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泱泱汉风——南阳汉画像石拓片精品(上海)展”在上海中国留学生博物馆开幕
发布时间: 来源: 中国网

  2025年5月9日,为迎接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展示我国精美汉代画像石刻艺术,由上海中国留学生博物馆和南阳市汉画馆共同主办的“泱泱汉风——南阳汉画像石拓片精品(上海)展”在上海中国留学生博物馆开幕。

  上海市松江区政协副主席、松江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金冬云,松江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方闯烈,南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效景出席开幕式。来自上海部分高校的大学生、来华留学生,上外松外的中学生,以及部分社区居民参加开幕式。

  金冬云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代表松江区文旅局向展览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说,南阳汉画像石一千多年前留下的一道道痕迹,今天依然传达出摄人心魄的魅力。从千里之外的南阳市汉画馆精挑细选几十幅汉画像石拓片来到松江,在中国留学生博物馆展出,是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的一种交流,对人文松江“文博之府”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金冬云指出,松江是一座集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于一体的古城。期望本展览能成为我们走进两汉文化的重要的入口,成为我们叩开两汉文化的密码和钥匙,成为南阳和松江深入开展文化和文史交流的一个重要起点。也衷心祝愿中国留学生博物馆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展览和活动,成为吸引更多留学生、海外人士和五湖四海的朋友来到上海、解读中国文化的目的地,促进中外文明交流、南北文化交相辉映。

  张效景在致辞中说,南阳汉画像石是镌刻在石头上的汉代百科全书,蕴藏着千年文明的历史密码。本次展览通过拓片这一独特形式展出,让沉睡千年的石刻瑰宝焕发新生,让我们有机会与古人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再现了汉代“寓刚健于婀娜,行劲遒于婉媚”的美学巅峰。此次沪宛两地文旅部门携手,以汉画像石拓片为媒介,搭建起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对话的桥梁,实现了中原文化与海派文化的深度交融与碰撞。希望以此次展览为契机,持续深化馆际合作,不断汲取先进理念与技术,为南阳汉画的保护与展示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上海中国留学生博物馆执行馆长李欣欣主持开幕式,并与南阳市汉画馆副书记郭靖一起为展览揭幕。李欣欣说,汉画像石艺术承载着深厚的汉文化底蕴,本展览从南阳市汉画馆收藏的2000多块汉画像石中精挑细选,以汉画像石拓片的形式展出,分为“农业劳动”“建筑艺术”“历史典故”“社会生活”“角抵斗兽”“舞乐百戏”“祥瑞升仙”“天文神话”等8个展区,将南阳汉画像石背后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内涵娓娓道来。

  认真聆听郭靖主讲的《仰望星空一一南阳汉代天文画像与现代航天科技》讲座后,大家一起走进展厅,在一幅幅简约而生动的汉画像石拓片里“穿越时空”、触摸历史,领略汉画像石背后意蕴万千的斑斓意象。身穿汉服的同学们与汉画像石拓片合影,尽显两汉时期文化的璀璨光彩。

  南阳市汉画馆群教部主任杨莉进行了专业讲解。展览现场还准备了拓印体验活动,观展者亲手上墨、敷纸、拓印,用沉浸式的体验解锁周围形象各异的汉画像石拓片由何而来。

  本次展览开幕式活动是上海中国留学生博物馆品牌项目“来华留学生看中国”系列活动之一。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外事处留学生办公室组织18个国家的26名来华留学生参加开幕式。通过参观展览、体验汉服、学习体验传拓技艺,感受到了汉代文化的厚重与浪漫。石刻上古人们描摹的恢弘想象与生活场景,让他们对中华文化有了更具象的认识。

  为讲好中国故事,帮助更多观展的外国友人详细而深度地领略汉文化魅力,理解中华文化,上海中国留学生博物馆邀请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MTI中心为展品说明进行了英文翻译,以双语形式诠释汉画像石拓片内容。参观展览时,大学生和中学生志愿者积极为来华留学生进行英语讲解,互动交流,促进了中外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交融。

  开幕式前,5位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大学生和来华留学生身穿汉服从楼梯上款款而下,步入“留根铸魂”厅与展览首批观众合影留念。

  (上海中国留学生博物馆 供稿供图)

责任编辑:施惠文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