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海外 > 正文
留荷学子在第十九届“春晖杯”大赛舞台上绽放风采
发布时间: 来源: 神州学人

  荷兰,这个以风车和郁金香而闻名的国度,其高等教育和科研同样在世界享有盛誉。在多个全球性大学排名中,荷兰共有11所研究型大学入围世界前200强。特别是在医学与生命科学、农业与食品科学等关键领域,荷兰均展现出了独特的学科优势。荷兰的学术环境注重开放性、创新性和实践性,鼓励跨学科合作,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国际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研究平台和丰富的实践机会。

图片

  2024年,第十九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春晖杯”)举行。中国留荷学生学者联合会(以下简称“全荷学联”)积极引导留荷学子参赛。据全荷学联职业发展部理事任美蓉介绍,全荷学联利用邮件、微信公众号、社群等途径,对“春晖杯”进行多轮广泛宣传,鼓励了80余名来自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留荷高层次人才参与。12月,本届“春晖杯”成果展示及人才交流活动举行,邀请百余位“春晖杯”优秀入围项目代表及高层次学术人才到北京开展交流考察。15位来自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瓦赫宁根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格罗宁根大学等院校的留荷学子入选,充分展现了留荷高层次人才学术背景的多元化和专业深度,促进了中荷学术交流碰撞,也为留学人员提供了服务祖国、贡献所学的机会和展示才华与创新思维的平台。

  一起听听参与本届“春晖杯”的

  留荷学子

  有什么样的感受与收获吧

图片

  来自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曹家蕊博士说:

  我很荣幸能被选中参与此次活动。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学院院长朱松纯的演讲让我受益匪浅,他提倡“以有组织的科研践行原创引领性科技创新”,鼓励我们新一代留学青年把握机遇,为国家建设和时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春晖青年学者创新交流”学术论坛中,我在“工程与材料科学”组进行了分享交流。北京大学优秀专家的点评和鼓励让我倍受鼓舞,也明确了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此外,我们也有幸到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怀柔国家实验室进行参观,并了解了相应的人才引进政策,切实感受到祖国为留学人才回国工作与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与优质服务,相信我们未来必有大展拳脚的空间。

图片

  来自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王婷婷博士说:

  首先,参加这次活动让我认识了许多不同专业和方向的博士人才,和大家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也参加了多场学术汇报,学习了很多前沿学科的理论知识。第二,这次安排了大量的实地走访和考察,让我充分了解了目前国内的行业发展状况和趋势,有机会和不同城市和地区的公司领导和组织人员交流,了解了潜在的就业机会。第三,这次的行程还提供了大量的学校走访机会,通过交流我意识到了自己应该如何去为获得就业机会做准备。最后,此次行程安排张弛有度,活动类型丰富,让我对国内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方式有了充分认识,更加有信心也更期待以后回国发展。

图片

  来自阿姆斯特丹牙科学术中心的陈韵欣博士说:

  此次我最大的收获是有机会与跨学科的专家及研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得益于专家们的点评和建议,我对自己的研究课题有了新的思考。此外,在这次交流中,我认识了很多顶尖学者,让我对与自己研究领域完全不同的化学、物理、哲学、人工智能、戏剧、音乐、语言,以及人类学等学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跨学科互动探讨,思维的碰撞与交叉融合,不但拓宽了大家的视野,也为学科交互和协调合作开辟新思路。

  全荷学联主席陈榆表示,通过参与“春晖杯”的各项活动,留荷学子不仅有机会与全球留学人员、青年才俊同台竞赛、强化交流,更可以深入实地了解国内各地招才引智环境政策,激发了他们留学报国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全荷学联将继续秉持全心全意为留荷学子服务的工作宗旨,积极配合春晖计划专项工作,为促进中荷学术人文交流和留荷学子回国创新创业作出应有贡献。(供稿/中国留荷学生学者联合会(文字:鲁恩惠))

责任编辑:施惠文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