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70年留学人的光荣与梦想
发布时间: 来源: 神州学人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彼时,在天安门城楼上的见证者中就有曾留学德国、苏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曾留学法国的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曾留学日本的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主任董必武、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郭沫若……当年,无数留学人胸怀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的伟大理想,负笈海外,寻求民族救亡之道,筚路蓝缕,上下求索,勇敢前行,终于盼来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

  历史的瞬间化为了永恒,时光匆匆走过70年。为了新中国的繁荣富强,无数留学人前赴后继,在异国他乡孜孜不倦地汲取先进的知识与理念。为了新中国的发展,一代代留学生又奔赴建设新中国的各路疆场,不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还是在艰苦创业的荒漠,抑或是在教书育人、传承知识的学校,科研攻关的实验室;不论是在国内的各个行业,还是在与世界各路精英同场竞技的国际舞台……他们都将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融入国家发展与民族振兴的伟大征程中,在人生的舞台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p69.jpg

1950年10月,邓稼先等100多名留美学者乘坐“威尔逊总统号”海轮,经过24昼夜,横渡大西洋回到新中国的怀抱(本刊资料图)

  为了新中国的建设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争取海外留学人员早日回国参加工作。1949年11月,作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的中国科学院成立,郭沫若担任第一任中科院院长,留英归国学者李四光、陶孟和,留美归国学者竺可桢担任中科院副院长。

  1949年12月l8日,周恩来通过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诚恳邀请在海外的留学生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1950年1月,中国科协给“留美科协”去函表示:“新中国诞生后各种建设已经逐步展开,每方面都迫切需要人才。诸会友学有专长,思想前进,政府方面亟盼能火速回国参加工作。我们谨此向你们伸出热情的手,欢迎你们早日归来。共同为人民服务,为我们新中国的生产和文化建设而努力。”1950年1月、3月、8月、l2月,中国留德学生会、留日同学总会、奥地利中国学生会、中国留英学生总会都通过不同的渠道,明确表达了留学生希望返回祖国、参加新中国建设的强烈呼声。

  “回去,为了新中国的建设事业”成为无数海外学子行动的指南。他们或单枪匹马,或结队而行,克服重重困难,历经艰难和曲折,从世界各地纷纷回到新中国的怀抱。

  1950年2月,数学家华罗庚从美国回国途中发表《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他满怀激情地写道:“为了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

  随后,核物理学家朱光亚、物理学家谢希德、化学家唐敖庆、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纷纷回国。据教育部档案统计,从1949年8月到1951年12月,海外留学生回国服务人数为1144人,其中从美国回国821人 。

  时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的钱学森,回国之路尤为艰难、曲折、阻力重重,前后历时5年。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下,中国采取了民间、官方双管齐下的措施,终于促成了钱学森一家在1955年9月踏上归途。钱学森留给美国这样一段话:“我很高兴能回到自己的国家,今后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一大批世界一流的学者纷纷回国,汇聚成强大的推动力,引领各行各业在建设新中国的大道上不断奋进。

  据统计,1955年中国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172人中有158人是从国外归来的学者。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人中,有21人是留学归国人员。在他们当中,还有一些人走上了党和国家的领导岗位,有的成为一些行业和部门的领导者,不论是功绩卓越,还是默默耕耘,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谓——留学生,他们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甚至生命献给了共和国的建设事业。

  为了发展以“两弹一星”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领域,国家急需补充优秀的后备力量。钱学森等著名科学家倡议,由中国科学院自己来办一所新式的大学,以理工结合的模式来培养高科技人才。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运而生,她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新成立的中科大共设置13个系,由中科院各研究所的所长任系主任,其师资阵容强大,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吴文俊等顶尖科学家均担任教师。

  在中科大成立的首届毕业生报告会上,时任外交部长的陈毅曾这样说:外交和科学两个行当,你们是我的后台,后台硬了,跟人家打交道才不会被轻视。国家对中科大的期望之高可见一斑。

p70.jpg

郭永怀和学生们在一起(本刊资料图)

  激情燃烧的岁月

  1957年11月17日,正在苏联访问的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大学礼堂接见留苏学生代表,并发表了著名讲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原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总经理朱育理是当年留苏学生群体的一员,当天他是在现场聆听这番讲话的,当时的情景他终生难忘。主席的这些话,不仅成为留苏学生,更成为一代代中国青年发奋努力、追求理想、报效祖国的动力源泉。

  那是一个火热的年代,也是激情燃烧的岁月。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急需大量管理人才和科研人才,选派留学生的工作被纳入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十年规划。中央专设了留学生领导小组,每年的选派人数、专业都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审批。从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向苏联派出了1万多名留学生,向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派出了1000多名留学生,1956年后又决定向与我国建交的西方国家和周边国家派遣留学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被派往苏联留学,和广大留苏学生一样,他克服各种困难,拼命学习,但当时的他绝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要肩负起中国载人航天总设计师的重任。

  20世纪60年代初,在缺乏资料、设备简陋,工作和生活条件都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师昌绪领导了我国第一代空心涡轮叶片的成功研制,采用科研、设计、生产相结合的形式,使我国航空发动机性能上了一个新台阶,而且只比美国晚了5年,当时英国和苏联尚没有研制出来。

  为了加快中国研制原子弹研发进度,在钱三强、钱学森教授的举荐下,彭桓武、王淦昌、郭永怀3位一级教授在3天内到原子弹研究院报到,随后他们担任该院副院长,分别领导理论部、实验部和工程设计部的工作。从此,这3位国内外知名的科学家隐姓埋名,分别带领攻关小组,夜以继日地攻克研制原子弹的难关。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研制成功,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集中体现,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且深远的影响。

  邓小平说:“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了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上世纪60年代,还有一件载入科学史册的大成果,由上海生化所、上海有机所、北京大学化学系的科技人员协同公关,终于在1965年9月17日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为人类认识生命、揭开生命奥秘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在这个庞大的科研团队中,几位重要的领军人物都是留学归国人员,如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王应睐、邹承鲁,留学美国的钮经义等,他们都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

  无论是东方红号卫星上天,还是导弹、原子弹、氢弹的成功发射,亦或是教育、科研、农业、文化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的快速繁荣,都离不开无数留学人的团结协作。

p71.jpg

1962年,查全性在实验室给学生们讲解自制的旋转圆盘电极(本刊资料图)

  科学的春天

  2019年8月1日,94岁的查全性院士因病去世。查全性是著名电化学家、我国现代电化学重要奠基人之一。1950年,他从武汉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7年赴苏联莫斯科大学电化学研究所进修,两年内在苏联科学院报告上连续发表了3篇论文。后来他曾总结这3年的收获,说自己不仅是增长了知识,了解了科学前沿,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创新精神和严谨学风。

  科研成果之外,查全性最广为人知的事迹,还是当年积极倡议恢复高考。在1977年8月7日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汇编的第9期《科教工作座谈会简报》中记载着改变成千上万人命运的一次发言:查全性首倡恢复高考。他在参加全国科教工作座谈会时,指出当时招生制度的弊端,并倡议恢复高考。

  邓小平同志听完查全性的建议,在征求在场人的意见后,当场拍板:当年就恢复高考!从此,中国教育走向得以改变,无数青年的命运从此改写。

  1978年3月18日-31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邓小平在大会讲话中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基本观点,澄清了长期束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理论是非问题,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人们被压抑已久的求知热情像是奔涌而出的岩浆,滚烫到让人融化。

  当年已经27岁的闵维方因为在北京门头沟煤矿工作的5年中不怕吃苦,踏实肯干,被选为青年产业工人的代表,已经调到共青团北京市委工作。他回忆道:“这迟到了10年的高考使我热血沸腾,我要圆自己那失去多年的大学梦……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通过繁荣教育事业去促进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播和应用,通过提供更多更好的受教育机会而增进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共利益的理解和对社会进行有效参与的必要素质准备。”于是,他毅然选择了当时中国教育学专业最强的北京师范大学。高考让闵维方在教育报国之路上越走越远,本科毕业,他被教育部选派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深造,他决心用“‘矿工的勇敢精神和坚强意志’去拼搏”,“我当过矿工,知道这钱够一个矿工辛辛苦苦挣几辈子的。祖国还不富裕,而且正处于改革开放举步维艰的初期,如果不能学有所成,将来有何颜面回国见江东父老。”

p72.jpg

1999年,美国硅谷的留学人员回国参加新中国成立50周年庆典活动(本刊资料图)

  留学潮起开放时

  留学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风向标,成为中国开放、自信的一个重要国际化标志。今天,有人戏称“有太阳升起的地方就有中国留学生”,中国留学人员的足迹遍布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不仅在异国他乡汲取知识营养,也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友好使者。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留学回国人员取得的成就引人瞩目。他们用远见卓识和国际视野,为国家发展深谋远虑、献计献策;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国家创新发展开展了先导性、战略性和突破性研究,充分凸显国之重器的力量;他们活跃在教育、科研、文化、卫生、体育各战线,一直承担着重要角色;他们在创业舞台上实现自我价值,逐渐成为一支生力军……留学回国人员始终勇立潮头,拼搏奉献,助力国家发展。

  1978年12月26日,第一批公派赴美的52位留学人员启程。赴美后,他们还参加了之后邓小平访美的多项活动。至今,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及机械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柳百成还记得卓琳代表邓小平对留学人员的嘱咐:“努力学习、学成回国、报效祖国。”

  原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留苏期间曾担任中国留苏学生总会负责人,对一代代留学生勤奋学习、心怀祖国的求学经历印象深刻。他曾说,新中国成立后仅用50年左右时间就建立了自己的工业、农业和科学教育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稳固基础,广大留学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韩启德1987年从美国拿到学位以后,一天也没耽误就回国了。回国后也曾经遇到种种困难,但他一直坚信自己做了正确的选择。他说:“从留学人员自身来讲,虽然在国外学到了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但是回国以后还有一个衔接过渡的问题。要树立艰苦创业和公平竞争的意识,走出‘回国创业一夜成名,创业有赖优惠’等思想误区。要有承受失败的准备,挫折也是人生的财富。”

  教育部原副部长、原总督学,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也是教育改革开放的受益者,1985年被教育部派往苏联普希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他深有体会地说:“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教育。改革开放初期,最早走出国门的是留学人员。他们在异国他乡学习最先进的知识、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相当一部分人学成回国,用他们的知识和智慧报效祖国,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万钢在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德国奥迪公司工作10年,2000年12月回国。2007年,万钢就任科技部部长,现任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成为新一代海归留学报国的佳话。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从中科院化学所博士毕业后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做博士后和访问学者,在喷气推进实验室从事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1987年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至今,经历了中国科技发展40年来的整个历程。他认为,过去的几年,中国的科技成果处于一个井喷期,科技创新水平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到领跑三态并存的历史性转变,中国的科技从世界舞台边缘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2018年6月,矿山安全技术专家李晓红院士当选为新一任中国工程院院长,这位中国工程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院长,1989年至1991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访问学者。曾任重庆大学校长、武汉大学校长、教育部副部长等职。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曾先后于美国哈姆林大学、伊利诺大学求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其研究方向为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回国后一直从事中国经济的调查研究,特别是在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方面。

  备受瞩目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行长金立群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1987年至1988年赴美国波士顿大学经济系研究生院进修。金立群表示,亚投行这个具有21世纪治理架构的、新颖的国际多边开发机构,体现了中国的发展理念,融入了中国的发展经验,闪烁着中国的时代精神。同时,中国政府又始终恪守承诺,坚定不移地维护亚投行国际机构的性质,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赏。

  从奥地利留学回国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说:“回顾我们过去几年的发展,我感叹这是一个不断实现和超越梦想的光荣历程。我们应该感谢量子,是它使得我们能够有机会像‘两弹元勋’等老一辈科学家们那样,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更应该感谢我们祖国在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仅如此,国家对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重视也达到了新的高度,使更多优秀青年人才可以归而报国,在国内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成为前沿研究领域的生力军。可以说,团队所获得的持续支持和所取得的成绩不仅彰显着我国不断提高的综合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也充分反映了我国对支持战略性前沿基础科学研究的敏锐判断力和决策力。

  2018年3月7日,作为广东代表团代表,海归创业者,广州市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袁玉宇在全国两会上向习近平总书记介绍回国创业经历。习近平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是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的,只能是大而不强。强起来靠创新,创新靠人才。人才政策、创新机制都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习近平说,看到你们回来在这里健康地发展我很欣慰。现在有了天时地利人和,中国的向心力、吸引力更大了。本土人才、海归人才要并用并重,使他们在报效祖国中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随着国家的发展、政策的开放和环境的改变,回国创业成为越来越多留学人员的发展选择,创业的舞台上不断涌现出海归的身影,“海归创业”已成为回国潮的醒目注解。在如今众多的海归创业者中,谁说不会涌现出更多创业精英呢?

p74.jpg

哈佛“八博士”回国共聚合肥科学岛,建起世界上最先进的强磁场实验装置。摄影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国运系于教育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对外开放领中国对外开放之先,教育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深度嵌入中外人文交流事业和外交战略整体布局,紧密关联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战略,与各项事业同频共振、协同发展,并提供人才支撑、知识支撑和可持续发展支撑。

  据2018年教育部直属70多所高校最新统计数据,高校校长中海归占比超过63%,他们为中国高校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世界最前沿的学科与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治学方法,很好地提升了中国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

  根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2015—2017年连续3年发布的“中国留学人员50人”榜单显示,大约40%的海归精英在教育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例如,创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中国第一所民办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他们不断探索高等教育机制创新之路,成为教育领域的改革者。

  陈十一在美国学习工作生活了20年,2005年回国到北京大学重建工学院,后出任南科大校长,领导建设一所创新型的高水平大学,他深有感触地说:“创建南科大,目的就在于在新的时代扎根中国大地,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创造一流的研究成果,可以说就是为了构建‘国之重器’。我们的海归人才正赶上一个伟大的时代。顶层设计的改革方案、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高新产业、持续投入的科教事业、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海内外人才、项目、技术、市场、资本、场地、服务全面对接的平台,正吸引越来越多海外学子归国追梦。”

  2008年,施一公放弃普林斯顿大学讲席教授职位回到母校清华大学。10年后,他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一职,筹建西湖大学。他说,他和海外归来、中外教育的科学家几年前达成共识,做一件既能回馈父老乡亲,又能担当国家科技教育未来的大事,共同创办一所社会力量资助、目标是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他认为,尖端科技无疑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而支撑尖端科技的是人才和教育。相对于近14亿人口,我国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还是很少,而目前教育多样化的程度还远远无法满足创新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毋庸置疑,教育对外开放在推动教育改革、培养急需人才和引进优秀人才、推进“双一流”建设、提升教育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建设教育强国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p75.jpg

《神州学人》创刊号

  《神州学人》记录下的70年

  1987年5月,由邓小平亲笔题写刊名的《神州学人》杂志面世。这是我国唯一一份面向海内外留学人员的综合性刊物。1995年1月,中国第一家网上中文媒体《神州学人》电子周刊(今神州学人网)问世。

  在《神州学人》杂志创刊号上,严济慈、周培源、雷洁琼、费孝通、钱三强、杨振宁、李政道、陈省身等纷纷题词。茅以升在发刊词中写道:“留学生刊物《神州学人》的问世,是中国留学教育史上一件值得庆贺的好事……我作为一名1916年漂洋过海的老留学生和欧美同学会会长,感到由衷高兴……”

  冰心在《我读〈神州学人〉》一文中写道 :“我翻开第一页,一直看下去,感到手里越来越沉重了。光是那些作者的大名:茅以升、黄辛白、钱三强,以及以下的几十个科学家的名字,和他们的文章里的洋溢炽烈的爱国情绪,伟大扎实的工作成绩,谨严客观的科学态度,使得这个刊物,在我的眼中有它独特的高大形象。我要让我们第二代、第三代的中、青年人,都来仔细阅读这本刊物。”

  创刊30多年来,《神州学人》始终秉承着传承留学人精神的宗旨,记录着一代又一代留学人不懈的奋斗、探索和追求,也分享着他们的收获和光荣。“留学生活”记录了无数留学人海外求学的苦辣酸甜;“留学史话”让人们重新认识留学史上一个又一个留学前辈的故事;“新秀集”让人们认识了一大批留学生中的佼佼者。

  几十年来,《神州学人》记录着中国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每一次重大发展,“863计划”“973计划”“春晖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报道方式也从杂志到网站,再延伸到微博、微信等新媒体……

  改革开放40年后,当年《神州学人》介绍的新秀们早已经成为很多行业的领军人才,不变的是他们对《神州学人》始终拥有的一份特殊情感。2003年,为纪念邓小平同志作出关于扩大派遣留学生重要指示25周年,编辑部组织编辑《我的留学回国经历》一书。52位杰出留学人员以自述的形式,回顾自己的留学生活,分享回国后的成就和体会。透过这些科研、教育、医药卫生、文化等领域杰出代表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讲述,人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无私的爱国者和海归科技报国的楷模。

  岁月仍在继续,激情仍在燃烧,前有“两弹一星”,今有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当海归遇上伟大的时代,铸造“国之重器”的历史使命便成为必然。一代代海归学者前赴后继地用激情、用知识、用理想、用信念,甚至用生命谱写着光荣岁月。正是由于有了这样一批激情四射、勇于奉献的知识分子,中国才挺起了坚强的民族脊梁,才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新时代,一大批年轻有为的留学人员从海外学成归来报效祖国,成为中国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领域的中坚力量。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共进,共同谱写了中国发展与世界文明交相辉映的华彩篇章。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2017年12月30日,习近平在给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回信时说:中国梦离不开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希望你们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胸怀大志,刻苦学习,早日成长为可堪大任的优秀人才,把学到的本领奉献给祖国和人民,让青春之光闪耀在为梦想奋斗的道路上。

  长江后浪推前浪,留学精神的接力赛不会停止,与中国留学事业同行,记录留学人在这个伟大时代的足迹的光荣职责没有止境。弘扬留学人的爱国情、报国心依然是神州学人不变的初心和肩负的使命。记录,《神州学人》永远在路上!


责任编辑:贾梦溪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