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 > 正文
科学家归国体现中国强大吸引力
发布时间: 来源: 楚天都市报


绘图/刘阳

  3月12日,两位顶尖科学家归国效力的消息刷屏。其中,核物理学家刘畅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助教,著名数学家林华新任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教授。(据3月12日鲁网报道)

  近年来,不断有科学家归国的消息引发关注。《中国科学报》2022年11月的报道显示,2019年至2021年,共有3878名华人科学家离开美国科研机构,回到中国开展研究。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兴则科技兴,科技兴则产业兴、经济兴、国家兴。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壮大和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改善,留学归国人才数量逐年大幅上涨。据公开资料,1978年,留学归国人员不到1000人;2009年首次突破10万人,2012年为27万人,2016年为40万人。2016年至2019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251.8万人,学成回国201.3万人。

  留学人才回流的速度、力度,与中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的曲线成正比关系。国家越发展,人才施展聪明才智的空间越广阔,对人才的吸引力越大;同时,人才回流越多,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力量也越大。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调查中,超过八成留学归国人员表示,国内创业的机会比国外更多、更好。中国良好的科研环境与发展环境,是吸引人才归来的强大磁力。

  有外媒总结,今天的中国已不仅是“世界工厂”、世界企业的大市场,还是“世界研发实验室”。海外人才回国既能大展身手,又能报效祖国,把实现个人抱负与实现“中国梦”紧紧联系在一起,何其快哉!

  孙楠,一位顶尖“芯片建筑师”,2020年回国,4年多来带领团队研发50多款顶尖芯片。谈及回国原因,孙楠表示:“出国就是去学技术。要怀着开放的心态走出去,和世界最先进水平的团队学习交流,学成之后,将所学所得回馈给祖国。”这番话代表了广大归国人才的心声。

  近来,多款国产AI产品火爆出圈,引起刷屏效应。其背后的创始人都很年轻,这既是中国人才厚度的反映,也是中国科技创新深厚土壤和强大爆发力的投射。《2023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指出,中国人工智能综合水平保持全球第二,顶会顶刊论文数量高居全球第一,中国的科技创新实力正全方位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

  有舆论认为,以后大家要习惯中国科技的大爆发。因为过去5年,全球高层次科技人才格局经历了深刻变革,美国从2020年的36599人逐年下滑至2024年的31781人,中国则从18805人飙升至32511人。这些变化,必然会反映在科研成果的产出上。

  喜见科学家归国的消息刷屏,愿有更多人才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携手奋进,一起建功立业,为国家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声音

  环球时报:近年来顶尖人才的不断涌入,表明中国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对有志向抱负的人才来说,现在就是大展身手的春天。

责任编辑:施惠文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