼吁打破学科壁垒,培养既懂农业又了解低空飞行和遥感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眼下,湖南正全力建设农业强省,低空经济与智慧农业的融合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途径。“省农业农村厅将低空农业人才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重点,搭建对接平台推动实训基地共建,完善服务体系打通培养、认证、就业全链条。”湖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邹序树说。
产业发展,人才是关键。湖南省低空经济协会执行会长、湖南精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龙永坚认为,当前既懂低空技术又懂数字农业应用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希望通过此次大会搭建集思广益、凝聚共识的平台,共商人才培养大计,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智慧农业与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副校长李仕宝表示,中央农广校将充分利用五级办学体系,通过农学结合、送教下乡等方式,大力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为乡村发展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在“农民田间学校•产教融合”圆桌对话中,六位对话嘉宾围绕无人机农业场景应用的核心需求,深入探讨了低空农业人才培育体系的构建、田间学校实训基地的落地、人才就业衔接机制的打通以及政策资本的协同赋能等关键环节。嘉宾们纷纷提出真知灼见,为低空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建议。
现场还发布了《全国低空经济与智慧农业人才培育发展倡议书》。倡议由多家单位联合发起,呼吁多方携手筑牢培育根基、企业赋能强化实操培养、各界联动共建良好生态,共同推动低空经济与智慧农业的融合发展,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