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 正文
人才资讯速递(第188期)| 天津滨海新区发布“创业二十条”;河北秦皇岛海港区出台6条人才支撑措施助力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南京国际博览中心本月迎来“人才盛宴”
发布时间: 来源: 神州学人

  AI导读:

  “金九银十”秋招季,各地纷纷推出引才实招招揽人才。宏观层面,两部门提出到2027年能源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体系初步构建;地方层面,京津冀、成渝、长三角竞相升级人才政策。《北京市新质生产力人力资源开发目录(2025年版)》发布,首次新增技术技能人才专业评价指引目录,河北秦皇岛海港区“一事一议”最高支持1000万元引进机器人顶尖人才,天津滨海新区推出“创业20条”和“创业险”兜底初创风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需求目录发布,摸清1.5万条紧缺岗位,福建厦门通过向海内外宣传推介25个留学人才项目。此外,9月人才招聘、申报信息不断,陕西、四川、甘肃同步启动省级人才计划,分别聚焦三秦英才、天府峨眉和科技人才计划项目招揽人才,黑龙江“人才周”把专场招聘会开进北京、济南等五大城市。9月20日,南京留交会将一次性释放超过1.8万个岗位,以“区域协同+产业引才”新模式广纳贤才。


宏观动态

  两部门:到2027年能源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体系初步构建

  9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到,到2027年,能源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体系初步构建,算力与电力协同发展根基不断夯实,人工智能赋能能源核心技术取得显著突破,应用更加广泛深入。在保障措施方面,实施意见提到,完善人才培育生态。鼓励能源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人工智能+”能源人才培养基地,以行业需求为导向设计跨学科课程体系,重点培养具备能源系统知识、人工智能算法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产教协同增加复合型人才供给。


各地人才新政

  河北:秦皇岛海港区出台6条人才支撑措施助力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

  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出台推动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突破发展人才支撑6条措施,围绕人才引进、培养、激励等关键环节,面向全社会引才聚智,助力海港区打造京津冀地区机器人领域人才新高地和创新策源地。该区提出,对掌握国际前沿技术、能够推动海港区机器人产业发展,给关键技术带来重大突破的海内外顶尖人才及团队,将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个性化支持,支持资金最高可达1000万元。实施青年人才汇聚计划,对青年人才提供“保姆式”保障,连续5年每月给予2000元至3000元安家补助。在海港区购买首套房的,补贴10万元至20万元。鼓励在读硕士、博士参与企业研发,按贡献程度可每月获得工作扶持,提前与企业签约,还可全额报销学费。企业引才直接奖励,全面激活引才主体积极性。该区明确,企业每引进一名国家级、省级领军人才,最高奖励30万元;每引进一名博士、硕士等专业人才,最高奖励1万元,充分激发企业自主引才动力。此次海港区出台的政策措施,覆盖人才工作生活全周期,如配偶就业优先推荐、“医疗绿色通道+免费健康体检”等,实现人才“落地无忧、发展有力”。

  天津:滨海新区发布“创业20条” 构建全生态创业扶持机制

  近日,滨海新区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制定印发《滨海新区关于提升创业质量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若干措施》,围绕“创业政策、创业服务、创业孵化、创业活动”四创联动支持体系,聚焦创业者全生命周期需求,从金融支持、重点群体帮扶、人才队伍建设、平台搭建、服务优化等多方面打出政策“组合拳”,着力构建“全过程、全方位、全周期、全生态”的创业扶持机制。在金融支持方面,“滨城创业20条”不仅降低了创业担保贷款申请门槛,提高个人和小微企业贷款额度,还创新探索“创业险”产品,为初创企业筑牢风险屏障。“滨城创业20条”突出“滨城特色”,推动科技赋能创业服务。通过打造“创业全过程”信息系统,实现政策匹配、融资对接、孵化入驻等“一网通办”,提升服务智能化水平。同时,支持建设创业导师工作室、开展创业大赛、推动跨境孵化协同等举措,进一步拓宽创业资源的广度和深度。


各地人才信息动态

  北京:发布《北京市新质生产力人力资源开发目录(2025年版)》 首次新增技术技能人才专业评价指引目录

  9月12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2025年服贸会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融合与创新发展大会上发布《北京市新质生产力人力资源开发目录(2025年版)》,这是北京市连续第六年编制发布人力资源开发目录,有效发挥了人力资源市场“晴雨表”作用。2025版目录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更加突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医药健康等人才发展需求,畅通技术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分析人力资源市场1330万条岗位信息,力求真实、客观反映“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2025版目录首次新增了技术技能人才专业评价指引目录,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集成电路、低空技术、汽车、智能制造与装备、科技服务、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医药健康、文化创意、文物博物等12个产业,鼓励技术技能人才根据自身职业规划、技术技能特长和岗位需求,自主选择职称评价或技能等级认定,为人才提供多元化的职业发展路径。

  四川: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需求目录发布

  近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需求目录(2025)》在四川省政府主办的首届海外高新科技人才交流合作周人力资源国际合作对接会上发布。据介绍,目录聚焦四川电子信息等6大优势产业、人工智能等15条重点产业链和重庆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等,重点调查2132家用人单位和126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人才数据,摸清1.5万条人才需求情况,汇总临床和口腔医师、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等194类当前市场急需紧缺职业岗位,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的重点项目。自2021年以来,目录连续每年发布,对引导各类人才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领域集聚,更好支撑“一极一源、两中心两基地”建设大局发挥了积极作用。

  福建:留学人才暨高层次人才项目交流对接活动在厦门举行

  近日,厦门市举行留学人才暨高层次人才项目交流对接活动。本次活动是厦门市助力留学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举措,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领域,通过投洽会这一国际平台向海内外宣传推介25个留学人才项目,线上线下相结合介绍留学人才创业企业项目和产品,为人才创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活动汇集政府机构、投资机构、金融机构、创业园区和留学创业人才等多方力量,打造政银企协同服务人才创业发展的新模式。经过前期精心筛选,本次活动共推选出7个具有代表性的创业项目进行现场路演推介。项目负责人中85%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多数为博士学历,多人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省百人计划、市双百计划。路演项目涵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

  黑龙江:2025年度“黑龙江人才周”引才活动启动

  为积极落实《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等关于开展“黑龙江人才周”活动工作部署,聚焦服务黑龙江省“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急需,实现精准引才,中共黑龙江省委组织部、黑龙江省教育厅、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开展的“振兴龙江 邀您同行”2025年度“黑龙江人才周”引才活动9月11日启动。2025年度“黑龙江人才周”引才活动分别在哈尔滨、北京、济南、兰州和成都等城市举办“黑龙江人才周”专场招聘会。

  江西:首届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落幕

  9月10日至11日,江西省首届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南昌举行。大赛吸引了大量优质项目和高水平人才参与。在7543个报名项目中,参赛项目来源多元、覆盖广泛,涵盖省内项目4032个、省外项目3511个、中国港澳台以及国外项目65个。从参赛主体来看,人才结构层次较高,高级职称人员共935人,占总人数的12.4%;研究生学历者达2527人,占比33.5%。参赛企业阵容整体实力强劲,3224家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有1490家,占比46.22%;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34家,占比32.07%;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62家,占比11.23%。下一步,江西将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完善“引育用留”全链条服务体系,为各类人才搭建更广阔的创新创业舞台。


招聘申报信息

  江苏:南京国际博览中心本月迎来“人才盛宴”

  9月20日,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将迎来一场盛大的“人才盛宴”。南京市政府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第十七届中国留学人员南京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和青年人才交流招聘会首次联合举办,1200多家单位将现场提供超2万个岗位。大会聚焦南京“4266”产业体系人才需求,将高层次海外人才引进与高质量充分就业紧密结合,突出“人才+产业”深度融合。青年人才交流(招聘)会在岗位筹集过程中,立足南京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通信四大攻坚产业发展需求,参与企业有国企23家、金融服务机构36家、新引进企业16家、航运企业40家,让本次招聘会成为引聚青年人才的“强磁场”。本次招聘会岗位质量显著提升。数据显示,月薪1万元以上岗位占比达27%,博士后岗位超过1000个。招聘单位汇集了华为、中兴、阿里、小米等龙头企业,中电五十五所、紫金山实验室等百家博站单位。岗位覆盖制造、金融、电力、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为不同专业背景的人才提供丰富选择。江苏远洋、华江海运等40家航运企业也将集体亮相,释放出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信号。

  陕西:2025年省级人才计划申报推荐工作启动

  近日,陕西省2025年省级人才计划申报推荐工作启动,申报范围包括三秦英才引进计划和三秦英才特殊支持计划。其中,三秦英才引进计划拟引进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哲学社会科学与文化艺术等领域高层次人才,申报项目包括顶尖人才和创新团队项目、创新人才项目、文化艺术人才项目、外国专家项目、青年项目、区域人才项目(秦创原)、区域人才项目(西安市以外)、优秀青年工程技术人才项目;三秦英才特殊支持计划拟遴选支持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区域发展人才、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申报项目包括杰出人才项目、领军人才项目、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区域发展人才项目、卓越技术技能人才项目、创新创业团队项目。此外,申报人不得通过多个平台渠道同时申报人才项目。申报截止时间为10月15日。

  四川:2025年“天府峨眉计划”申报工作启动 将遴选引进支持350名左右高层次人才

  近日,2025年“天府峨眉计划”申报工作已正式启动,将遴选引进支持350名左右高层次人才和20个左右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有关决策部署,今年“天府峨眉计划”按顶尖、领军和青年三个层次,分前置改革项目和常规项目实施,下放部分项目自主评审指标,新增非共识人才申报渠道,加大向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倾斜力度,兼顾有关行业、乡村振兴一线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更好地强化四川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甘肃:省科技人才计划项目申报工作启动

  近日,2026年甘肃省科技人才计划项目申报工作正式启动。该计划设立首席科学家专项与科技领军人才专项,总资助力度大、针对性强,旨在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夯实人才根基。首席科学家专项重点支持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生物育种、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等相关领域。该专项拟支持项目5个左右,执行期限2至3年,每项资助额度为200万元至300万元。科技领军人才专项聚焦国家战略和甘肃省“14+1”重点产业链,执行期限与首席科学家专项一致,为2至3年,每项定额资助200万元。该专项采取定向组织申报方式,重点支持符合相关政策的高端人才项目获得者,且明确要求项目团队中45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比例不低于50%,以此加强青年科技人才梯队建设。


  信息综合自央广网、人民网、陕西人才微信公众号、中国新闻网、四川日报、河北日报、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厦门日报、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等。

责任编辑:刘晓璇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