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负笈问道宾州秋夜行
发布时间: 来源: 神州学人

  10个月前,我来到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访学,第一次见到鲜花怒放、绿草如茵的校园时,除了被美丽的大学景观和风格迥异的建筑群震撼之外,我深感赴美留学机会不易,立下了两个目标,一是利用沉浸式语言环境增强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二是跟国外学者进行充分学术交流,掌握前沿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提高学术研究水平,获得一些有份量的研究成果。

  时间飞逝,转眼之际又到了冬去春来的人间三月天,嫩叶抽芽、花枝含苞的春明景象悄悄提示我一年访学时间已经余额不足了,过往的很多场景在脑海里不由得像电影镜头似的一幕幕回放,激发出难以名状的感慨和不舍之情。初到美国,我总是对外界一切景象充满好奇,喜欢拍些西洋建筑的照片,但司空见惯之后对异域人文景观和风土人情更着迷,特定时空背景下产生的独特意境日久弥新,其中有宾州艺术节的人声鼎沸、毕业典礼的庄严兴奋、十万人体育场的山呼海啸、滨海度假胜地的风高浪急。但是如果让我选一次记忆最难以磨灭的片段,那倒是一次从校园返回公寓的秋夜独行,途中所观所想对本次留学生涯而言意蕴悠远。

  那晚的课是英语学术写作,教授讲得深入浅出,发音纯正、内容专业、发人深省,课程很受学生们欢迎,上课的人数肉眼可见越来越多,虽然我的英语听力还是有一些障碍,初期并不是能够全部听懂,在一些理论与专业性较强的地方很难跟上节奏,但是这些障碍没有阻止我强烈的学习劲头,不浪费每一次学习机会,因为英文写作能力对今后的帮助比较大,我也基本没缺课,教授很快就认识我了,不仅经常在课间与我探讨一些学术小问题,后半学期每节课签名留邮箱地址群发资料的时候教授都自动给我签到了,而且我还作为国际生代表受邀参加了研究中心年度宣传片的拍摄。

  教学楼米尔斯商学院大楼距离我的住处大概35五分钟自行车路程,山地自行车专用道依山就势、蜿蜒曲折,途中要经过两个森林公园和一段长长斜坡。上完课时间已经到了晚上八点半了,公园里的橡树和一些杂木高大密布,道旁没有路灯,骑行中穿过静谧的林间山路时只能将隐约可见的道路分割线作为指标标志,以免不慎冲进林下荆棘之中。自行车飞驰带来飒飒风声,加上秋后阵阵凉意,让人感到时间仿佛凝固了一样。突然迎面遇到一个学生用手机散光灯照路,她与我打了一个招呼,我们就像老朋友似的问好,有一种温暖的同行者感觉,驱走了黑夜独行的孤单。

  校园处于巨大的尼塔尼山谷(Nittany Valley)内,山间平地和丘陵构成了主要地貌类型,骑行中间遇到长坡就要改骑行为步行。过了森林公园是一个小型别墅区,街道两侧都是各种高大的景观树,有枫树、苹果树、橡树、雪松等,零星的灯光照亮了前行的街道,不经意间远眺天空,一轮明月映衬下碧空如洗,些许云朵飘忽不定,似乎在为我指明归途的方向,皎洁的月光在大地上投射出婆娑的树影,天凉如水,夹杂着几声别墅中传来的犬吠,形成了一副立体化的有声画卷。

  我不害怕这个寂寥的秋夜,更没有独在异乡的离愁别绪,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为了上课独自走这段夜路,我喜欢这里的环境,这给我一种穿越回初中每周末回家的奇妙感觉,那时候和同学一起走30里山路回家,途中翻山越岭,如果稍一拖拉磨蹭,回家途中也是这么夜深人静、月明星稀,故乡山腰上的人行道没有森林公园中道路那么宽阔平整,但是因为很熟悉,深一脚浅一脚也就抹黑走到家门口了,那时候家里大人都是用一副又惊又喜的表情迎接我。

  路虽远,行则将至。追求真理的负笈问道之旅,正如此刻的秋夜之行,近处微亮,远处光明,今日荆棘,明天坦途。毕竟学术之路往往需要先期克服“独上西楼”的迷茫困苦,才能有“暮然回首”时的突破惊喜,前辈学术大师应该也是这么一步步走过来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留学时光短暂,很多经历和最初的想象完全不同,唯一不变的信念是想成功就要有持之以恒的韧性与决心。山谷里的微风吹在脸颊,带给我深秋的凉意,也坚定了我内心的意志,那就是“只争朝夕,不舍昼夜”地完成既定目标,过好每一天,不浪费点滴时间,既要坚守仰望星空的情怀,也要脚踏实地扎实前行。月光、星空、秋景、树影为我的决心做了最好的注脚,今夜就像一首月光曲下的星空夜话,必将成为我留学生涯中最回味无穷的一瞬间。

责任编辑:贾文颖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