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建筑赋能、专业助力,杭州延伸乡村振兴“人才链”
人才活水,润泽乡村。今年10月底,浙江发布了《关于开展“建筑赋能乡村、专业助力振兴”建筑师、工程师下乡行动的通知》,明确将在未来2年组织1万名以上建筑师、工程师深入乡镇、村开展专业服务,培育一支熟悉乡村建设规律、具备复合专业能力、具有乡土情怀的高素质乡村建设人才队伍。
紧随其后,11月11日,浙江省建筑师、工程师下乡行动——杭州启动会也在萧山区临浦镇顺利举行。作为“千万工程”起源地的杭州,20余年间吸引万千人才投身乡村建设,近年来更是结合城乡风貌整治提升、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等工作,从政策、人才、资金、服务等各类资源角度入手,下好人才引育先手棋,扎实推动乡村与人才的双向奔赴,为全省“打了个样”。
长效化人才服务机制,杭州早有动作
罗康,是富阳区首个全职驻镇规划师,入驻在富阳第一大镇新登镇。迄今6年的工作经历中,下到田间地头考察土地利用情况,走进百姓家中了解村民实际诉求,对接乡镇部门提出专业发展建议,他走遍了新登的角角落落。
谈及工作内容,罗康回忆了许久,从《新登镇小城镇综合整治规划》《富阳新登镇美丽城镇规划》等10多个规划编制,到100多个建设项目规划审核、900余间宅基地审批,再到协助全镇范围内12000多户不动产发证信息核实、参与解除C\D级危房1000余户......
“扎根新登,既是用我的专业知识为乡镇提供技术支撑,乡镇也在知识的广度、接触层面的深度上帮助我进步。”罗康表示。而这种人才“扎根式”、全过程陪伴镇村共成长的服务模式,则是杭州美丽城镇“四师”制度的其中一道缩影。
以助力美丽城镇建设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杭州先后出台了《建立完善美丽城镇建设“一库三师”制度的实施方案》《美丽城镇体验师操作手册(试行)》等文件,形成了“首席设计师统筹——驻镇规划师和发展师具体指导——体验师验收成果”的工作机制。
得益于此,“四师”们作为专业的人才技术力量在推动统筹优化城镇规划设计、提升城镇建设品质、助力美丽城镇评价验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支撑杭州市美丽城镇建设成效全省领跑,尤其是建设项目的开工率、完工率,以及累计完成投资率等,均处于浙江省第一梯队。
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围绕今后两年的“双师”下乡行动,杭州也已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将采取政府和协会组织、党建结对共建、系统在线匹配等多种方式对接牵线,制定更多激励基层与人才政策,加强建筑师、工程师下乡服务项目的各项要素保障。
全方位人才技术支撑,杭州已有先例
小雪刚过,秋风打着转逐渐化作冬日的序曲,虽然空气中流淌的寒意日益明显,但在萧山区临浦镇横一村,随着100多亩柿林迎来成熟期,村内的游客反倒热络了起来。
村民倪志明今年74岁,白天闲来无事时经常会做志愿者引导游客,据他所说,最近这一个月,高峰期时每天有一万五千名游客来到横一村:“每到周末停车场都是满的,村里的接驳车一趟连着一趟,根本停不下来。”
“论起如今杭州赏柿子的胜地,这里绝对是‘顶流’之一!”这份来自游客的“盛赞”,让人根本无法想象,直到2017年底,横一村还是萧山有名的欠发达村。近年来,以建设未来乡村为契机,以“萧山未来大地”为定位,横一村走出了一条“绿色+农文旅”深度融合的蝶变之路。
“乡村要振兴,靠我们村民单打独斗不行,必须引入外脑。”横一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傅临产介绍说,在探索未来乡村的城乡共富模式过程中,横一村先后与中国美院规划设计团队、乡立方品牌策划团队、阿里巴巴数字化团队等开展合作,围绕全村风貌、品牌策划、产业规划、运营植入多方面进行协同配合,成效显著。
当下游人如织的柿林旁,作为游客接待中心的如意山房就是以建筑赋能,带动横一村从卖农产品向卖风景、卖体验转变的实例,经由专业建筑师团队的设计、改造,原本的破旧仓库焕然一新,成为了集游客中心、青年创客中心、农产品展销中心、“临里驿”党群服务中心于一体的乡村共富综合体。
“今年最多一天的游客达到了3万多人,大大超过了我们的接待能力,停车问题、餐饮问题、民宿风格与定位问题都急需在原有的发展基础上做出新的谋划。”傅临产还提到,而这也是在杭州积极打造《富春山居图》实景地、“共同富裕”先行地的大背景下,各村镇建设工作的普遍需求。
对此,杭州市建委相关负责人在“双师”下乡启动会上明确表示,杭州将一如既往,因地制宜开展技术指导、人才培训、设计引领、资源对接等各类活动,通过提供持续性强、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技术支持,切实帮助提升乡村建设水平。
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杭州自有方寸
“这些年我们院一直在做有关乡村建设领域的项目,而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我们会把院里最新的课题研究成果融入进去,以理论指导实践的同时,也能通过实践取得进一步的探索。”作为第一批下乡建筑师与横一村完成签约的姚银萍,是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在她看来,下乡服务无论对个人还是对企业,同样都是一个实现自我价值提升和成长的机会。
而想要形成这样一个互利共赢的良性生态,从而促进人才下乡的常态化、长效化,政府在其中发挥的引导作用举足轻重。
在“双师”下乡《通知》文件中,浙江明确提出了“到2024年底前,行政村与建筑师、工程师签约比例达50%以上,建筑师、工程师下乡工作机制基本形成;到2025年底前,行政村与建筑师、工程师签约比例达60%以上,下乡建筑师、工程师领军的高素质乡村建设人才队伍基本建立”的目标,而率先行动的杭州,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前期需求排摸与公开招募。
目前,杭州已有1228个行政村确认对建筑师、工程师下乡服务有需求,有意向参加下乡行动的建筑师、工程师达2164人,其中建筑师442人、工程师1722人,中级及以上职称占比83.9%;持有执业资格证书的人数为1488人,占比为68.7%。
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方面,杭州也将贯彻《通知》文件要求,对下乡服务评价较好的建筑师、工程师,在建设工程专业职称评审、继续教育学时认定等方面给予倾斜。其中,下乡服务1年以上且评价优秀的建筑师、工程师,经市里认定和省级备案后,可在职业道德项次加3分;1个自然年内到乡镇、村现场提供服务累计超过20个工作日的建筑师、工程师,可认定登记为60个继续教育专业学时。
蓄满人才“活水”,润泽乡村“沃土”。未来两年,杭州将计划组织1000名以上建筑师、工程师深入村镇开展专业服务,持续推动乡村建设从过去“有没有”未来“好不好”转变,让“千里沃野竞人才、业兴村美民富足”的振兴蓝图照进现实。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