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 > 深度追踪 > 正文
FESE | 前沿研究:铜改性铈基催化剂协同净化氮氧化物和甲醇
发布时间: 来源: 环境前沿

提 要

  近来,基于NH3-SCR催化剂同时脱除NOx和VOCs引起了很多关注。然而,VOCs的存在会对脱硝效率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在低温条件下。本文研究了Cu掺杂改性提升SCZ催化剂协同净化NOx和甲醇的反应性能,发现Cu掺杂提高催化剂低温下的脱硝效率和甲醇氧化性能,其中最佳催化剂(Cu0.05SCZ)在250-350°C温窗内具有85%以上的脱硝效率和90%以上的N2选择性,以及90%以上的甲醇转化和矿化率。对其机理的研究发现铜掺杂可以缓解甲醇对SCR反应的抑制作用、加速表面甲酰胺物种的转化;但过量Cu掺杂会破坏催化剂结构,降低表面酸性,致SCR反应活性温窗变窄。研究可为SCR催化剂在实际应用中协同净化VOCs提供有效指导。

图1 摘要图

研 究 概 览

  本研究制备了不同Cu掺杂含量的系列Sb0.5CeZr2Ox(SCZ)催化剂CuxSCZ(x代表Cu/Ce原子比),并对该催化剂进行表征,对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进行了检测。

  从脱硝效率来看,Cu的加入可以减弱甲醇对SCZ催化剂脱硝活性的抑制作用,且几乎无损于N2选择性(图2(a、b))。然而,当Cu掺杂量过高时,催化剂的脱硝反应温窗明显变窄。此外,Cu掺杂有效提升了催化剂低温(<250℃)下的甲醇转化率和CO2产率(图2(c、d))。具体来说,在200℃时,Cu0.05SCZ样品的CO2产率较SCZ催化剂增加了约20%。这主要归因于铜改性后催化剂的氧化能力增强。综合考虑SCR反应与甲醇氧化反应效率,Cu0.05SCZ样品为最佳样品,在CH3OH/NOx = 2的条件下,可在250-350°C区间内保持85%以上的脱硝效率及90%以上的N2选择性,同时甲醇转化率和CO2产率均超过90%。

图2 复合污染物活性测试结果:(a)脱硝效率,(b)N2选择性,(c)甲醇转化率,(d)CO2产率

  酸性和还原性能表征结果发现,与SCZ样品相比,随着铜掺杂量的增加,强Lewis酸性位点的损失越来越明显(图3)。由于SCZ样品的酸性主要来自于Ce-O-Sb结构,铜改性后催化剂酸性的降低可证实Cu与Ce形成的强相互作用会逐渐破坏已有的Sb-Ce-Zr结构。尽管Sb-Ce-Zr的相互作用受到干扰,但Cu掺杂将催化剂还原峰整体偏移至低温区域,结果表明:Cu的强还原性仍然明显增强了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这也是低温下甲醇和氮氧化物去除效率提高的原因。

图3 CuxSCZ系列催化剂的(a)NH3-TPD和(b)H2-TPR结果

  研究进一步探讨了Cu改性对催化剂上各种反应物吸附反应行为的影响(图4)。NO-TPD结果发现,甲醇能极大地抑制催化剂表面硝酸盐物种的吸附。但相较于SCZ催化剂,Cu0.05SCZ样品可吸附较多硝酸盐物种以参与SCR反应。此外,NH3氧化测试结果表明,在100-400℃温度范围内和甲醇存在条件下,Cu0.05SCZ样品的NH3转化率高于SCZ样品,证实Cu改性会使NH3在中低温下更容易被激活,进而促进甲醇和NOx在低温下的同步催化净化能力。

图4 SCZ和Cu0.05SCZ催化剂的(a, b)NO-TPD和(c, d)NH3氧化性能结果

编 者 按

  当前,NOx和VOCs协同净化对于污染治理设施节能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工作评估了Cu掺杂改性Sb-Ce-Zr催化剂的NOx和甲醇协同净化性能。因Cu-Ce之间的强相互作用,Cu改性有效提升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和表面活性氧含量,增强其对甲醇的深度氧化能力,抑制甲醇对NO吸附和氧化、吸附态NH3活化的负面作用,同时也加速表面甲酰胺物种的转化,实现了低温条件下更好的甲醇和NOx同时去除效果。针对实际工况下一些可能存在的干扰物质(如SO2、CO或其他VOCs等),本文尚未考虑其对协同净化过程的影响,有待后续进一步研究发现。

  阅读原文

责任编辑:施惠文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