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北京洛可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2家引才机构、北洋海棠基金等5家投资基金、北京荷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入驻项目分别与海河教育园区管委会签订合作协议,以及一系列支持措施的相继出台,近日,落户于津南区的天开海归小镇正式建设启动。聚焦创新活力、拓宽引才渠道,津南区将以天开海归小镇建设为契机,打造生态智慧、活力开放、宜居宜业的“海归人才生态圈”。
以海河教育园区为底版,天开海归小镇总面积约37平方公里,呈“一廊四区”整体布局,生态绿廊贯穿其中,生活配套服务完善。小镇依托天开津南园,以用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的天开智慧小镇为先导区。先导区紧邻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的津南校区,共分两期建设,一期集科研办公、人才公寓、商务酒店、配套商业等于一体,将打造创新型载体园区,目前主体部分已完工,园区运营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科研办公和配套商业部分预计在2024年夏季投入使用;二期主要为科研办公及配套商业,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即将启动建设。
作为入选全国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津南区教育资源丰富、科技资源集聚、人才资源荟萃,聚集了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双一流”高校等,国内第一所应用技术大学——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国内第一所广播函授远程教育高校——天津开放大学,以及9所各具特色的职业院校;拥有天津大学国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和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多个国家级科研平台、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多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29名两院院士,3万余名研究型人才在此汇聚,一段时间以来,津南区累计引进学历型、技能型等各类人才2.4万人。
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方向,围绕“369”优势产业链,津南区着力打造具有津南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目前,津南区已拥有“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扩张期”投融资链条,现有银行、保险、证券、小额贷、典当、担保、基金等七大类金融业态。海棠众创大街、华录未来科技园等12个产业园区可提供近100万平方米载体,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提供充足的拓展空间。北方最大的会展综合体——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毗邻小镇,集展览、会议、商业、办公、酒店功能于一体,开放赋能。
未来,天开海归小镇将结合天开津南园既有主导产业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津南校区的优势学院学科设置,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与集成电路、新材料与智能制造主导产业方向,充分结合津南区生态、科教、会展“三张好牌”独特优势,打造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生态友好、合作开放的国际化小镇范本,加快形成海内外人才争相聚集、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生态环境绿色宜居的海归人才生态圈。
津南区现已制定出台《津南区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和《津南区关于加快引育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十条措施》等政策,提供人才引进资金资助、创新创业政策支持、推进入驻企业快速发展、优化人才培养评价和服务保障体系等一系列措施。
计划到2028年,津南区累计引育海归企业领军人才和高端人才超过1000人,企业骨干人才超过2000人,培育一批海归科技型企业,实现雏鹰企业、瞪羚企业、领军企业数量新突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提质再升级,逐步构建起以海归人才为动力、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创新要素不断聚集、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的新态势。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