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全运圣火中的海归力量:以科技之光点亮湾区梦想
发布时间: 来源: 《留学生》杂志

  11月2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以“三地联动四城同传”的形式,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同步启幕,在粤港澳大湾区点燃了体育与城市发展的双重激情。在火炬传递中,有三位来自不同领域的海归火炬手——肖国伟、陈爱兰、李阳,他们以“留学报国”的初心、“立足本职”的坚守、“助力全运”的热忱,诠释着新时代“海归”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的使命与担当。这束从深海可燃冰中采集的圣火,在他们手中不仅是体育的象征,更是科技工作者“以有限身躯追求无限创新”的信念图腾。

  01 

  肖国伟:“芯光”筑梦大湾区

  手擎全运会火炬,广州欧美同学会副会长肖国伟在广州海心沙的奔跑身影,与他20余年的创业轨迹重合——从香港科技大学的实验室到晶科电子的产业化高地,这条路径恰如一场“芯”火相传的接力,承载着留学报国的初心与湾区融合的澎湃动能。

  1998年,肖国伟凭借在西安交通大学的学术积淀,赴香港科技大学攻读电子工程博士学位。在实验室里,肖国伟与导师陈正豪教授共同叩开了倒装LED芯片技术的大门。2003年,他们在香港创办微晶先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将学术成果转化为先进倒装LED芯片及产品。然而,真正让这束“芯光”燎原的,是大湾区“科研+产业”的协同之力。2006年,为整合香港研发优势与内地大规模产业化能力,肖国伟将公司迁至广州南沙,创立晶科电子。近20年间,他带领企业从倒装焊LED芯片的探索者,成长为覆盖汽车智能视觉、新型显示及高端照明三大领域的融合“LED+”技术的智能视觉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其自主研发的先进倒装LED技术、先进白光封装光转换技术及先进LED 集成封装技术等,如同火炬传递中的接力棒,在“LED器件—模组—系统”的垂直整合中,跑出了科技产业化的“湾区速度”。

  2025年,领为视觉大湾区总部在广州开工建设,标志着晶科电子在基于氮化镓(GaN)的“LED器件-模组-系统”全产业链布局上迈出关键一步。而在更广阔的第三代半导体赛场上,肖国伟同样引领着另一场突破。近期,在国际半导体照明联盟(ISA)大会上,肖国伟荣获“全球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杰出贡献奖”,以表彰其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推动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肖国伟常说,“碳化硅芯片不畏高温高压的特性,恰如大湾区科技创新者‘不畏困难、敢为人先’的精神。”这种精神,让芯粤能芯片制造厂得以15个月建成投产,创造国内最快纪录;让搭载其芯片的汽车主驱总成批量下线,驶入工业电源、光伏逆变器等多元领域。

  火炬传递当天,肖国伟作为第45棒火炬手奔跑在广州站的传递路线上,手中跃动的火焰与企业车间里的“芯”光交相辉映。“这份荣誉属于所有在创新路上拼搏的科技工作者。”在他看来,从香港的科研技术积累到广州的产业化落地,个人与企业的发展都受益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的不断深化与国家发展所带来的历史机遇。全运会首次跨境传递的火炬,恰如大湾区融合发展的纽带,让大湾区各地优势资源在“一小时生活圈”中高效联动。

  谈及体育精神与企业科技创新的内源动力,肖国伟认为,“二者内核一致,都需要创新、拼搏、专注、超越。”实验室里的技术攻坚如同运动员在赛场上突破体能边界,生产线的精益求精恰似火炬手每一步的稳健坚定。如今,他正带领团队向“LED+智能视觉”的前沿领域全力冲刺,以“光”为引,让中国“芯”照亮全球智造之路。

  02

  陈爱兰:医者仁心传递健康火种

  2016年的清晨,美国克利夫兰诊所心血管研究所的会议室里,一场特殊的表彰仪式正在进行。当一位心律失常患者握着医生的手热泪盈眶时,台下的中国博士后陈爱兰心潮澎湃——这个场景,让她在心底刻下誓言,“要做解决患者疾苦的医生。”9年后,这位从克利夫兰带回“patient first”理念的心血管专家,手握十五运会火炬奔跑在广州的云山珠水间,将医者仁心与体育精神熔铸成守护生命的“健康火种”。

  克利夫兰诊所的走廊里,清晨6:30的学术报告、中午12:00雷打不动的fellow培训,以及导师王擎教授实验室里“慢工出顶尖活”的严谨,深深塑造了陈爱兰。在那里,她专注于离子通道异常所致心肌病的基因治疗,看着基因敲除老鼠在注入基因片段后恢复活力,动态心电图上的心律失常波形逐渐消失,她仿佛触摸到了生命的密码。这段经历,让她在2017年回国后,毅然选择扎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将“多学科协作”“个性化诊疗”的理念融入临床与科研。

  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实验室里,陈爱兰延续着对家族性猝死疾病的研究。作为心血管内科主任,她带领团队为猝死家族找到致病基因,用ICD(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为患者筑起生命防线,更执着于探索基因治疗的终极方案。“就像体育赛场追求更快更强,医学也要突破现有边界。”她说。当全运会“全民共享”的理念遇上她推动的“健康科普进社区”活动,医者的初心与体育的普惠精神,在珠江两岸的社区义诊中找到了共鸣。

  作为广州站第16棒火炬手,陈爱兰在火炬传递途中与轮椅火炬手的互动成为全场动人瞬间。她本能地蹲下身,让火焰在两人掌心间平稳传递。“那一刻,我们是彼此的激励。”她说,“体育精神不分身体条件,正如医者眼中,每个生命都值得全力以赴。”这种共情,源自她临床中与患者的无数次“生命接力”——为心律失常患者争分夺秒除颤,为晕厥患者排查基因隐患,为心衰病人调整最优治疗方案。

  火炬传递结束后,陈爱兰将火焰的温度带回了诊室。“这既是体育的圣火,更是守护生命的希望之光。”在她看来,“南山风格”中的“奉献”与“开拓”,恰如体育精神中的“拼搏”与“超越”。如今,她带领团队开展心律失常基因治疗研究,推动健康科普走进校园、企业,让“运动促进健康”的理念与心血管疾病预防知识深入人心。

  当珠江两岸的灯光为全运会点亮,这位医者火炬手正以另一种方式“传递圣火”,用听诊器聆听生命的律动,用手术刀划开希望的通道,让健康中国的光芒照亮每个家庭。

  03

  李阳:海归“芯”火,照亮全运

  “芯片人的奋斗,就像这火炬的名字‘绽放’——默默扎根,终会璀璨。”11月2日的广州塔下,第38棒火炬手、广州欧美同学会常务理事李阳高举火炬奔跑时,脑海中闪过留学后回国创业的场景。他在清华大学获得学士及博士学位,后在美国巴布森商学院获得MBA学位,曾在美国多家半导体公司担任研发工程师。

  “未来射频前端超过60%的市场在中国,这里必将诞生世界级的创新和世界顶尖的供应商。”2011年,怀着“科技报国”的初心与打造“中国芯”的梦想,李阳放弃海外优渥职位,在广州开发区一间实验室里开启了射频芯片国产化之路。如今,他创立的慧智微电子已成为国内5G射频前端芯片领军企业,2023年登陆科创板,成为广州首家芯片设计上市公司。

  芯片创业之路荆棘密布,射频前端技术是半导体行业的“卡脖子”领域,国外技术垄断严重。但李阳坚信,“核心技术买不来,必须靠自主创新。”他坚持走“可重构射频前端”原创技术路线,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的团队终于突破技术瓶颈,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技术突破与产品量产,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获“中国芯”年度重大创新突破产品奖。

  当选全运会火炬手后,李阳特意调整作息,每天晨跑。“作为科技创新领域的代表担任火炬手,意味着我不再仅仅是一家科技公司的负责人,更是‘科技创新’与‘拼搏精神’的传递者。”他希望能将体育竞技中“更快、更高、更强”的追求,与科技领域“原创引领、自主安全”的产业报国情怀紧密结合,传递给公众和年轻一代。

  李阳将火炬传递视为科技与体育的对话,“芯片研发需要体育般的耐力,而体育突破离不开科技支撑。”他特别提到,火炬名为“绽放”的设计给了他深刻触动,这完美契合了芯片人的奋斗历程——长期的默默积累与攻坚,只为最终的创新成果如花朵般璀璨绽放。

  三位海归火炬手的轨迹,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坐标系中形成奇妙交汇,共同照亮了留学人员立足专业、服务国家的多元路径。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生态也为他们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肖国伟将科研优势与广州的产业化能力相结合,打造了“LED器件—模组—系统”的全产业链布局;陈爱兰在广医一院推动医工交叉融合,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疾病诊断;李阳借助广州开发区的政策支持,实现了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全链条突破。当留学报国的理想遇上湾区建设的机遇,个人的“小故事”便汇入了时代的“大叙事”,一幅留学报国与城市奋进的壮阔画卷正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施惠文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