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体系贯通:从学前到中学的STEM教育
根据澳大利亚教育部早期发布的国家框架《2016-2026年国家中小学STEM教育战略》(National STEM School Education Strategy 2016‑2026),以及2025年6月更新的《学校与早期学习STEM计划》(School and Early Learning STEM Initiatives),澳大利亚的中小学STEM教育在教学方式和教育目标方面注重从学前到中学的递进衔接。
在学前阶段,澳大利亚政府通过“澳大利亚早期STEM教育”(Early Learning STEM Australia)等特定项目,为幼儿提供专门的STEM教材和互动活动,激发他们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兴趣,同时通过动手实践和探究学习初步培养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小学阶段注重跨学科整合,学生通过将科学、数学和技术等知识结合在一起,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在初中阶段,通过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加深对学科的理解,进一步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高中阶段的STEM教育则侧重于专业课程和技能培养,通过选修课程和职业导向的教学,帮助学生为高等教育和职业选择做好准备。整体而言,澳大利亚的STEM教育通过逐步深入的教学方式,力求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能够获得相应的STEM思维和能力,为未来进入科技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推广STEM教育普及:数据监测与政策响应
在全国层面,2025年8月澳大利亚工业、科学与资源部(Department of Industry, Science and Resources)发布了STEM教育公平监测工具(STEM Equity Monitor),并专门开设了中小学阶段数据板块(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data),提供关于学生、教师、家长在STEM教育中的参与情况、态度和选课等数据。该工具还收集包含中学阶段在内的女性、原住民、低社会经济背景等群体对于STEM学科和职业的态度数据(比如信心、兴趣等),帮助政府及时识别不同群体在STEM教育中的参与差异,为推动STEM教育普及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在地方层面,以西澳大利亚为例,当地政府最新发布的《STEM技能州级战略》(State STEM Skills Strategy: Mission Update 2024‑2029)将学校教育(K‑12 学段)纳入其行动优先领域,聚焦于提升中小学生对STEM领域的认知与能力。比如推出“职业体验计划”(Career Taster)和“职业从业者项目”(Career Practitioners Programs),帮助大量中小学生接触真实STEM职业场景,培养积极态度和基本技能,增强其对未来职业路径的理解,并提升公众对STEM的认知与基础素养。同时,战略特别关注女性、低收入家庭、偏远地区居民及原住民学生的STEM参与,通过在公立中学派驻70名职业从业者、提供130项免费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等方式,重点支持全体学生早期接触STEM,打破参与壁垒。
预计到2030年,澳大利亚需要新增65万名STEM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因此早期且广泛培养人才至关重要。2025 年11 月,澳大利亚工业、科学与资源部发布了《多元群体的STEM教育路径审查报告》(Statement on the Pathway to Diversity in STEM Review),提倡建设从早期教育到高等教育乃至职场的全生命周期路径(whole of life approach),指出在中小学阶段要进一步提升STEM教育的质量及包容性,扩大 STEM 教师队伍、加强教师专业发展,为多元群体(女性、原住民、多语言背景等学生群体)参与STEM教育创造更多机会。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