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留学生化身“洋农人”,在德清乡村沉浸式体验中国乡村生活
当全球多国的年轻人走进中国乡村,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日,德清县康乾街道联合村迎来13位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留学生,他们化身“洋农人”,亲手体验布艺缝纫、传统木工与稻谷收割,触摸中国乡村振兴的鲜活脉动。

在布艺制作环节,留学生们围坐在村舍的工作台旁,手拿针线和布料,小心翼翼地缝制小物件。来自泰国的留学生林鑫妍(音译)选择了浅色的布料,专注地为自己缝制了一个发圈。她笑着说:“这是我第一次体验布艺,特别开心。这个发圈和我的头发很配。”大家还学习使用了老式缝纫机,“咔哒咔哒”的声音让留学生们兴奋不已。
木工坊里,挑战升级。在马师傅指导下,留学生们操练刨刀锯条,起初,锯条在墨线上磕磕绊绊,只留下浅浅的痕迹;刨刀更是难以掌控,留学生们手忙脚乱,木屑飞溅,一系列动作考验着耐心和协调性。很快,19岁的泰国学生金娜(音译)领悟了诀窍:“锯要垂直拉,刨需平稳推——这像雕刻时光一样,让我读懂中国匠人的智慧。”

最让留学生们难忘的是稻田收割。留学生们手持镰刀,与村民并肩劳作。金色稻浪中,微风拂过沙沙作响。金娜挥舞镰刀高喊:“割稻子太解压了!我们像在画布上添彩一样。”他们还以丰收田野为背景拍下合影,灿烂的笑容定格了跨文化的友谊瞬间。
据悉,这场活动是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国际学院与德清康乾街道“校地合作”的一个缩影,旨在推动高校资源与地方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留学生通过互动体验,亲身感受了德清的魅力,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康乾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将持续依托浙江工业大学资源优势,深化校地合作,让更多的外国留学生能够通过这座桥梁读懂中国,感受中国乡村的温暖,也让留学生把这份美好带回国。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