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下午,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在京开幕。本次会议主题为“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 共促世界和平发展”,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共同主办。
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人类站在新的历史十字路口,迫切需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在此背景中,召开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正当其时。
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应该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该是单一的、单向的。当前,全球文明倡议不断落地生根,为不同文明间消除偏见误解、增进理解信任提供了支撑,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向前迈进注入了动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铺就了根基。
站在新的历史十字路口,我们要共同加强发展道路的多样化探索,不断丰富人类文明形态。
“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梳理人类发展史,可清晰发现,发展的道路是多种多样的,每个国家都要立足本国实际、结合本国特色,走出一条最适宜自身的发展之路。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是由其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发展条件、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决定的。国情不同,现代化途径也会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与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鉴,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于此而言,我们要共同加强发展道路的多样化探索,不断丰富人类文明形态。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3位曾与习近平主席有书信往来的国际友人,各自讲述了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故事。他们有的谈到“以理解培育友谊、以民心相通筑就和平”,有的谈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还有的谈到“选择中国,就是选择未来”,从中可发现中国式现代化是深受欢迎的,更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正不断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繁荣进步注入文明力量。
多样文明是世界的本色。历史昭示我们,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文明的交流互鉴。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在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的推动下,各国更需以“和而不同”的智慧化解矛盾,以“美美与共”的胸怀拥抱差异。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各国人民谋和平、求发展、促合作的呼声日益高涨。共同加强发展道路的多样化探索,不断丰富人类文明形态,文明之光将穿透偏见与隔阂,照亮人类命运与共的星辰大海。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