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由廊坊开发区主办的2025廊坊“新质”发展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京津冀数字人才港正式启动运行,将通过整合数据资源、政策资源、服务资源,精准对接数字人才跨区域流动、跨领域适配,为区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本次大会聚焦廊坊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从政策措施引导、数字人才培养、区域前景展望三大维度,邀请政、企、学、研各界人士分析宏观政策新导向,探索数字人才培养新路径,加快构建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新生态。
“新质生产力由技术突破、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而催生。”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卢爱红说,京津冀数字人才港致力于打造企业赋能、人才支撑的协同生态,是京津冀以产业引育人才、以人才驱动创新发展的重要探索实践。
据介绍,京津冀数字人才港位于廊坊开发区,由人民网携手廊坊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联合打造,以数字人才培育和产业协同合作为核心,发挥人民网828企业服务平台入驻1万余家优质企业资源优势,构建“人才供给到企业需求”的直达链路。
京津冀数字人才港将结合京津冀区域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聚焦数据通信、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领域,拓展与数字经济头部企业在政校企合作培养人才、职业技能竞赛等方面的合作。同时,高标准打造数字人才培养基地,培育和发展一批数字化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有效满足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等产业领域的数字人才供给。
“近年来,廊坊开发区加快构建全方位的人才培育与集聚体系,用足用好引进高层次人才试行办法、柔性引才资助办法等,吸引和集聚优秀高端人才在开发区创新创业。”廊坊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姚振辉介绍,该区目前拥有省级以上专家人才56人,打造产学研合作基地等创新载体169个,创新成果转化效率持续提升。
人才有活力,创新才有动力。廊坊开发区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全局,以新质生产力发展为牵引,探索形成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三链深度融合的特色路径,推动了以产业生态集聚人才、以人才活力赋能产业的良性循环。目前,该区已拥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13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7家,科技型企业数量和质量实现双提升,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力量。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