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周,全国多地人才工作呈现区域协同与特色竞争并举的活跃态势,政策创新与平台搭建亮点纷呈,展现出强劲的引才聚才吸引力。北京推出市级“青创十条”与怀柔区“雁栖青创无忧十条”,聚焦青年创新创业痛点,以筹集数万套人才公寓、提供数百万平米低成本办公空间、配备专属服务管家等“真金白银”的硬核举措,全力打造“创新创业沃土”。上海表现同样抢眼,“海聚英才”大赛总决赛海外项目占比超八成,彰显其国际化引才的显著成效;黄浦区则通过人才周活动,深化金融科技、内容创作等细分领域的人才集聚与服务。西部地区也不甘示弱,四川面向全球发布5654个博士(后)高含金量岗位,成都围绕吸引集聚人才出台十条措施。各区域均在构建涵盖安居、乐业、成长、生态的综合性人才发展价值生态,区域竞争正迈向更高维度的“生态营建”比拼。
各地人才新政
北京:“青创十条“发布 全力打造青年创新创业沃土
在10月17日举行的2025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论坛上,北京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试行)》(下称“青创十条”),覆盖青年住房保障、创业空间、政务服务等方面,加强青年人安居乐业保障力度,助力打造全球创新创业生态之都。“青创十条”提出,北京将筹集一批青年公寓,加大青年人才住房支持力度,制定实施青年公寓试点方案并逐步扩大覆盖范围。鼓励各区利用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市管企业商办用房等房源,筹集3万套左右交通便利、配套完善的青年人才公寓,定向给予租金减免或补贴。根据“青创十条”,北京将全力为初创企业“减负增能”,计划盘活科技园区、商务楼宇及市管企业、集体经济老旧厂房等闲置空间资源,在全市范围内推出一批创业空间,免费或低价为青年人才初创企业提供300万平方米办公空间,升级打造成本更低、要素更全、更加专业、更加开放的公共服务平台。“青创十条”提出,北京将建设一批育人基地,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机器人等重点领域打造产教融合基地,让青年人才在实际环境中“真刀真枪”历练成长。计划为青年人才初创企业配备3000名专属服务管家,采取“一对一”“直通车”方式提供政策咨询、业务办理、政府事务等服务。
北京:怀柔发布十条新措施,为青年人才提供住房等方面支持
近日,北京市怀柔区发布《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若干措施》(即“雁栖青创无忧十条”),围绕居住、创业、社交等方面,聚力打造“高品质、低成本、懂人才、优服务、有温度”的青年人才生态,以开放姿态吸引青年才俊潜心创业、安心发展。“雁栖青创无忧十条”重点支持毕业高校世界排名靠前,与怀柔区创新主体签订劳动合同或在怀创业,行业领域符合怀柔科学城五大科学方向或战略先导产业、新兴主导产业、未来产业发展格局的35岁以下青年人才。创业赋能上,政策打通“国之重器”资源通道——怀柔科学城37个科技设施平台中,16个已建成平台向青年人才开放共享,46个技术验证、中试熟化平台预留免费使用时间,助力科研攻关。青年创业团队可获最高1000平方米、3年免费的研发办公空间,叠加最高500万元个人信贷与5000万元企业信贷的金融支持。安居保障同步升级,构建“一张床、一间房”体系:求职可享7天免费住宿,就业创业提供3个月免费周转房,稳定发展者还能获50%租金补贴长达3年。雁栖国际社区等载体已形成“科学家群落”,为跨领域科技合作奠定基础。此外,政策搭建高端学术交流桥梁,开放国际会议资源,通过“大咖面对面”等活动链接诺奖得主、两院院士等顶尖智力资源。“雁栖卡”及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实现政策“免申即享”,人才服务“一站办结”。
四川:成都出台吸引集聚人才十条措施
近日,成都市围绕吸引集聚人才出台十条措施,紧扣城市战略、产业发展和用人单位需要,围绕构筑一流人才发展价值生态,聚焦加强人才创新创业资金支撑、大力引育顶尖人才及团队、吸引汇聚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推动产业人才向园区集聚、鲜明人才实绩和成果评价导向、推动校院企地人才流动共享、促进科技成果供需对接、强化创新创业场景供给、优化人才服务保障等方面,提出59项举措。
各地人才信息动态
上海:“海聚英才”总决赛海外项目逾八成
10月17日,“国投科创杯”第五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大零号湾科创大厦正式启动。两天时间内,经过层层选拔晋级总决赛的154个优质项目,将在全新启用的“海聚英才”创业城展开巅峰对决,助力上海集聚高层次创业人才,进一步加快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今年3月大赛开启全球招募后,初赛在海内外30个分赛区火热进行。数据显示,本届大赛共有来自全球各地的14723个项目参赛,较去年增长约22%,其中914个项目进入复赛,最终六大赛道154个项目晋级总决赛。本届大赛海外赛场数约占三分之二,最终进入总决赛的项目中有124个为海外项目,占比超80%。
上海:黄浦人才周启动
10月14日,第四届“门楣之光·黄浦人才周”在外滩启动。今年,黄浦人才周创新升级,聚焦双FTC(金融科技、内容创作)融合联动,采取“1+6+X”形式,举办1场启动仪式、6场专题活动和一系列特色活动,构建“聚势能、聚智慧、聚项目、聚人心”的全方位、多层次人才工作展示与交流平台。现场,向在金融、专业服务、商贸旅游、科技创新、创业、教育、卫生健康、文化和体育、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高技能等10个平台中脱颖而出的新一届42名门楣之光·黄浦领军人才和30名门楣之光·黄浦青年英才颁奖。会上,新一批黄浦区人才公寓在活动中集中挂牌,黄浦区青年人才发展白皮书发布,门楣之光·黄浦区青年创新创业人才集聚行动启动,黄浦区“十五五”人才工作六大重点行动发布。
北京:HICOOL 2025全球创业者峰会开幕 构建全球合作新版图
HICOOL 2025全球创业者峰会10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办,以“打造全球创新创业生态之都”为主题,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创人士、投资机构与高科技创新企业,打造展示、链接与共创的“生态雨林”。在HICOOL平台,前沿科技成果集中亮相。HICOOL 2025全球创业大赛期间,200个获奖项目从上万个创业项目中脱颖而出,涵盖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脑机接口等领域。硬科技产品涌现背后,HICOOL“国际化+本地化”结合的价值日益凸显。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HICOOL将全球创业者、投资人、产业链资源汇聚同一平台,通过“大赛选人、管家服务、商学院加速、产业园落地、基金赋能、数字化平台对接”等全链条服务,将分散的创新资源整合为一张完整的“生态图谱”。得益于此,HICOOL六年来累计吸引全球167个国家和地区的3.4万个创业项目、4.5万名创业人才参赛,孕育出1家上市公司、16家独角兽企业和197家“专精特新”企业,赛后新融资额超过500亿元。
北京:“广聚英才·智汇中华”2025留学生人才大会举行
10月17日,“广聚英才·智汇中华”2025留学生人才大会在北京欧美同学会会址举行。本届大会以“广聚英才·智汇中华”为主题,旨在发挥留学人才在助推“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着力搭建高层次开放创新平台。大会设置了主题演讲、圆桌论坛、参观见学等环节,来自航空航天、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的院士、知名专家学者、海归企业家、留学人才代表约140人汇聚一堂,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留学人员的智慧和力量。
北京:首届北京人才山地徒步大会举行
10月18日,以“京才同行 遇见未来”为主题的首届北京人才山地徒步大会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启幕。徒步大会精心设计的“秋思·7公里京西古道线”,串联京西古道、马致远故居等文化地标,融合设置多元人才集市、徒步护照打卡、沉浸式文化体验等互动场景,让参与者身临其境感受“古道西风瘦马”的意境。作为本次徒步大会的亮点之一,集结区打造的沉浸式“人才集市”,汇聚科技、非遗与美食等多元内容,成为展现北京创新动能与服务温度的微缩窗口。本次活动汇聚了来自全市高新产业、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领域的优秀人才代表以及国际人才代表1300余人,为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人才搭建了深度沟通与交流的平台。
辽宁:2025东北亚(沈阳)人才大会将携千企万岗引英才
10月15日,2025东北亚(沈阳)人才交流大会暨“百智百企”沈阳行活动新闻发布会举行。会上宣布,2025东北亚(沈阳)人才交流大会暨“百智百企”沈阳行活动将于10月26日在辽宁省沈阳市举办。此次大会将突出全球资源要素配置、区域科技创新策源、国际经贸交流等功能,进一步深化沈阳都市圈与大连、长春、哈尔滨、呼和浩特等城市的人才一体化合作,促进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深度融合,重点开展国际经贸合作、国内外人才交流、大学生就业创业等系列活动。会上发布了大会人才交流活动和岗位需求信息。截至目前已征集到1272家单位的6.1万个岗位需求,预计最终征集企业1977家,招聘岗位8.2万个。活动现场有730家企业诚揽英才,线下招聘规模为历届之最。
京津冀:2025年京津冀留学回国人才智力交流暨“海外英才雄安行”活动即将启幕
2025年京津冀留学回国人才智力交流暨“海外英才雄安行”活动,将于10月25日在雄安新区启幕,活动主题为“‘留’在京津冀 同心创未来”。本次活动设有三大核心版块:京津冀留学回国人才专项招聘暨“海聚燕赵”第三届河北省留学人员交流活动、雄才杯”留学人才专场创新创业项目路演和“海外英才雄安行”活动。活动将组织100家以上用人单位参会,发布就业岗位超1000个,同步开展直播带岗;10月25日至11月24日,河北招聘网将开启线上招聘,汇聚京津冀及雄安150家以上用人单位,释放岗位超2000个,同时提供政策宣传、项目展示、求职面试等服务。
粤港澳: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质量发展大会启幕
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质量发展大会将于10月22日至25日在澳门威尼斯人金光会展正式启幕。大会与第30届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同地同期举办,以“登高望远、海纳百川、锐意进取,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为核心主题,预计吸引超2000名海内外嘉宾参会参展。大会将集中展示大湾区人才政策红利、重点产业布局及前沿科创成果,面向海内外人才免费开放。其中,广东展区成为核心亮点,围绕“人才、产业、文化”三大维度,生动诠释“才兴产业、产业聚才、文化留才”的发展实践。现场不仅陈列众擎人形机器人PM01、莫界科技极致轻量型AI+AR眼镜等“硬核”科创产品,还特设潮汕工夫茶艺、面塑英歌舞、新会葵艺、端砚制作、莞香非遗体验区,让参会人才直观领略广东的创新活力与深厚人文底蕴。10月22日至24日,广州、深圳、珠海、湛江、肇庆5市及四大合作平台共16家单位组建宣讲团,在人才博览展现场开展专场政策宣讲,内容涵盖人才扶持措施、创新平台建设、创业服务保障及企业招聘培养计划,助力人才一站式洞悉广东各地发展机遇与引才诚意。与此同时,广东将开展粤澳青年创业项目双向推介会,将深化粤澳两地创业资源互通共享,为青年创业者搭建精准的项目对接桥梁,推动两地创业生态协同发展。
招募信息
四川:5654个博士(后)岗位虚位以待 四川面向海内外招引人才
10月16日,首届“博聚天府·共创未来”博士(后)招引活动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面向海内外应往届博士毕业生、拟出站或已出站博士后,其他有意愿来川发展的留学回国人才及海外留学人才发出招引。需求显示,全省127家用人单位共提供招聘需求5654个,其中:博士后招引进站需求2845个,出站博士后、博士引进需求2809个。招引进站需求中,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16家,提供需求2422个;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或创新实践基地的单位74家,提供需求423个。招收范围覆盖全省14个市,涵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国有企业、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等单位,涉及工学、理学等13个学科门类、90余个一级学科,覆盖医药健康、高端能源装备、人工智能、文化旅游、低空经济、新能源等重点产业。本次发布的需求岗位薪酬待遇优厚。最高年薪达150万元,年薪30万元以上的岗位占比达76%(以最高薪计算)。一些单位还提供专项科研经费、科研成果奖励、一次性安家费等配套支持。揭榜领题项目最高计划投入经费达1200万元。
综合自:中国新闻网、科技日报、北京日报客户端、成都日报、解放日报、人民网、北青网、光明网、河北人社、羊城派、四川新闻网。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