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 > 正文
培养更多卓越工程师,释放“人才红利”
发布时间: 来源: 人民网

  近年来,我国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这些成绩背后,既有一大批顶尖科学家的卓越智慧,也离不开无数工程师的出色表现。

  当前我国已经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和科研机构,一支卓越的、富有创造力的工程师队伍同样必不可少。

  自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已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非常稳固。但是,与发达国家长期积累的底蕴相比,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在知识和技术深度上还存在差距,和制造业第一大国的地位并不完全匹配。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大我国工程技术人才的家底,培养更多卓越工程师,对进一步增强我国国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在打造高素质工程师队伍方面,我国具有无可比拟的人才资源优势。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为11234.1万人,位居世界首位,且结构不断优化,39岁及以下人群约占3/4,年轻化特点和趋势明显。我国工程师数量约占全世界的1/4,每年培养的工程师相当于美国、欧洲、日本和印度的总和。此外,近年来海外留学归国人才倍增,国际高端人才加速向我国汇聚,这些对提升我国工程技术人才水平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作为发展中大国和世界最大市场,我国工程建设和项目开发的潜力巨大,为工程技术人才提供广阔的“用武之地”,使其可以施展才华,提升自身能力。

  在看到优势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在对卓越工程师培养方面,还存在不足。比如:在选拔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卓越工程师方面,还处于探索总结阶段,没有形成完善可靠的系统方法,在世界范围也没有可借鉴的成熟经验。另外,在社会价值取向上,同样也存在对高端工程技术人才不够重视的问题,导致年轻人在就业择业时不愿投身工程师行列或入行不久即转行,造成人才流失。

  加快卓越工程师培养,需要综合施策,多管齐下。今年两会期间有代表委员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强顶层谋划、革新培养模式、优化培养环境、健全评价机制,尽快出台配套政策,引导高校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融合发展。高校也需要合理设置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指标,统筹解决好近期问题导向与长期目标导向的考核指标体系的匹配问题。如此标本兼治,打造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良好生态。

  “人口红利既要看总量、更要看质量,既要看人口、更要看人才。”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过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主动布局推进培养模式改革,让更多卓越工程师涌现出来,成长起来,将成为实实在在的“人才红利”,助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更大力量。

责任编辑:施惠文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