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学人网讯(记者杨匀) 在中国与越南山水相连、命运与共的时代画卷中,青年始终是传承友谊、共筑未来的生力军。2025年11月10日至17日,为期8天的越南青年来华“红色研学之旅”之“薪火相传”研学营在武汉、重庆两地举行。来自河内外贸大学、河内理工大学、胡志明市工商大学等5所越南知名高校的200名青年学子,与中国青年一道,循着红色足迹、探寻发展密码、共叙深厚情谊,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化相互理解,在思想碰撞中坚定理想信念,为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注入了蓬勃的青春力量。

红色足迹寻初心 革命情谊照古今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中越两国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征程中,结下了“同志加兄弟”的深厚革命情谊。此次研学之旅以红色教育为纽带,让两国青年在回望历史中感悟初心使命,在缅怀先烈中传承奋斗精神。
11月的武汉秋意正浓,研学营学子们在武汉革命历史博物馆和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里认真聆听讲解,并不时在泛黄的照片和珍贵的文物前驻足凝视,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来自河内外贸大学中文系的杜云漓在参观后感慨:“中文系开设了中国历史的课程,我对中国革命历史原本有一定的了解,但今天亲眼看到这些文物,更深刻体会到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的艰辛与坚定。”
研学营转场重庆,红岩精神的发源地成为红色教育的重要课堂。在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一间特别的展室静静诉说着一段特别的往事:1939至1940年间,越南前国家主席胡志明曾以“胡光”为化名,在重庆向中共中央南方局学习革命经验。这段两党并肩战斗的岁月,成为了中越关系史上熠熠生辉的篇章。越南学子们看着胡志明主席当年使用过的单人床、桌椅、书架等物品,倍感亲切。河内理工大学的陈海英说:“胡志明主席在中国的革命经历,是中越革命情谊的生动见证。今天我们追寻他的足迹,更能体会到两国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所作出的牺牲与奉献,这种革命情谊值得我们代代相传。”
红色教育不仅是历史的回望,更是精神的传承。在重庆市红岩干部学院开展的“薪火相传”中越青年演讲会上,两国青年从不同的角度分享了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定信念,他们不约而同的提到了中越革命先辈相互支持、生死与共的感人故事。中越青年一同呼吁,要深刻理解中越友谊的历史根基和精神内涵,把这份珍贵的情谊传承下去,传递给更多同龄人。
多元交流促理解 青春携手话未来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中越友好的传承者和推动者。此次研学营带领越南青年走进十所中国高校,组织了中越青年对话会和中越大学生读书分享会等多元交流活动,为两国青年搭建起沟通心灵、增进了解的桥梁。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记录了习近平同志从地方工作期间到中央工作以后同各界高校青年学生交流、交往、交心的感人故事,是习近平总书记讲给青年朋友们的思政教育课、人生成长课。本次研学营在武汉和重庆分别组织了一场中越大学生读书分享会,青年们一起阅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畅谈体会。
在武汉的读书分享会上,越南学生黎辉武分享了自己对这本著作的理解:“《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这本书里多次指出,知识不是终点,而是行动的起点。这让我想起胡志明主席的教诲:‘学习是为了工作,为了做人,为了服务祖国和全人类’。”他总结,两位领导人在无形中达成了一种共识:青年不仅要追求知识,更要通过实践实现个人成长和社会贡献。
华中科技大学学生肖童心结合自己的经历分享:“我选择去支教的初心,源自这本书里对青年的勉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选择到社会最需要,到党、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要从小事做起,最后做成大事。”多年来,这句话已成为深深植根于她心中的精神灯塔。
一种精神,在中国青年中化作扎根基层的坚守、服务人民的担当,也在越南青年心中激起追求理想、报效祖国的共鸣。从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知行合一”的殷切嘱托,到胡志明主席“以学习践行使命”的谆谆教诲,跨越时空的思想指引在此刻交汇成共鸣的强音。以书为媒,不仅架起了两国青年沟通的桥梁,更让“为国家发展奋斗、为人类福祉担当”的共同信念深植于心;以交流为纽带,那些关于责任、奉献与理想的共识,正转化为彼此携手前行的力量。

实地考察看发展 共筑命运共同体
当前,中越两国都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深化务实合作、共促发展繁荣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此次研学营安排了企业考察、城市特色点位参观等活动,让越南青年实地感受中国的发展成就和合作潜力,为两国青年携手参与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11日下午,研学营学子们走进东风汽车全球创新中心,东风汽车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公司的总体情况、技术创新成果和对外合作布局,并与越南青年们进行了互动交流。当了解到东风汽车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等领域的领先技术和发展成就时,越南青年们纷纷提问,与专家探讨未来汽车产业发展方向。
在重庆,研学营学子们分组考察了重庆的重点企业和交通枢纽。学子们走进长安研发中心、长安数智工厂,看到了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成果。果园港作为长江上游的重要枢纽港口,集水运、铁路、公路于一体的多式联运体系,以及繁忙的货物运输场景,让大家直观感受到了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活力和对外开放的广阔格局。
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作为连接中国西部与东盟国家的重要物流节点,其完善的物流设施、便捷的通关流程、广阔的辐射范围,让越南青年们看到了中越在物流贸易领域的巨大合作潜力。胡志明市工商大学工商管理系的阮成达说:“陆海新通道为中越贸易往来提供了便捷的物流保障,相信未来会有更多越南商品通过这条通道进入中国市场,也有更多中国商品走进越南,促进两国贸易繁荣发展。”

8天的研学之旅转瞬即逝,但红色基因的种子已然生根发芽,中越青年之间的友谊之花已然绽放。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越青年作为两国友好的传承者和推动者,必将以此次研学为契机,为促进中越各领域合作、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份跨越山河的友谊,必将如薪火般代代相传,照亮两国共同发展的美好未来。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