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 首页轮播图 > 正文
礼“重”情更重!这份国礼背后,有留塞学子的贡献!
发布时间: 来源: 神州学人

  当地时间5月7日至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此访是习近平主席时隔8年再次访问塞尔维亚,成果丰硕、亮点纷呈、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两国元首签署联合声明,共同宣布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开启中塞关系历史新篇章。

  在塞尔维亚的中国留学人员既是中塞友好关系的见证者,更是实践者。习近平主席的到访让广大留塞学子备感振奋。在迎接现场的第一线,在国礼设计的团队中,在人文交流的行列里……留塞学子纷纷发挥专业特长,将对祖国的挚诚与热爱,对中塞两国友谊地久天长的美好祝福化作实际行动!

  在欢迎队伍中喊出最青春的“中塞友谊万岁”

△留塞学子在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的队伍中(供图/塞尔维亚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

  习近平主席访塞期间,“中国红”“塞旗蓝”飘扬在贝尔格莱德街头,欢迎的标语随处可见,彰显中塞两国“铁杆友谊”深入人心。塞尔维亚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带领在塞留学人员积极参与到欢迎代表团、酒店接待等志愿工作中,贡献青春力量。

  习近平主席专机抵达贝尔格莱德当晚,大批留学人员守候在街道两旁,头戴小红帽,胸前佩戴“中塞情”的徽章,手中挥舞两国国旗,伴随着激动人心的锣鼓声,欢呼“中塞友谊万岁”。10名留学生则在酒店负责翻译交流、接待等工作。

  “特别礼物”背后的故事:用青年人的视角诠释礼“重”情更重

△习近平主席赠送给武契奇总统的国礼——天坛和圣萨瓦教堂造型的钢制工艺品(图片来源: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国事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向武契奇总统赠送国礼——一对以北京天坛和贝尔格莱德圣萨瓦教堂为主题的钢铁雕塑。这对雕塑由河钢集团斯梅代雷沃钢厂生产的钢材制作而成。贝尔格莱德艺术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受外交部礼宾司的委托参与了该特别赠礼的设计与制作,他表示:“中国有句古话,叫作‘礼轻情意重’,但这件雕塑,礼重,情谊更重。”

  纪念邮票中的“有朋自远方来”

△“有朋自远方来”主题纪念邮票首日封及邮票(图片来源:人民网)

  当地时间5月7日下午,“中塞相亲 万里如邻”人文交流大会在贝尔格莱德隆重举行。会上,进行了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塞尔维亚邮政局合作发行的《有朋自远方来》纪念邮票的首发仪式。其中编号为“577”的邮票被特别赠与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纪念邮票上的中文字样亦采用了留塞学子的书法作品。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塞铁杆友谊历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坚定的政治基础、广泛的共同利益、扎实的民意根基。随着两国合作的不断加深,2023-2024学年已有逾五十名中国留学生在塞学习,涉及专业方向包括语言、历史、建筑、艺术、体育等,涵盖本、硕、博三个层次。作为中塞民心相通的青年使者,两国关系的全面升级让留塞学子对自己承担的历史使命有了更加具象化的感受。

  2016年来塞留学的贝尔格莱德大学留学生李帆、肖洋表示,8年来,我们深切感受到中塞合作为塞尔维亚注入的强劲动力,亲眼见证了“一带一路”倡议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我们将怀着更加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中塞友好交流与合作,为促进两国关系的不断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贝尔格莱德大学语言学院本科插班生李若菡、吴子衿、孙嘉笛等表示,很高兴能在短暂的留学生涯中拥有如此难忘的经历,当看到五星红旗在异国他乡的街头飘扬,我们内心无比激动。作为塞语专业学生,我们努力学习的决心更加坚定,希望早日学有所成,未来能够发挥专业才能,为赓续两国铁杆友谊事业添砖加瓦。(供稿/塞尔维亚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


责任编辑:施惠文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