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纪录片、电影导演竹内亮携团队一行来到东南大学(以下简称“东大”),以“用镜头拉近世界与你的距离”为主题,与师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历程和对文化交流的理解。讲座吸引了百余名中外学生及校友参加,现场氛围活跃,互动热烈。
关于竹内亮
作为纪录片和电影导演,竹内亮的代表作有NHK《长江天地大纪行》《南京抗疫现场》《好久不见,武汉》《后疫情时代》《走进大凉山》等,受到广泛关注。他长期从事与中国相关的电影拍摄和研究工作,以期通过影像的力量,捕捉日常生活中的故事,向中日两国观众展示“既真实又有趣的中日生活”。他对长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见解,最新作品《再会长江》通过独特的艺术风格,生动细腻地展现了长江沿岸的壮丽风光和人文故事,深刻反映了中国10年来的飞速发展。
讲座伊始,竹内亮分享了自己初至中国时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到的文化冲击,以诙谐的口吻拉近了与师生们的距离。他表示,自己15岁时就有了拍摄电影的想法,在过去30年中克服了种种困难,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换来了《再会长江》的上映,以此鼓励大家坚持自己的梦想。谈及选取长江为拍摄对象的缘由,他表示一是被儿时横山光辉漫画《三国志》中赤壁之战的故事深深震撼,二是为记录三峡大坝的专题片中“母亲河”的概念触动,三是弥补10年前未能拍摄到“长江源头的第一滴水”的遗憾。
在《再会长江》电影海报上,清晰标记了曾参与的众多国际电影节展映和评奖。竹内亮表示,想把自己看到的真实的中国展现给世界,“想拍中国老百姓和水的故事”。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呈现出客观、真实、鲜活的中国,挖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与大家共话长江文化发展。
在讲座最后,竹内亮幽默地谈及自己的生日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日期是同一天,借此衷心表达对中日友好关系的美好祝愿,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竹内亮的精彩分享让东大师生对《再会长江》等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导演和影片主人公的真诚与善意中,跨越时空、语言和民族,收获了共通的感动,从自然之美到人文之美,深刻体悟“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在互动环节,东大海外教育学院的来华留学生们纷纷向竹内亮提出了关于电影叙事、拍摄风格等方面的问题。来自俄罗斯的马科使用流利的中文与竹内亮进行交流,询问他在拍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通过参加此次活动,来华留学生们对寻找跨越语言文化的人类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产生了更深的共鸣,也再一次感受到了蕴含在中华文化中的和合之美对世界的感染力,进一步增强了讲好中国故事的信心。
(供稿/东南大学外语学院)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