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留学 > 留学研究 > 正文
大数据解析建筑留学申请最新趋势
发布时间: 来源: 留学生杂志

  作者简介:LAC Studio是一家专业的设计类国际教育培训机构,服务于申请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的学子,主创人员毕业于建筑世界排名第一 UCL Bartlett建筑学院。

  针对出国留学,建筑专业的学生主流去到英美,考虑性价比高的则考虑欧洲、港大HKU、新加坡NUS、澳洲墨尔本、悉尼大学等,日本和加拿大名校也开始暂露头角。

  留英建筑大数据

  在2015年,英国的媒体这样说:

  In the last five years, according to the Higher Education Statistics Agency (HESA), Chinese students studying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building, has increased from 1080 to 2580, an increase of 130 per cent.(据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称,在过去五年里,学习建筑专业、建设设计专业的中国学生从1080人增加到2580人,增幅为130%。)

  根据2018年4月最新的建筑专业留学生数据显示,留英深造的中国学生已经占据全英院校的近45%。

  毕业后的就业,也并没有像传言那样难,Foster + Partners就在近几年招了不少AA、Bartlett等名校的中国留学生。

  留美建筑大数据

  美国因为院校选择更广,在2015年的中国留学人数就已达到近6000人。

  TUD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不仅继承了荷兰Berlage和Rem Koolhaas的设计流派,综合排名也非常不错。

  米兰理工,因为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曾执教于此,因此饱受中国学生的青睐。

  同样是英语授课的KTH,因为非常不错的交换项目和课程设置也在近年吸引了不少中国学生的申请。而ETH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则由于徳语授课的原因失去了很大一部分学生。

  很多学生在选择留学目的地的时候会下意识觉得,国内学生比例高的学校是不是录取条件就会低?然而LAC想提醒大家的是,中国学生的比例与院校的教育水平并没有直接联系,学校提供的资源都是远远超乎大家想象的,除了学术能力的提升外,也要考虑平台的认可度以及行业内的校友资源。希望获得更多学术深度发展,则不仅仅要看排名,更多地还要看Studio设计理论和风格的一致性,考虑当地的就业环境和学术氛围等。

  大环境下建筑留学申请新趋势

  趋势一:留学准备期“前置化”

  2016年前,同学们普遍从9月开始准备作品集,甚至有12月开始准备申请成功的案例。

  2016年后,由于作品集辅导机构的兴起,作品集竞争趋于残酷,很多同学基本上会提前到3月甚至前一年的9月开始准备。

  趋势二:作品集竞争“白热化”

  2016年以后,作品集创作随着现在网络平台的分享与扩散,作品集培训机构从去年的57家,扩展到今年的近300家,国内公立学校本身教育资源带来的差距正在被拉平。

  趋势三:作品项目“国际化”

  2017年开始,进行作品集辅导的学生已经慢慢不满足于对本身学校作业进行修改、补充图纸,或者只是调整排版,除了本身概念的提升,更加想要探索目标院校的教学理念和设计哲学以及初步尝试具体的课题内容。

  其实,在衡量完经济能力以及本科学校和GPA之后,只要全力准备作品集,出国留学就给你提供了又一次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机会,而这次决定胜负的最关键,不是一场考试,而是精心准备的一次以Portfolio(申请作品集)为核心的自我展示机会。

  国外院校的审核标准也并不是你的本科院校,决胜最重要的砝码就是摆在他面前的Portfolio。

  看到这,你是不是也觉得,出国留学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事实上,只要你有足够优秀的作品集和拿得出基本的语言成绩,想去TOP学校,也并不难。

责任编辑:张静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