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广东深圳:写福、剪纸、做茶果......国际人才欢聚龙岗龙城同过中国年
发布时间: 来源: 龙城街道党工委、南方+、龙岗组工

  各种样式的“龙”“福”剪纸和寓意美好的春联、喜庆的中国结、寄托满满祝福的红色围巾;美食自助餐桌上,新鲜出锅的客家特色萝卜茶果、糍粑、艾粄备受欢迎……日前,来自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国际大学园的人才代表和家属们共同参加了“国际人才欢聚龙城过龙年”活动,一同“花式”感受“中国年味”。

  此次活动由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龙岗区委组织部、区人才工作局以及区科技创新局指导,龙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联合主办。活动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国际人才“零距离”感受客家文化、非遗传统文化的魅力。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外国专家和科技人才服务处副处长王健,龙城街道党工委委员、组织委员张型锋,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组织人力资源部部长郭彦懿等出席活动,龙岗区人才工作局、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龙城街道团工委、街道党建服务中心等相关负责人,以及在龙城街道工作和学习的国际人才代表等共50余人参加活动。

  “希望此次活动能让国际友人感受到浓烈的龙城年味,感受到龙城的暖心、舒心和安心,和我们一起过中国年。”张型锋在致辞中说,2023年龙城街区入选“深圳市第二批国际化街区创建名单”,龙城CC创意街区正式开街,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服务站落地运营,龙城街道持续推动高端人才服务接轨国际。未来,龙城街道将持续营造国际人才宜居宜业宜创的良好环境,让龙城成为国际人才的追梦之处、筑梦之地、圆梦之城。

  活动现场围绕“龙城年味”设置了三个体验区,分别为:寻味客家美食体验区、指尖魔术剪纸体验区、翰墨迎春楹联体验区,邀请龙城的美食家、剪纸艺术家以及书法家们现场教学分享中国春节的习俗故事,让国际人才沉浸式体验中国韵味的春节。

  “龙”有哪些寓意?剪纸如何剪出不同造型的“龙”?剪纸艺术家黄少琼给大家展示了部分惟妙惟肖的剪纸作品,随后带领大家体验刀刻剪纸“生肖龙”。

  黄少琼介绍,生肖文化凝结着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是中华传统文化土壤中滋养出的一颗璀璨明珠,演绎着东方文明的深刻内涵,寄托美好寓意。2024年是龙年,也寓意着龙城未来“龙腾之年”的展望,她希望国际人才们可以通过这次剪纸体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喜爱中国文化。

  来自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的老师布达克在学校已经工作了多年,他在活动中体验了刀刻剪纸“生肖龙”,看到栩栩如生的“龙”在手中跃然呈现,他感到特别开心,“这种感觉太神圣了”。

  毛笔应该怎么握笔?“福”字有哪些寓意?书法家赵荣民现场挥毫泼墨,演绎书写“天下第一‘福’”作品。赵荣民介绍,“福”字寓意“多子、多才、多田、多寿、多福”,蕴含美好的新春祝福。

  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卡佳,在老师的指导下书写了“福”字,并落笔留下她的英文名字,她说这个“福”很有意义,记录着她在中国的美好春节记忆。国际友人们围绕在赵老师身旁,津津有味地听老师娓娓道来中国书法背后的历史底蕴和深邃内涵,末了还不忘留下自己的“墨宝”以作纪念。

  中国春节北方包饺子,南方包艾粄、做茶果。艾粄糍粑方方圆圆,寓意团团圆圆,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寄托对新春的美好祈望。在客家美食体验区,国际人才品尝地道的新年美食,学习包糍粑、做萝卜茶果和艾粄,在制作和交流中感受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和浓浓的年味。

  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助理教授郭昕对中国春节并不陌生,她带领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的老师们体验包艾粄,“每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都会举办很多有趣的新春活动,陪伴外籍学生和老师在校园里共度新春。去年学校还组织师生去大梅沙海滨公园游玩、一同包饺子,每年都会设计不同的新春活动。”

  “新春快乐”“龙年大吉”……来自不同国家的国际友人还用方言共贺新年快乐。来自贝宁共和国的杜尚波博士已经在中国待了10年了,能够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在他看来,龙城美丽且开放,他参加过“百博看龙城”活动,又创办了企业,未来,他将继续努力工作,为龙城发展做出新贡献。

  来自俄罗斯的西连科·马克西姆,在龙城工作已经5年多了,往年春节也会到中国朋友家里一起过春节。“很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今天的活动为我们介绍了中国的书法、传统美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今年我将在龙岗过中国年,感受龙岗浓浓的年味。”

  “国际人才欢聚龙城过龙年”活动是龙城街道 “三区三城”微循环品牌活动之一,也是打造新时代人才街区、推进“产学研”融合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龙城街道加速推动人才服务接轨国际,推动全区首个外国人来华许可工作服务站落户,推出《龙城街道国际人才街区建设实施要点》,11项服务举措,发挥科研平台优势、构建综合服务体系、融合国际文化交流三大板块,构建高品质国际人才街区。

  2024年,龙城街道将持续探索“社区+园区+校区”“产城+学城+创城”的微循环模式,助推产学研融合,从工作发展、平台搭建、科技创新、生活保障等方面为国际人才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为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责任编辑:刘晓璇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