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济南市章丘区第二届“百脉汇”人才节启动,各领域人才接受表彰。
强区之道,首在得人。党委、政府主动出击、用人主体竞相发力、高端人才以才引才,近年来,章丘区把人才工作作为一项事业,实施育才、引才、用才、留才“四个工程”,打造企业家、创业者、科研人才、乡村人才“四支队伍”,持续打造“百脉汇”人才节等活动品牌,放大政策效应,优化人才生态,推动产、才、城高度融合,健全“育引用留”生态链,赋能高质量发展。
政策支撑引才留才
领海生物科技研发的国家一类新兽药海立停,针对猪流行性腹泻,临床实验治愈率达到95.9%,大田实验治愈率达到75%-85%,填补了行业空白。该项目因双创大赛与章丘区结缘,并最终落地章丘。
各类赛事成为章丘区引才的重要通道。10月13日,在章丘区第二届“百脉汇”人才节启动现场,多个项目签约落地章丘,均为第五届中国(济南)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参赛项目。章丘区借各类赛事,配套优厚政策,吸引优质人才来章创业。
章丘区聚焦打造“百脉汇”人才品牌,以“千金买骨”诚意延揽各方英才,强势推出人才新政25条、回乡创业22条、青年5条等人才政策,奠定了区域性政策引才的比较优势。搭建引才平台,去年章丘区建设青年人才成长示范港。投用一年来,已经累计引进孵化项目20多个。
去年以来,发放人才补贴、项目资金3000余万元,培养入选国家级人才工程2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4人、泉城“5150”人才6人、泉城产业领军人才1人、泉城学者1人,引进大学以上学历人才7000余人,人才总量突破20万。
筑巢引凤聚人才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为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章丘区建设山东先进材料联合研究院,撬动驻济高校、院所、骨干企业的创新资源,汇聚高层次人才建设工程技术中心3个,特色实验室20余个,落地项目6个。目前,研究院集聚市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11人,200余名青年人才在园区就业,柔性引进创新团队12个,其中科研人员75人,具有正高级职称25人,副高级职称33人,工程师及相当职称17人。
产业是人才之基,人才是产业之魂。近年来,章丘区举全区之力推进国家级明水经开区高质量发展,重新规划六条产业链,填优做实八大产业园区,新建3家院士工作站,打造青年人才成长示范港,链接驻济驻章高校、外部高成长企业两大资源,推动形成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2022年,省市区三级重点人才工程,获得扶持资金3085万元,实现项目投资7.6亿元,产生经济效益1.2亿元,有效打通人才工作助推经济发展的“中枢神经”。
同时,鼓励用人主体发力。以辖区企业圣泉集团、博科集团为例,每年投入2000万元以上科研经费,均与10余家高校院所合作,聘请专家前来指导技术团队,极大地激发了科研活力。
让人才朋友圈成为人才库
在10月13日举办的章丘区第二届“百脉汇”人才节启动现场,36位优秀乡村人才、优秀产业人才、省市重点人才工程人才、优秀人才创业企业、企业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第五届“双创”大赛预赛获奖项目代表登台领奖。
这是章丘区礼遇人才的一个缩影。章丘区在济南市率先设立人才节和企业家日、企业家问需“早餐会”、企业家评干部等活动,对人才厚爱一分。
为及时了解各类人才所思所想,精准解决其所盼所愿,章丘区构建定期探访、电话随访、慰问走访的党委联系专家机制,人才服务专员“一对一”服务企业机制。章丘区坚持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完善人才综合服务配套,健全“育引用留”生态链,让人才在章丘安心、安居、安业。
良好的环境成就拴心留人“强磁场”,人才“朋友圈”逐渐成为章丘区的人才库。前期,山东华凌电缆有限公司与某外籍院士合作,在其帮助下,与该国国家科学院成立联合实验室,合作了1名院士、15名博士,突破了耐候性超低温尼龙材料等领域关键技术。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