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正值第28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期间,北京海淀区“AI+科普”沙龙暨“智汇·海淀”人才主题周活动在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举办。活动以“海淀之源·科普之桥”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与科普深度融合,百余位政产学研界代表齐聚,探索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新路径。

活动现场,与会者率先参观2025亚洲数字艺术展,近距离感受AIGC、数字动态海报等科技与艺术融合的魅力,在传统与高科技的碰撞中体会科普创新活力。沙龙以“AI茶叙+非遗雅集”创新形式展开,让前沿科技与公众理解无缝衔接,成为科技科普融合的生动实践。

两位院士的科普报告聚焦科技应用核心。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布兴详解AI对绿色科技创新与碳中和领域的应用前景,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深入解析AI对产业变革、社会治理的驱动作用,通俗阐释人工智能在未来经济结构中的深远价值,引发广泛共鸣。

现场热议聚焦科技赋能关键议题,16位专家围绕“AI推动科普产业升级”“科普教育个性化创新”等展开探讨,共同构建“企业技术—教育内容—人才培养”全链条生态体系。活动征集的“AI与传统科普从业者关系”“专业性与趣味性平衡”等热点问题,直指核心痛点。

海淀区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做优科普品牌、发展科普产业、善用高端资源和加强合作交流五个方面发力,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走深走实。他还表示,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创新实践,加快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作出新贡献。(主办方供图)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