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际茶日:古巴留学生“沉浸式”体验中国非遗茶艺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适逢5月21日“国际茶日”,古巴留学生彩悦和晓婷怀着对中国茶文化的好奇与向往,“沉浸式”体验中国宋代点茶技艺,感受千年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留学生们体验宋代点茶技法 温子依摄
中国茶文化“兴于唐,盛于宋”,宋代时期,文人雅客喜好“焚香点茶、挂画插花”,点茶,即置茶末于茶盏,经七次注水、反复击拂,形成“乳雾汹涌,溢盏而起”的独特效果。因其工艺繁复、意蕴风雅,宋代点茶常被称作中国古代茶文化的技艺巅峰。
“宋代点茶工序极为考究,从茶盏的预热烫洗、七汤点注的水温把控,到茶筅击拂的力度控制,都蕴藏着宋人对茶事的极致审美。”茶艺师叶岩菊向留学生们讲述宋代点茶的流程技艺,点茶所需的茶筅、茶盏、茶碾、茶罗等每件器具的工艺与用途。彩悦和晓婷仔细观察茶筅的竹丝密度、茶盏的质感纹理,不时拍照记录,惊叹中国古人饮茶满满的“仪式感”。
茶艺师向留学生们介绍点茶器具 温子依摄
“‘击拂’是点茶的核心工序,”叶岩菊老师介绍道,“这一过程既需技法娴熟,也需要专注耐心、心境和缓。”随着叶老师腕间有节奏地抖动,茶沫渐渐铺满茶盏,淡雅的茶香也随之漫开。
留学生们观摩宋代点茶“击拂”工序 温子依摄
彩悦和晓婷迫不及待地开始尝试,起初她们的手法略显生疏,茶沫时多时少。“看着很简单,真正尝试后才发现,要控制速度和力度太难了”,两人不约而同地说道。在叶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她们逐渐领悟并掌握“速度、柔度、力度”合一的诀窍,最终成功点出了醇厚的中式茶乳。
靡密如雾的茶粉研磨工艺、轻匀劲挺的击拂茶汤手法,不仅呈现出传承千年的传统技艺,更蕴含着厚积薄发、和而不同的人生哲理。叶老师表示:“即便使用同样的材料,遵循相同的步骤,不同性格的人也会赋予茶独一无二的韵味。”留学生们轻捧茶盏,细嗅茶香,慢品茶沫在舌尖化开的醇厚滋味,在一盏茶中,感受千年茶文化与个人心境交织碰撞而出的独特魅力。
留学生们品尝亲手制作的宋代点茶 温子依摄
彩悦和晓婷认为,中国宋代点茶不仅是一门悠久的文化技艺,更蕴含着中国“中正平和”的哲学智慧,“在‘击拂’过程中,我内心的浮躁没有了,非常平静,这让我体悟到中国茶文化中‘静’的艺术”,彩悦说。
2025年是中古建交65周年,作为西半球首个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中古关系始终稳健前行。茶芽虽微,孕育参天之势;千年茶韵,至今生机盎然。氤氲茶香间、悠然品茗时,中国茶文化正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自信风采。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