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正文
全运圣火中的海归力量:以科技之光点亮湾区梦想
肖国伟:“芯光”筑梦大湾区
发布时间: 来源: 《留学生》杂志

  原标题:全运圣火中的海归力量:以科技之光点亮湾区梦想

  11月2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以“三地联动四城同传”的形式,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同步启幕,在粤港澳大湾区点燃了体育与城市发展的双重激情。在火炬传递中,有三位来自不同领域的海归火炬手——肖国伟、陈爱兰、李阳,他们以“留学报国”的初心、“立足本职”的坚守、“助力全运”的热忱,诠释着新时代“海归”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的使命与担当。这束从深海可燃冰中采集的圣火,在他们手中不仅是体育的象征,更是科技工作者“以有限身躯追求无限创新”的信念图腾。

  手擎全运会火炬,广州欧美同学会副会长肖国伟在广州海心沙的奔跑身影,与他20余年的创业轨迹重合——从香港科技大学的实验室到晶科电子的产业化高地,这条路径恰如一场“芯”火相传的接力,承载着留学报国的初心与湾区融合的澎湃动能。

  1998年,肖国伟凭借在西安交通大学的学术积淀,赴香港科技大学攻读电子工程博士学位。在实验室里,肖国伟与导师陈正豪教授共同叩开了倒装LED芯片技术的大门。2003年,他们在香港创办微晶先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将学术成果转化为先进倒装LED芯片及产品。然而,真正让这束“芯光”燎原的,是大湾区“科研+产业”的协同之力。2006年,为整合香港研发优势与内地大规模产业化能力,肖国伟将公司迁至广州南沙,创立晶科电子。近20年间,他带领企业从倒装焊LED芯片的探索者,成长为覆盖汽车智能视觉、新型显示及高端照明三大领域的融合“LED+”技术的智能视觉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其自主研发的先进倒装LED技术、先进白光封装光转换技术及先进LED 集成封装技术等,如同火炬传递中的接力棒,在“LED器件—模组—系统”的垂直整合中,跑出了科技产业化的“湾区速度”。

  2025年,领为视觉大湾区总部在广州开工建设,标志着晶科电子在基于氮化镓(GaN)的“LED器件-模组-系统”全产业链布局上迈出关键一步。而在更广阔的第三代半导体赛场上,肖国伟同样引领着另一场突破。近期,在国际半导体照明联盟(ISA)大会上,肖国伟荣获“全球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杰出贡献奖”,以表彰其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推动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肖国伟常说,“碳化硅芯片不畏高温高压的特性,恰如大湾区科技创新者‘不畏困难、敢为人先’的精神。”这种精神,让芯粤能芯片制造厂得以15个月建成投产,创造国内最快纪录;让搭载其芯片的汽车主驱总成批量下线,驶入工业电源、光伏逆变器等多元领域。

  火炬传递当天,肖国伟作为第45棒火炬手奔跑在广州站的传递路线上,手中跃动的火焰与企业车间里的“芯”光交相辉映。“这份荣誉属于所有在创新路上拼搏的科技工作者。”在他看来,从香港的科研技术积累到广州的产业化落地,个人与企业的发展都受益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的不断深化与国家发展所带来的历史机遇。全运会首次跨境传递的火炬,恰如大湾区融合发展的纽带,让大湾区各地优势资源在“一小时生活圈”中高效联动。

  谈及体育精神与企业科技创新的内源动力,肖国伟认为,“二者内核一致,都需要创新、拼搏、专注、超越。”实验室里的技术攻坚如同运动员在赛场上突破体能边界,生产线的精益求精恰似火炬手每一步的稳健坚定。如今,他正带领团队向“LED+智能视觉”的前沿领域全力冲刺,以“光”为引,让中国“芯”照亮全球智造之路。

责任编辑:刘晓璇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