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60多位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澳门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粤港澳籍硕博学子,受邀参加在广州举行的“粤港澳籍硕博学子寒假研学走进湾区”活动。这场活动由广东省政府驻京办指导,广东省人才服务局、天河区委组织部、天河区人社局等单位联合主办,是广东省层面首次邀请清北高校学子来大湾区研学。
大湾区为何此时力邀这些青年才俊回乡发展?高校学子对大湾区有何印象和期待?透过近距离观察,我们发现,这是一场特别的“双向奔赴”。
大力宣传人才政策 让学子感受大湾区求贤若渴的热情
吸引高层次人才,是近年来粤港澳三地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在各地开展“抢人大战”的大背景下,大湾区需要主动出击,为高层次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搭建交流平台,让其了解湾区的人才政策和发展环境,激发人才来此就业、创业的热情。本次“粤港澳籍硕博学子寒假研学走进湾区”活动,正是大湾区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创新性举措。
广东省人才服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在学生对象、参观地点等方面均有考量。一是参加本次活动的学生中有35名清北硕博,且专业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大湾区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是大湾区科研力量的主要“后备军”。二是活动第一站特地选在广州天河区。天河区作为广州的经济大区、创新强区,汇聚了小鹏汽车、佳都科技、广州无线电、中望软件、广州AI公共算力中心等新兴行业的领军企业和服务平台,既是青年人才了解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成效的窗口,也是人才奔赴大湾区干事创业、实现价值的舞台。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宣传大湾区的人才政策和措施。据悉,近年来,大湾区围绕人才关心关切的衣食住行、项目研发、成果转化、融资扶持等问题,制定实施了一揽子人才政策措施,包括建立紧缺人才清单制度、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实施青年优秀科研人才国际培养计划等。此外,大湾区还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例如全面推行人才优粤卡、扎实推进湾区“就业通”“社保通”“人才通”“治理通”、组织多场“粤好服务·粤聚人才”青年人才对接会等,全力推进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本次活动的另一个大亮点是将名企和名校校友作为政策宣讲力量,借助企业“小窗口”,让学生们看见湾区“大发展”。活动主办方表示,通过邀请清北毕业师兄师姐与学生面对面分享创新创业心得,有利于更好发挥就业及创新创业“传帮带”作用,引领师弟师妹前行,共同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下一步,我们将常态化举办‘粤港澳籍硕博学子研学走进湾区’活动,带学子们走进大湾区内地九市和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四个重大合作平台等地,聚焦当地重点发展的产业,定向邀约对口专业硕博学生实地参观领军企业,全方位呈现大湾区产业实力和人才发展环境。”广东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
前辈面对面分享经验 让人才领略科研一线的风采
科技企业群体是大湾区制造业打造发展新格局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2022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达6.9万家,五年翻了一番多,其中有超九成的高新技术企业位于珠三角。
学生们此次参观的科技龙头企业,业务范围涵盖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软件等新兴产业,集中展现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新成效。活动中,企业就薪酬待遇、发展路径等向学子作了详细介绍,传递在未来发展中重视人才、渴望人才、珍惜人才的态度和决心。
小鹏汽车校园招聘负责人蔡武亮接受采访时表示:“小鹏汽车有很多个业务板块,每个业务板块需要的人都不一样。对于研发层面的人,我们希望他有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对于营销层面的人,则希望他对信息有敏锐的洞察力,并懂得怎么去打动消费者。同时,我们期待能够有更多机会吸引海外的优秀人才,希望通过和国内的知名高校合作,共同培养我们自己的、领先的技术型人才。”
已入职大湾区科技型企业的师兄师姐分享了人才个人价值与大湾区建设发展“双向奔赴”的感想。小鹏汽车自动驾驶规划算法工程师、本硕均就读于清华大学的廖俊潺向来访的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自己的工作心得,认为小鹏汽车这个平台完全符合他对职业发展的期待。他表示:“在国内掌握自动驾驶技术的公司中,小鹏汽车的技术绝对是领先的。在我入职的第二个月,也就是2022年9月时,我见证了第一版NGP推送给用户,第一次感受到了一项技术从研究到落地带来的成就感。在这方面,我觉得小鹏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通过深入名企科研一线、聆听当代青年湾区故事,粤港澳籍硕博学子实地感受到大湾区就业创业环境和魅力。对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在读博士杨旭宇来说,本次活动让他感触最大的企业是佳都集团,因为整个参观的过程让他感觉到满满的“智能感”。杨旭宇表示:“之前没听过佳都这家企业,也觉得AI离自己很远,但参观完之后发现,其实AI就在我们身边。例如很多AI技术都是人脸识别的延伸,只是之前很少人会深入挖掘,只看到表层的一面。佳都却懂得怎么将其运用到安防、轨道交通等各个领域。这也提醒我们,很多基础性、核心性的技术都是需要长期深耕的。”
“强磁场”魅力四射 让科技后备军坚定选择大湾区
对于清华、北大等国内顶尖高校的毕业生来说,大湾区一直是热门求职目的地。《清华大学2022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清华本硕博毕业生均将广东列为京外就业的首选地,比例分别达12.4%、17.3%和8.9%。2022年,北大本硕博毕业生选择到广东就业也分别占11.18%、15.11%和8.47%。其中,华为、腾讯等大湾区科技企业是清北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堪称聚才“强磁场”。
大湾区何以汇聚八方凤凰来?在多位参加本次活动的清北学子看来,大湾区有着作为科技创新最前沿的独特魅力,是他们最看重的。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在读博士吴华晓对记者表示:“大湾区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和前沿科技产业,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是我个人职业发展的首选地,我也坚信大湾区会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创新中心之一。我希望能够成为这个时代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为这里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很重要的、具有全球竞争性的产业。无论是中国还是粤港澳大湾区,要想有更长期的发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都是必须的、紧迫的。”参加本次活动的清华大学在读博士杨重报看重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背后所蕴含的无限机会。他表示:“我本科读数学专业,硕士读计量经济学,现在博士读金融学,我觉得大湾区对我来说是职业发展的理想之地,我也希望在大湾区能发挥我的一技之长,在科技领域作出自己小小的贡献。”
而在北京大学的卢楚澔眼里,大湾区更像是一个温馨的“家”。从小在广州和香港长大,现在北大攻读GIS硕士的他,早已下定决心,毕业后回乡发展。“激光点云是我特别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我希望以后能入职小鹏汽车等车企,当一名自动驾驶系统工程师。”卢楚澔说道。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