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学人网讯(记者杨匀) 8月21日,在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会指导下,由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主办的“与青年对话 与中国同行”外国专家圆桌对话会在国家(中关村)火炬科创学院举行。作为2025北京国际人才嘉年华的一项重要活动,本次外国专家圆桌对话会邀请了5位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担任主讲嘉宾,讲述他们与中国同向同行的生动故事,并结合各自专业领域向国际青年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人社部外国专家服务司、人社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市人才工作局、北京科技人才发展中心等相关单位代表出席活动,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与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的60余位国际青年代表参加。
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虎翼雄在开场致辞中表示,北京作为中国首都,教育科技优势明显,创新资源卓越,一直以来都是国际人才、外国专家的聚集地。参加活动的各位外国专家在各自专业领域都取得了突出成绩,更为搭建融通中外的桥梁做出了杰出贡献。希望通过各位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的外国专家的分享,让青年人才尤其是外籍青年人才更好地找到在北京、在中国施展才华的方向和舞台。
在“专家见解”环节,5位外国专家分享了他们在中国的所见、所做、所感。中央民族大学教授Mark Levine用动人的音乐和文字,二十年如一日地搭建沟通之桥,让世界认识了更加真实、立体的中国。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Francesco Faiola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前沿技术结合,建立起国际领先的干细胞毒理学平台,在充满烟火气的北京胡同里孕育世界级的科研成果。北京化工大学教授David Evans以其充满趣味的科普实验,把化学变成孩子们可知可感的快乐,点燃了无数中国青少年的科学梦想。北京科技大学教授Alberto Conejo在绿色冶金领域的卓越贡献,不仅助力中国的“双碳”目标,更推动了中墨科技合作不断深入。中国日报社高级记者Erik Nilsson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中国的发展奇迹,传递坚韧温暖的故事,让世界更好地理解这片土地上的奋斗与成就。
在“北京机遇”环节,各相关单位代表介绍北京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拓展国际青年发展空间的一系列政策和服务举措。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代表系统介绍了面向外籍人才在引、育、留、用等方面的集成式服务,为外籍人才提供政务、事业发展、生活融入的有力支撑;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协会代表重点推介了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暨创业大赛的平台与全方位的落地支持;德勤中国代表则从全球城市比较视角,解析了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为全球人才提供的国际化服务。
活动的“青年之问”环节气氛热烈,国际青年代表积极向各位外国专家提问,从行业趋势到成长困惑,从跨文化协作到创新实践,思想的火花在互动交流中迸发。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硕士研究生Perez Coca Erik Edilson围绕工作生活场景下如何适应文化差异进行提问,David Evans教授热情回应并分享了职业生涯中的经验与感受。从“你好”“谢谢”等快速拉进距离的寒暄,到深层次的职业发展建议,这场对话不仅是观点的交流,更是情感的共鸣、友谊的开端。各位外籍专家历经时间沉淀的智慧,为青年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的“指南针”,未来也将在国际青年跨文化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人社部外国专家服务司、人社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市人才工作局、北京科技人才发展中心等相关单位代表在活动交流环节,围绕进一步优化外国专家服务、搭建平台促进外国专家作用发挥、以及为国际青年人才在京发展提供广阔机遇等进行了发言。(供图/北京海外学人中心)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