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 正文
相约留学中国 孕育友谊之花
记2025年瑞典赴华留学生欢送会暨“留学中国”校友分享活动
发布时间: 来源: 神州学人

  神州学人网讯 盛夏的斯德哥尔摩,阳光明媚,微风轻拂。8月5日下午,110余名怀揣“留学中国”梦想的当地青年齐聚中国驻瑞典使馆,参加2025年赴华留学生欢送会暨“留学中国”校友分享活动。

礼遇新程·殷切寄语

  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在致辞时对到场的瑞典学生和留华校友表示热烈欢迎,并为本年度中国政府奖学金获奖者颁奖。他指出,当今中国正迈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掌握中文、了解中国的国际人才将更具竞争力。中国拥有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资源,选择“留学中国”就是选择优质教育平台、完善科研条件和广阔成长空间。希望同学们成为中瑞友谊的桥梁、中欧合作的纽带、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青年使者。

  崔爱民致辞并为中国政府奖学金获奖学生颁奖

  来自瑞典南拉丁高中的杜阳同学作为中国政府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发言。她回顾了自己学习中文的经历,通过参加“汉语桥”比赛逐渐了解中国,并最终选择前往北京师范大学留学。她说:“如果想学好中文,就要去中国。”

杜阳作为奖学金获奖代表发言

校友故事·启路明灯

  校友分享环节,多位留华校友、赴华留学及参加暑假交流项目的学生,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中国的学习生活。

  瑞典SDG集团首席执行官安大伟结合自己在中国留学、工作和创业的经历,指出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日益多元,希望同学们努力成长为“中文+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安大伟分享在华留学、工作与创业的经历

  正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学习的硕士生胜羽,为留华新生提供了关于支付、通讯、出行、报到等实用建议,并坦言,虽然留学之路会遇到挑战,但收获的远不止知识,更有来自中国朋友的热情与善意。

胜羽向赴华新生分享实用留学建议

  曾在中央美术学院进修的袁月,讲述了她在中国的艺术学习与艺术创作经历,分享了学习中国画的感受和自己感知到的中西方艺术差异。她展示的幻灯片中,色彩斑斓的画布与中国各地的秀丽风景相映成趣,让观众沉浸在艺术与文化的交织中。

袁月讲述在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学习与艺术创作经历

  来自国王岛高中的丹特同学,曾先后参加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举办的“YES”项目和上海交通大学“汉语桥”瑞典学生来华夏令营。通过参与项目,他不仅感受到中国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也体会到了中国高等学府的独特魅力。

丹特分享在广州与上海短期交流的精彩瞬间

  正在中国留学的安利永同学提出了关于建立瑞典留华学生与校友网络的倡议,获得了在场来宾的积极响应。

利永提出关于建立瑞典留华学生与校友网络的倡议

  此外,驻瑞典使馆负责教育事务的参赞黄立琼和相关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赴华留学注意事项以及奖学金申请信息。

黄立琼详细介绍了赴华留学注意事项以及奖学金申请信息

交流体验·双向奔赴

  讲座结束后,校友问答环节与中国文化体验活动同步开启。校友们一对一耐心回答关于在中国的学习、生活、美食、购物等各类问题。书法台前,学生们小心执笔蘸墨,感受汉字的韵味;汉服试穿点则成为拍照打卡的热门地点,试穿者在镜头前旋转、微笑,仿佛提前置身于中国的节日街巷。

现场学生在书法体验区感受汉字的魅力

现场学生体验编钟的旋律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欢送会,更是一场跨越国界的心灵相约。对已经毕业的的留华校友来说,这是精神的回归,而对于将赴华留学的瑞典学生来说,则是出发的序曲。在他们的行囊中,不仅有飞往中国的机票与录取通知书,还有彼此的祝福与对未来的憧憬。这份跨越山海的情谊,必将在中国和瑞典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绽放出最绚烂的友谊之花。(供稿/驻瑞典使馆)

责任编辑:贾文颖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