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化石地博物馆。云南日报供图
2023年9月,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
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成功的消息一经发布,立刻引发极大关注和热议。申遗成功展示出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取得的成就,也让云南在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创新举措广受各界好评。
2023年,云南省坚持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持续提升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
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成功之外,云南还在积极推进滇缅公路申报中国申遗预备名单。此外,“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项目获国家文物局“2023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云南持续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考古遗址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强历史文化名城(村镇街区)保护管理,持之以恒抓好文物安全工作,推动重点博物馆建设等。
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成为博物馆发展的另一着力点。2023年,云南省文博宣传教育活动有新亮点:组织开展了以“5·18国际博物馆日”为主题的256个系列宣传展示活动;在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开启以“知识奇遇季,暑期研学游”为主题2023年清凉一夏研学游直播活动;在第七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文化和旅游馆序馆设置博物馆文创专区,搭建“永不闭馆的展厅”。省博物馆《听,历史在说话》获2023年度全国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优秀项目十佳称号,云南民族博物馆《博采兼收 美美与共》获得入围项目资格。《中国声音——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入选全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名单,省博物馆“百年风华正茂,云岭沧桑巨变”巡展项目荣获“首届全国博物馆志愿服务典型案例”。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