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全国多地推出重磅人才新政,以空前力度推动高水平开放与高质量发展。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扩大开放10项创新举措,自11月5日起扩大港澳人才签注至长三角、京津冀全域及所有自贸区,为国际人才流动提供极大便利。地方层面,引才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湖北光谷抛出最高1亿元项目资助,面向全球揽聚顶尖科学家与产业领军人才;浙江聚焦制造业五支重点队伍出台三年行动方案,并发布全国首个企业海外引才知识产权风险管理标准;海南海口针对生物医药领域推出最高400万元个人奖励。同时,上海升级境外职业资格认可清单,北京朝阳区启动外籍人才创业伙伴计划,通过一站式服务赋能国际创新人才。这一系列政策凸显出我国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更精准的举措构建全球化人才发展生态,为形成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宏观
国家移民管理局:推出支持扩大开放服务高质量发展10项创新举措
国家移民管理局11月3日发布公告,决定实施支持扩大开放服务高质量发展10项创新举措,包括扩大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试点实施范围、扩大内地居民换发补发出入境证件“全程网办”试点城市范围。其中6项新措施自2025年11月5日起实施,4项新措施自11月20日起实施。6项新措施包括:扩大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试点实施范围;在长三角、京津冀地区全域,以及全国所有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符合条件人才可申请办理有效期1至5年不等的多次往来香港或者澳门人才签注,每次在香港或者澳门停留不超过30天。还有4项新措施自2025年11月20日起实施,包括:扩大内地居民换发补发出入境证件“全程网办”试点城市范围。新增河北石家庄、广西南宁等30个城市为试点城市,内地居民换发补发出入境证件“全程网办”试点城市总数增加至50个。
各地人才新政
湖北:“中国光谷”发布顶尖人才政策 最高1亿元全球揽才
武汉东湖高新区(又称“中国光谷”)11月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东湖高新区顶尖人才(团队)专项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光谷顶尖人才政策”),明确每年设立专项资金,重点聚焦未来产业,面向全球引育支持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有重大行业影响力的顶尖人才(团队)项目,单个项目最高支持1亿元。新政支持对象聚焦“高精尖缺”,面向三类人才群体:以诺贝尔奖、图灵奖等国际重大科技奖励获得者,中外院士为代表的战略科学家;以国家级人才、知名企业研发负责人为代表的产业领军人才;以知名高校院所学术专家为代表的未来技术带头人。光谷顶尖人才政策支持力度“顶格化”:对符合光谷发展导向的顶尖人才,按照2000万元至5000万元、5000万元至1亿元两档给予项目资助,对重大紧缺项目给予1亿元“顶格”支持,且可在项目落户当年预拨付不超过20%的启动资金。除项目资助外,光谷还配套人才奖励、安居保障、股权投资、高端服务等系列支持,构建“资金+服务+生态”的全方位支持体系。
浙江:出台行动方案 打造制造业五支重点人才队伍
近日,中共浙江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印发《浙江省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行动方案(2025-2027年)》。《行动方案》提出,聚焦“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畅通“平台引人才、人才带技术、技术变项目、项目融资金、实现产业化”的创新发展之路,同时提出打造制造业五支重点人才队伍,及构建贯通联动的人才培养平台、推进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和营造人才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等四方面举措。
浙江:发布海外引才团体标准
近日,浙江印发《企业海外人才引进知识产权风险管理规范》团体标准,聚焦企业海外人才引进全流程,明确人才招聘、入职、履职及离职各环节的知识产权风险管理要求,帮助企业规范相关操作,有效避免因知识产权的权属不清引发侵权纠纷与法律诉讼。
海南:最高可获400万元奖励 海口生物医药产业人才专项政策出台
海口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发展的若干措施》,聚焦基因治疗、医疗器械、创新药研发、合成生物等前沿领域,围绕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服务等关键环节,提出九大具体举措,旨在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人才集聚地。在人才引进方面,对全职引进的A、B、C类高层次人才最高给予用人单位30万元的一次性引才奖励;全职引进的A、B、C类人才最高可获400万元个人奖励,柔性引进的A、B、C类人才最高可获150万元个人奖励,分5年发放。在人才培养方面,鼓励校企合作,推广“产业教授”机制,对受聘高校并考核合格的产业人才给予2万元奖励;对获得省级相关人才重点项目的生物医药人才,按照省级支持经费的50%,给予一次性市级配套奖励;对首次取得相关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最高给予5000元的一次性奖励。在人才服务方面,支持举办生物医药领域创新创业大赛、建设共享实验平台、设立产业服务专班等,从赛事引才、平台聚才、服务留才等多维度构建产业人才发展生态。该政策将于12月1日起正式实施,有效期三年。
江苏:徐州发布数字文化产业人才政策8条
11月8日,2025淮海人才发展大会正式启幕。大会展示了一系列具有徐州特色的最新人才发展成果,包括发布《关于加快数字文化产业人才集聚的八条举措》和30亿元江苏徐州新兴产业专项母基金,授牌省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及揭牌徐州人才商学院等。《关于加快数字文化产业人才集聚的八条举措》涵盖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全类型包含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与“彭城英才计划20条”有机衔接通过人才“一网通办”补贴系统实现便捷兑现确保政策落地见效。新政策明确,在徐州市“双创计划”中设立“数字文化产业”专项,最高给予企业500万元项目资助,并根据企业综合贡献情况最高给予500万元成长奖励。对数字文化企业全职引进的年工资薪金30万元以上的急需紧缺人才,最高给予30万元薪酬奖励。同时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对优秀数字文化人才企业,给予最长3年办公用房支持。对大学生在徐创办数字文化企业的,集成提供培训补贴、社保补贴、业绩奖励等“创业礼包”,提供最高4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
各地人才信息动态
上海:境外职业资格认可清单3.0发布
11月7日,2025上海市专业技术人才和项目对接大会现场,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正式发布《上海市境外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清单(3.0版)》。此次3.0版清单紧扣国家战略需求,聚焦工程技术等重点领域,新增数字技术、信息安全、数据管理、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绿色建筑、机械工程等领域的28项证书,精准对接新兴产业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经过多轮打磨,3.0版清单最终实现规模扩容、专业扩增、地域拓展的三重升级,形成认可清单(A类)139项、急需紧缺清单(B类)24项、比照职称清单(C类)41项、互认清单(D类)12项,系统性构建了与国际接轨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
北京:朝阳区启动外籍人才创业伙伴计划
11月4日,朝阳区外籍人才创业伙伴计划在中国北京(望京)留学人员创业园正式启动。该计划通过搭建创业联盟、共建培养基地、升级服务平台等系列举措,构建集政策、空间、资本、产业、平台、资源于一体的一站式赋能体系,为外籍人才在京创新创业提供全周期保障。活动正式发起“外籍人才创业联盟”,聘请法国、德国等国家的优秀成功创业者担任导师,为外籍创业者提供支持。朝阳区区市场监管局、区税务局及部分街乡代表为享受“朝阳青创15条”政策、新落地朝阳的国际创业公司颁发“创业服务包”,涵盖场地支持、政策咨询、投融资对接等福利,助力企业快速成长。针对外籍人才普遍面临的“政策不熟、资源难寻”等痛点,朝阳区在现场发布了《外籍人才创业百问百答》手册。
北京:首个国际人才服务港揭牌
10月29日,首个“北京国际人才服务港”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揭牌。北京国际人才服务港集成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打造智能服务体,线上线下融合可实现近百项政务、事业、生活类服务事项一站式全链条办理。外籍人才可以一站式办理来华工作许可、签证、执业许可等政务事项,也可办理子女入学、税务、法律等服务事项,以及租房、家政等生活服务事项;本土人才可以办理人才引进、积分落户、工作居住证、人才计划申请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服务等相关服务事项,显著提升了人才服务效能和服务体验。
河北:唐山市发布紧缺人才需求目录
近日,唐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2025年唐山市紧缺人才需求目录(二)》。目录发布的紧缺人才涉及22个行业239个专业,数量为4076人。学历层次上,形成“本科为主体、高学历为引领、技能型为补充”的多元结构,兼顾技术研发与生产等不同岗位需求;专业门类中,自动化类、电子信息类、化学类等十大专业需求较为突出,与唐山重点产业布局高度契合;单位性质方面,不同类型经营主体成为人才需求核心载体,国有企业与事业单位需求合理分布,确保各领域人才供给不缺位;产业布局上,传统产业人才需求占比超五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突破两成,生产性服务业与未来产业需求稳步提升。
山东:2025青岛国际人才创新创业周暨第二十五届“蓝洽会”开幕
10月31日,2025青岛国际人才创新创业周暨第二十五届中国青岛蓝色经济国际人才暨产学研合作洽谈会在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开幕。本届盛会延续“聚才聚力 创赢未来”主题,吸引640余名中外嘉宾参会,24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名高层次人才携技术项目精准对接,现场发布6380个优质岗位需求。围绕青岛“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建设,大会特别邀请24家留学生创业企业、链主企业、重点单位设展,集中展示青岛人才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智能装备等领域的创新创业成果。在重点产业海外高层次人才产学研项目洽谈会上,来自牛津大学、耶鲁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等78所世界顶尖高校的海外人才携项目设展,与青岛科研院所、企业现场对接。此外,针对留学人才需求,青岛市人社局联合市教育局为有留学意向的高中毕业生提供人才档案转接、存放、查询、跟踪等“一站式”服务,切实解决其出国前的后顾之忧。
广东:深圳福田人才日六重福礼
11月1日,“礼赞奋斗·福启未来”2025福田区人才日与企业家日活动在福田区举行。活动发布“福田区高质量发展企业榜单”与“人才榜单”,前者含200家“卓越领航企业”、100家“新锐星芒企业”、50家“极速先锋企业”,后者有各30名“前沿探索家”“砺业开拓者”“星火筑梦师”。现场为新落地企业(机构)和新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送“迎新礼”,还推出了“六重福礼”:发布8大领域普惠政策,最高支持5000万元;提供超800亿元信贷资金与产业基金;遴选24万平方米产业空间;授予企业自主认定400名福田英才资格;提供10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
广东: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广州·生物医药)揭牌
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广州·生物医药)揭牌活动11月8日在广州举行。活动为首批入驻海归小镇的优质生物医药企业授牌,涵盖基因治疗、精准诊断、创新药研发等前沿领域。目前,海归小镇已引入百济神州、康方生物、诺诚健华等近30家知名创新企业与项目,产品覆盖抗癌药物、抗体药物等创新药,高端体外诊断仪器设备、集成化质子治疗系统等肿瘤诊疗装备,以及创新型疫苗等关键领域,总投资超370亿元,预计年产值将达1000亿元。
江苏:连云港2025花果山英才双创周开幕
11月8日,2025花果山英才双创周启幕。本次活动以“打造‘一带一路’区域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主题,以1个开幕式主会场为核心,串联9场专题活动与8场县区(板块)分会场活动。活动现场,举行了大型仪器共享产业合作联盟成立仪式、江苏连云港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开园仪式,为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新材料中试基地揭牌,并发布2025年度连云港市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同时举行了5个校地合作项目、7个“双招双引”和人才创投基金落地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一批优质资源与项目正式“扎根”港城。连云港人才服务云平台正式上线,同步发布人才政策AI助手、人才创业百问百答,并为第七届花果山英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获奖选手及2025年花果山英才“双创计划”入选者颁发奖牌。
申报招募信息
重庆:计划引进紧缺优秀人才3500名以上 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11月15日启幕
重庆市政府日前新闻发布会消息,2025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将于11月15日至16日举办。本次大会以“才聚新重庆·共创新未来”为主题,计划引进紧缺优秀人才3500名以上、落地创新创业项目250个以上,发布500个以上供需对接项目,邀请50名以上中外重要嘉宾齐聚山城,共商人才发展大计。引才活动方面,11月15日将在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举办西部地区联合引才活动,邀请西部地区500多家用人单位,提供“线上+线下”1.1万个岗位,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此外,大会还设置9项专场活动,安排10个分项活动,目前已举办武陵山人才节、三峡人才节、智慧医学人才发展大会等7场活动,集中发布了一批人才政策、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形成了多项人才合作和平台落地成果。
广东:2025年东莞市人才认定启动,11月20日起接受网上申报
11月6日,东莞市委人才办、市政务和数据局联合发布《2025年度东莞市人才认定申报公告》,建立更加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评价机制。根据公告,申报人应在东莞工作或创业,目前所从事的主要工作与本人专业专长、主要分类评价依据密切相关。11月20日至12月19日,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登录“广东政务服务网”网站根据系统指引进行网上申报。
吉林:长春市2025年“回长人才创业激励项目”申报启动
11月3日,长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发布《关于实施申报2025年度 “回长人才创业激励项目”的通知》。根据通知,将对校友人才、海外人才、吉林籍人才回归回长创业,被认定为重点扶持的项目,按其创业投资额的10%给予奖励,最高100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企业引进招聘人才,解决人才住房、出行等需求。申报日期为发布日期起至2025年11月10日。
综合自:北京日报客户端、中国新闻网、浙江发布、国家知识产权局、海口网、徐州发布、澎湃新闻、大国人才、北京青年报、河北日报、科技日报、深圳晚报、新华网、广州日报、长春发布。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