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小传
沈志远(1902—1965年),原名沈会春,浙江萧山人,哲学家、经济学家、翻译家,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所长等职。主要著作有《新经济学大纲》《计划经济学大纲》《近代经济学说史纲》《新民主主义概论》。
沈志远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他始终不改书生本色,从未放弃对民族的责任、对真理的坚守,他的治学精神留给后人诸多启迪。
新学术应当具备三个特征
沈志远成长的过程便是他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少年时的沈志远曾寄宿在叔叔沈肃文家,沈肃文是一位教育家,后担任过北京大学总务长,他的进步思想给了沈志远很深的影响。在沈志远初中毕业前夕,五四运动爆发,他怀着满腔爱国热情参加了学生游行,后被校方“劝告退学”,这是沈志远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退学后,他到上海继续求学,毕业后回绍兴教初中英文。不久,江浙军阀混战,学校迁往上海,沈志远又到上海大学附中当副主任,当时的教务长是陈望道。这期间他认识了一些共产党和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朋友,深受《向导》《觉悟》《新青年》等革命刊物的影响,后参加了五卅运动,并在一家共产党办的通讯社当记者,在192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赴苏留学是沈志远人生中的另一重要转折。1926年,他受上海党组织的派遣,前往莫斯科深造,学习了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中国革命问题等课程。毕业后,他又去莫斯科中国问题研究所深造。多年的刻苦学习,使他打下了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1938年,沈志远在邹韬奋的生活书店任副总编辑。这一时期他主编了“新中国学术丛书”,指出中国这种新学术应当具备三个基本特征,即应当具有促进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之实现的积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解放服务,同时也为全世界人类的解放服务;从其渊源上讲是世界的,全人类的。这部丛书面向的主要读者是具有大学和大学生程度以上文化水平的同胞大众。不过它跟一般的大学丛书不同,除前述三个特征外,还有一个基本特质:吸收着世界学术思维的最高成果,根据最进步最科学的正确方法——唯物辩证法来写成。
“人民的哲学家”
沈志远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同时,注重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据沈志远夫人崔平回忆,沈志远和她曾应邀出席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的晚会,在沈志远向毛泽东表示敬意的时候,毛泽东握着他的手说:“你是人民的哲学家。”
沈志远翻译的米丁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理论体系传入中国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此书被确定为苏联共产党各级党校的哲学教科书,翻译成中文后,我国各级党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也以其为蓝本。罗瑞卿在探讨军队干部教育的文章中有过这样的评价:“几本哲学书中,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当首推沈志远所译之《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为比较容易读,容易懂。”
沈志远指出,哲学不是少数大学教授、学术家和特殊知识分子的“专利品”,“一切靠做活吃饭的大众,也有自己的新哲学”。1936年,沈志远出版了一本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普及读物《现代哲学的基本问题》,他在序言中写道:“作者写这本小册子的目的,就在把这种指导大众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哲学理论,作一番简略而扼要的介绍”,以便提供给“终日埋头苦干、时间经济两穷的朋友们”。此书出版后,受到了艾寒松主编的杂志的推荐,评价这本书和之前高深的哲学著作不同,“完全是用通俗而又简明的形式写成的”,“是给青年自修新哲学用的一本好书”。
沈志远的著述非常注重通俗性。他在《我写〈实践唯物论讲话〉的缘起》中写道:“只有当理论为大众所把握时,它才成为一种不可战胜的物质的力量;也只有当理论成为大众头脑的武装时,它才会对民族解放的革命运动发生重大的作用。”他指出,这样的书籍的写法必须要做到使水准低的大众读了能彻底了解而不觉其深奥,同时又要使有专门研究的人们读了不嫌其肤浅。要做到这个地步,唯一的办法就是用简明通畅的语文,举浅显现实的例证,去说明深刻细致的原理。“作者不仅要尽量从中国的历史、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和思想文化运动中,从中国、各国和世界的各部门现实生活中,找出许多例证来说明深刻细微的原理,而且也要运用这种原理去解释和分析中国的和世界现实的种种实际问题、实际现象。”这也是他在自己的著述中坚持的原则。
著名报人徐铸成这样评价沈志远的著作:“从三十年代起,他的译著先后在生活书店等出版,成为当时知识界特别是青年人喜爱的精神食粮。他在这方面的贡献,大概不下于艾思奇……曾有不少青年,因看了他的书而开始走上光明的道路。”
主张“理论现实化”和“学术中国化”
沈志远研究马克思主义,主张“理论现实化”和“学术中国化”,把哲学研究和国家的革命、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经济危机笼罩着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资产阶级经济学、改良主义的经济学都在现实生活面前频频“碰壁”,进步人士都在寻求中国的出路,迫切要求新的经济学理论出现。为此,沈志远决定写作《新经济学大纲》,并规定了这本书必须具备五个条件:观点要新、方法要新、取材要新、内容要尽量地包括一切问题和尽量地现实化、说明要尽量通俗化。关于这本书的写作目的,沈志远指出:“现实世界既已分为两个不同的经济体系,政治经济学中自然就应当有资本主义经济原理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原理这两部分。”这本书出版后也成为了系统地、完整地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第一部专著,受到了进步舆论界的好评。语言学家罗竹风曾在回忆中写道:“我买过这本书,而且也认真读过,以为在经济学方面对读者的启蒙作用,相当于艾思奇在哲学方面的《大众哲学》。”
此外,沈志远还编写了《近代经济学说史纲》《研习“资本论”的准备》,翻译了《雇佣劳动与资本》等。他的论著大都紧密联系各时期中国和世界的经济、政治形势,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现实生活所提出的问题,并向广大读者作深入浅出的宣传,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有奠基之功。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