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学人网讯 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指导下,由北美中国学生艺术学者联合总会(以下简称“总会”)主办,美国东部及中部地区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以下简称“美东中学联”)承办,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及顺义区人才工作局等单位支持的“2025在美留学人员暑期践学·北京站”于7月28日至8月1日举行。
作为2025年在美留学人员暑期践学活动的收官之站,北京站在内容策划、资源链接、实践场景等方面精心设计,充分体现了“多元融合、产学互动、精准对接”的独特优势。北京站作为第14届“海外英才北京行”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顺义区、丰台区、雄安新区为重点承载区域,吸引了以美国为主的35位学联代表及海外青年才俊齐聚京华,实地走访首都重点企业、园区与文化场馆,深入了解北京的发展脉动、科技创新与人才生态。
开幕启航:人才对接“新平台”正式启动
7月29日上午,北京站启动仪式在GNIS国际人才会客厅拉开帷幕。活动现场播放了顺义区宣传片,全面展示该区优越的营商环境与国际化人才服务体系。HICOOL全球创业大赛、海外人才引进扶持政策、“国际人才社区”等资源平台的集中推介,北京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市人才工作局副局长贺泳江,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虎翼雄,北京市顺义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仪涛等领导的出席,让与会代表感受到首都对全球英才的高度重视。
活动期间,数位优秀归国人才代表上台分享了自己的求职、创业经历。他们讲述在自己在北京实现职业抱负的故事,真实展现了首都强劲的科创动能与包容的人才环境。
活动中,“留学人才回国服务示范区——海外学联服务站”正式揭牌,标志着海外学联组织参与回国人才服务工作取得重要进展。该示范区由教育部和北京市委于2022年共同提出。开幕式上,总会和美东中学联联合北京海外学人中心、顺义区发起成立面向美国地区的海外学联服务站,同步启动"海外英才北京行夏季专场"活动,展现北京扩大高层次人才引进、促进中外青年交流的决心。
沉浸体验:从“顺义制造”到“文化北京”
作为践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会组织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企业和文化参访。7月29日下午,代表团首先走进牛栏山二锅头博物馆,探索这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历史演变与文化积淀,了解到其在传统酿造工艺中蕴含的科技力量。
在雅昌文化艺术中心,大家沉浸式体验了艺术印刷、数字化保存与艺术教育融合的全过程。现场展示的印艺作品和技术平台,让同学们对文化科技产业的发展趋势有了直观认知。
随后,代表团参观了理想汽车北京工厂,深入了解其智能制造生产流程与新能源技术布局。座谈环节中,企业代表详细介绍了针对海外人才的引进机制、技术岗位开放政策以及海外归国发展的通道,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对“顺义制造”的浓厚兴趣与向往。
在罗红摄影艺术馆的参访中,代表团沉浸在“镜头中的自然与人文之美”中。罗红先生的摄影作品跨越五大洲,以镜头记录生命、自然与情感,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同学。他的创作理念“爱与美”的传递,也激发了大家对艺术、人文与社会责任的深入思考。这不仅是一场艺术参观,更是一场心灵与价值观的洗礼。
精准对接:海归与企业“双向奔赴”
在本次践学活动中,代表团先后走访了北京天玛智控与北京汽车集团,重点围绕工业控制系统、智能制造设备、自动驾驶技术等领域开展深入调研。代表们与企业高管就技术协作、实习岗位、未来就业方向等话题进行了广泛交流,现场气氛热烈,成果丰硕。
顺义专场双选洽谈会作为活动亮点,吸引了华江集团、宝洁公司、燕京啤酒等30余家知名企业参与,涵盖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绿色能源、文创科技等领域。留学生与企业代表深入交流,部分优秀人才现场获得面试机会,充分体现了北京对国际化高层次人才的强劲吸引力。
探索前沿:从创业孵化到智慧新城
7月31日,代表团走进中关村丰台园与雄安新区,近距离触摸未来科技与新城建设的脉搏。
在丰台中关村园,代表团前往花乡青旅科创园,走访了玉泉营小米谷仓孵化器、容积视觉科技、奇点汇能等高成长科技企业,了解从创业孵化到商业化落地的完整生态链。企业负责人与同学们深入交流了初创企业的融资机制、人才需求以及国际人才对接的合作机会。
在雄安新区,城市规划展示中心与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点园区展现了新区在智慧城市、绿色建筑、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顶层设计与落地路径。多位代表表示,希望将这里作为未来就业或创业的潜在选择,并愿意将所见所思带回海外,让更多人了解“雄安模式”的现实意义。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曾福林,雄安新区党群工作部副部长张宝宝等领导对代表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与代表们展开座谈交流。
思维碰撞:AI赋能下的文化传承与产业革新
8月1日上午,春晖创新大讲堂——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专场”在中关村国际人才服务功能区顺利举办。活动在教育部留服媒体平台同步直播。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李晓哲,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曾福林等领导出席活动,本场活动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创新创业处处长王怡伟主持。
本次讲堂以“当AI琴音碰撞产业生态”为主题,邀请了两位跨领域专家带来深度分享。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副教授魏冰以“AI释谱:技术赋能传统音乐的未来”为题,讲述其带领团队研发的古琴减字谱数字化平台如何将AI与非遗文化深度融合,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在科技语境下的再生与传播。
随后,智谱生态战略副总裁张巧玲系统梳理了当前AI产业生态布局及未来趋势,围绕智谱“Z计划”分享了大量资源对接与就业创业通道的实操经验,她呼吁青年抓住确定性机遇,建议创业者明确应用场景需求,善用AI技术工具实现创意构想。
下午,代表团赴中国欧美同学会总会参观百年历史回顾展。展览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学长事迹,展现了留学人员矢志报国的光荣传统。观展侯,代表们纷纷表示:"站在新时代起点,我们更应传承前辈精神,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用所学所长报效祖国。"
寄语厚望:从“看中国”到“懂中国”
本次“在美留学人员暑期践学北京站”活动,是总会与美东中学联在2025年度践学框架下的重要一站。在为期五天的行程中,代表们不仅感受到北京“引才聚才”的制度设计,也实地探访了城市发展的“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在活动结束之际,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宣传联络部部长关长海、顺义区人才工作局局长徐浩等领导共同出席欢送交流会。关长海部长表示:“北京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欢迎全球英才,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到北京的发展机遇和人才政策。”徐浩局长强调:“顺义不仅是首都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更是青年人才施展才华的沃土,我们期待与大家携手共创未来。”
同时,总会及美东中学联在北京顺义圆满召开了“2025在美留学人员践学活动分享交流会暨总会及美东中学联上半年度工作总结会”。会上,全体参会代表共同回顾践学行程成果,学联骨干梳理学联发展路径,凝聚集体共识。
中国驻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沈雪松致辞,对本次暑期践学活动给予高度肯定。她指出:“践学活动不仅是‘看中国’,更是‘懂中国’;不仅是‘走回来’,更是‘留下来’。希望大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带着智慧才干,用知识与行动诠释‘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初心。”同时,沈雪松对总会与美东中学联上半年在“人才引进、专业交流、赛事对接、文化互鉴”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勉励大家“让世界更懂中国”。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