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银川多措并举搭建青年成长阶梯 人才“强磁场”赋能产业发展
面对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迫切需求,银川正上演一场城市与人才的“双向奔赴”。顶尖企业开出优渥薪酬、搭建“师带徒”培养体系、送员工远赴德国参展;银川市同步发力,启动“十万大学生留银川专项行动”,推出购房帮扶、人才驿站等暖心政策。在政策与企业“成长阶梯”的共同吸引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归家乡,投身机床制造等现代制造业,成为驱动“宁夏制造”迈向高精尖的新生力量。
车间工人新模样
在宁夏乔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身着蓝色工服的“00后”郭磊正坐在电脑前设计机床的气动原理图。3年前,他从重庆大学毕业后在西安工作了半年,随后选择回到家乡宁夏,成为一名研发人员。
郭磊所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被大家称为“万金油专业”。谈及选择进工厂的原因,他坦言,一方面是出于个人兴趣爱好;另一方面,当时有两位校友在这家公司工作,他们对公司评价颇高,也赞成他入职。
“其实我们并非在流水线上拧螺丝,我们工厂是制造机床这类大型设备。而且当时我了解到,研发岗位上有不少来自重点大学的高学历人才,这让我非常开心,因为与优秀的人共事能更快提升自己。”郭磊说,他非常看好大学毕业生进入制造企业工作,他认为,银川是机床制造的摇篮,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3年来,郭磊从一名研发“小白”成长为能与团队共同研发出6款卧式四轴加工机床和两款五轴机床的骨干。他希望未来能有更好的发展,独立开发出一款全新的机床,成为高精尖人才。
今年刚从宁夏职业技术大学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的张安贵,就职于宁夏福思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是车间里机床装配的操作工。张安贵对车间环境十分满意:“车间宽敞,还有空调,夏天内部温度很舒适。”他说,每天工作8小时,有师傅手把手带教。
每月,张安贵都会研究机床存在的问题,然后撰写提案上报。当自己的建议被采纳时,这份肯定让他备受鼓舞。更让他有成就感的是,几个月前,他和同事们一起探索新机型的装配,从图纸到完成装配,看到成品的那一刻,他激动不已。如今,他仍在不断努力,希望能为公司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6年中专刚毕业就进入宁夏小牛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的李小虎认为,现在进厂的毕业生学历要求更高了。“我当时进入的是装配部门,现在该部门已要求大专学历起步;而我现在所在的调试技术员岗位,最低也要求大专学历,且须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李小虎说。由于工作需要,他经常出差,去过不少客户所在地。在他看来,现在大学生进工厂的人数普遍比以前多了。
一个个为宁夏制造拼搏的年轻身影,诠释了当今大学毕业生的多样选择。正如已入职3年的郭磊所说:“进厂后就会发现大有天地。”
企业搭建成长阶梯
银川制造业青睐研发与技能人才,这两类人才已成为行业主力军。调查显示,银川现代制造业对中高端设备操作工、研发创新人才等需求迫切,而大学毕业生正是这些关键人才的重要来源。
“我们主要招聘两类高校毕业生:一是研发类,需要985、211高校数控、机械专业的本硕毕业生;二是技能类,主要面向大专院校的数控、机械专业毕业生。”宁夏乔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莫女士说。作为银川机床制造的顶尖企业,该公司凭借雄厚实力、优厚待遇和规范管理,在人才招聘上具备较强吸引力。
在薪资方面,莫女士表示,985、211院校相关专业应届本硕毕业生的起薪领先行业内,合作院校的大专毕业生也优先选择宁夏乔锋作为第一就业单位。
除了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宁夏乔锋还为新员工制定了系统的培养计划,包括“师带徒”一对一指导和明确的人才发展评定体系。为吸引和留住年轻人才,公司积极为符合条件的员工申请银川市人才公寓及各类人才补贴;其他员工则可享受公司提供的住宿与餐饮服务。同时,公司注重员工关怀与团队建设,例如组织核心员工参加国内外机床展——今年9月,将选派优秀员工赴德国汉诺威参加2025欧洲机床展,在推广产品的同时开拓员工视野。此外,公司还定期组织趣味运动会、爬山等活动,以增强团队凝聚力。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近年来,宁夏小牛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积极为员工申报政府的住房补贴,同时完善内部培训培养机制,助力员工快速成长。该公司2008年进军光伏行业,专注于光伏组件自动化生产领域,不过今年的招聘工作不太理想。“随着行业下行周期的到来,光伏行业整体情况不太景气,订单量减少,市场份额也在缩减,现在我们想在技术层面进行突破,寻求新的市场份额。”该公司人力资源主管孙振坤说。因此,员工招聘发生了一些变化,一线操作工人从去年7月至今基本未再招聘,现在主要招聘研发工程师,且要求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起薪为8000元至10000元。
城市与人才双向奔赴
“大学毕业生进入现代制造业对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银川人力资源协会秘书长、宁夏共享人力集团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张建霞说。她告诉记者,现代制造业正朝着智能化、数字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像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领域快速崛起,需要大量掌握新技术、新知识的人才。大学毕业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能为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持,是推动制造业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迈进的关键力量。“以往制造业人才结构存在不足,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占比相对较低。大学毕业生的加入,有助于构建更合理的人才梯队,形成从基层技术操作到高端研发创新的多层次人才体系,提升制造业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张建霞说。
同时,制造业吸引大量毕业生流入,能够提升城市人才密度,优化城市人才结构,有利于吸引更多相关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促进城市经济多元化发展,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知名度,还能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
当然,对毕业生个人来说,进入制造业也是不错的机遇。现代制造业不断发展,创造了大量如智能制造工程师、工业互联网工程师等新兴岗位。职业发展空间广阔,毕业生可接触前沿技术和项目,快速成长,且随着制造业附加值提升,薪资待遇也日益优厚。与机遇并存的是挑战,张建霞坦言,从以往经验来看,毕业生存在专业技能与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学校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操作确实存在一定差距,毕业生可能难以快速适应工作。同时,制造业工作强度较大,工作环境有时较为艰苦,且可能面临较为严格的管理制度,部分毕业生可能难以适应。“我们建议毕业生最好提前了解制造业不同岗位要求,在校期间通过实习、参加竞赛等积累实践经验。可先从基层岗位做起,扎实掌握基础技能,再根据个人兴趣和优势,向技术研发、管理等方向发展,还可通过持续学习,考取相关专业证书,提升竞争力。”张建霞说。
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扎根制造业,银川市如何吸引更多大学毕业生留下来,在制造业发光发热?自2023年起,银川市启动实施“十万大学生留银川专项行动”,不断拓宽引才渠道,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多措并举引进了一批优秀青年人才留银就业创业。为此,银川市不断优化人才服务保障举措,出台“留银学子一人购房全家帮”等举措,打造多个“拎包入住”、一站式服务的青年人才驿站,为青年人才解决周转性住房问题,并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在市民大厅专门设立“十万大学生留银川”服务窗口,整合公安、住建等多部门职能,优化20余项人才公共服务,方便留银人才办理各项事务。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