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 正文
人才资讯速递(第179期)| 江苏三大科创盛会在苏州启幕;天津出台24条措施加力支持创业投资;上海虹口启动2025年第二批国际顶尖人才资金申报工作
发布时间: 来源: 神州学人

  AI导读:

  连日来,各地引才实招频出。四川绵阳科技城新区以“双万引才聚智行动”推出多重福利,对五年内毕业生创业给予1.5万元补贴、最高600万元贴息贷款及场租减免;江苏苏州同步启动三大科创盛会,发布54.12亿元“揭榜挂帅”榜单、百亿人才基金及AI+服务平台,并将于7月19日举办夏季人才招聘会;福建厦门“人才服务月”聚焦“AI产业人才8条”,最高15万元奖金+省市“双百计划”支持全球项目落地;广东深圳携手华为共建全球数智人才基地,依托400万名技能人才优势打造终身培训生态链;黑龙江哈尔滨新建15个市级人才梯队,每年最高4万元经费并上浮50%激励青年;浙江义乌已为3716名外籍商人认定人才并分级发放2至5年工作许可。政策方面,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人才十条2.0”划分五类人才,最高给予20万元奖励叠加免租公寓;江苏南通江海英才创业周发布AI与归国人才“双通”新政;天津24条创投措施允许财政出资80%并5日内完成注册;广西18条创业新政将个人和小微贷款提至30万、400万元并有贴息福利;山东青岛20条新政最高500万元资助和30万元购房补贴打造全周期生态。此外,上海虹口启动2025年第二批国际顶尖人才资金申报,面向全球招募顶尖人才和优秀人才。


各地人才信息动态

  四川:绵阳科技城新区推九重福利引聚青年人才

  7月7日,绵阳科技城新区举办“双万引才聚智行动—青年人才日” 主题活动。对10名科技城人才之星进行授牌奖励,并为加入科技城新区的青年人才量身定制“梦想助推器”,发布青年就业创业政策“大礼包”。青年就业创业政策“大礼包”包括,为青年提供创业“启动燃料”,离校5年内高校毕业生,首次在新区创业,自登记注册之日起,正常运营18个月以上,最高可获15000元创业补贴叠加个人最高5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如果创办了企业,最高还可以申请600万元的小微企业贷款,政府财政给予贷款实际利率50%的贴息,让青年的创业梦想照进现实。在新区首次创业,自主租用经营场地并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5年内高校毕业生,可申请1万元的一次性场租补贴。如果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创业孵化载体,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免费场地,可给予最高30万元的经费支持,让正在创业的青年拥有办公室、实验室、工作室不再“压力山大”。

  江苏:三大科创盛会在苏州启幕 共筑人才创新生态

  7月10日,以“汇聚全球智慧 打造创业天堂”为主题的2025高校技术转移转化大会暨第二届苏州国际科创大会、第十七届国际精英创业周系列活动在苏州启幕。现场发布10个江苏区域中心成果转化重大案例,以及《关于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系统梳理15条支持政策,并发布2025苏州十大产业科技成果及十大提名成果。项目对接方面,举办“赢在苏州·创赢未来”创新创业系列赛事,面向全球发布“揭榜挂帅”关键技术需求榜单,共涉45项需求,并给予54.12亿元的投入总额和最高1000万元的项目资助。人才服务方面,苏州发布“百亿人才基金”“重大产业发展基金”,设立李政道教育与科学基金会,并成立江苏省纳米新材料人才集聚区。本届国际精英创业周围绕“三个聚焦”深化布局:聚焦“三百工程”(百万人才新增计划、百校千企联盟、百亿人才基金),发布全流程智能招聘、人才政策智能匹配、人才综合服务3个AI+服务平台,提升政策触达效率;聚焦“1030”产业领域,征集超2000个人才项目,涵盖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经300余家载体对接推动产才融合;聚焦特色活动,举办5项主题活动和5项专项活动,各县级市(区)围绕优势产业开展实地考察。

  江苏:南通重磅发布两项人才新政 第十五届江海英才创业周开幕

  7月12日,第十五届江海英才创业周在南通国际会议中心开幕。115名国内外知名专家与500多名业界精英、青年人才、名优企业代表等相聚紫琅湖畔,共赴创新创业嘉年华。开幕式上,《南通市支持人工智能领域人才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南通市支持归国人才创新创业若干措施》发布,第四届江海英才创新创业大赛落户项目签约,2025年江海英才市级引进专项资助项目集中展示,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南通市人民政府签署《关于联合举办中国研究生智能建造创新大赛协议》。

  福建:2025厦门人才服务月启动

  7月10日,“2025厦门人才服务月”正式启动,约200位海内外院士专家、重点企业、研发机构及名校博士生代表参与了启动仪式。现场,重磅发布的厦门“AI产业人才8条”,围绕人才引进、培育、评价和使用等方面,强化对产业人才的全面支撑。如,支持专家牵头组建“人工智能创新联合体”,围绕核心算法、AI芯片、垂类大模型、智能体等开展协同攻关;创新人才引进形式,设置人工智能特聘岗位“定向引才”,校企联合“双跨双聘”揽才;开辟人工智能“以赛引才”绿色通道,支持获奖项目和团队来厦落地等。现场还发布《2025年度厦门市重点产业紧缺岗位目录》,首批推出143类急需紧缺岗位,其中稀缺指数五星岗位26个、四星岗位48个、三星岗位69个,同步在“国际化人才招聘专窗”上线126家企业1281个岗位2897人需求,正式启动新一轮人才招聘。今年,厦门首次承办由福建省委人才办主办的“鹭引五洲 才聚八闽”全球创新创业大赛,赛事聚焦数字经济、生物科技、先进制造等领域,获奖人才最高可获15万元奖金及福建省“百人计划”、厦门市“双百计划”支持,目前已有来自全球近20个国家和地区,超300个人才项目通过报名审核。

  山东:潍坊获全省首批“高层次人才创业加速营”试点

  近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正式批复潍坊市《关于开展“高层次人才创业加速营”试点建设工作的请示》,潍坊市获全省首批“高层次人才创业加速营”试点。加速营分为先行先试、建设完善和总结推广三个阶段,服务对象主要是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由高层次人才创办的具有成长潜力企业。每期加速营建设时间一般为3年,每期各市服务的企业数量在10家左右。潍坊市将依托“9+3+N”产业体系,整合本地政策、高校、资本、人才优势,打造集技术转化、产业赋能、人才集聚于一体的创业加速平台,三年内培育10家以上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精准对接人才企业产业需求,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链升级,提供全方位创业支持,形成“政策直通+产业赋能+生态共建”的特色创业加速模式,打造具有潍坊特色的高层次人才创业生态圈,助力高层次人才在潍坊市实现创业梦想,推动潍坊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广东:深圳启动建设全球数智人才发展创新基地

  7月8日,由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深圳人才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全球数智人才发展创新基地在深圳启动建设。据介绍,基地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技能强企”“技能照亮前程”以及“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等行动的创新举措。目前深圳技能人才总量超40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数量达159万人,占比39.2%,居于全国前列。率先开展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改革工作,支持企业建立招生、培训、评价、就业、服务一体化的产教评技能生态链,鼓励多元市场主体设立高技能人才培养载体,支持包括数智人才在内的各类人才成长成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技能支持。深圳市现已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4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家,省级产业就业培训基地2家,建有市级终身职业技能培训载体354家。

  黑龙江:哈尔滨市今年新建5个市级重点10个市级领军人才梯队

  为全面贯彻落实哈尔滨市“人才新政30条”,聚焦服务“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哈尔滨市开展2025年市级重点及市级领军人才梯队建设、调整工作,今年将在原有领军人才梯队的基础上新建5个市级重点、10个市级领军人才梯队。对市级重点和市级领军人才梯队,由哈尔滨市人才发展资金分别给予4万元/年和3万元/年建设经费支持,主要用于开展科学研究、购置科研资料、小型科研设备以及梯队成员参加学术交流、短期进修及出版学术著作等。梯队40周岁以下青年人才占比50%以上的,建设经费支持额度上浮50%。对市级重点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市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分别给予1500元/月和750元/月、1000元/月和500元/月的科研补助。市级重点和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可参加考察休假、学术交流及培训等,在申报人才项目、晋升职称时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

  浙江:3716名外籍经商人员获得义乌市人才认定

  截至今年6月底,3716名在义乌经商的外籍人员获得义乌市人才认定,其中A类(外国高端人才)37名、B类(外国专业人才)3679名。据介绍,对于上一年度企业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年薪60万元以上的外国投资者(经商人员),或者企业带动本地劳动力就业10人以上、本人连续在浙江工作10年以上、年薪不低于60万元的外国投资者(经商人员),可申请义乌市A类人才。对于年结汇金额50万美元以上;企业年进出口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连续在浙江创业工作2年以上且带动中国员工就业并参保2人以上等条件的,外国投资者(经商人员)可申请义乌市B类人才。根据相关政策,义乌市外籍A类人才可获得5年工作许可及优先审批、重点推荐等服务支持,B类人才可享受2至4年的工作许可


各地人才新政

  湖北:武汉硚口“人才十条2.0版”新政集聚高层次人才

  近日,武汉市硚口区发布“硚口区人才十条2.0版”,通过提供资金支持、创业扶持、安居保障等激励措施,为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保障。新政将高层次人才分为五类:A类顶尖人才、B类国家级人才、C类省级人才、D类市级人才和E类区级人才。对于新引进的A、B、C、D、E类人才,企业将分别获得每人20万元、5万元、3万元、2万元、1万元的奖励。此外,对于引进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人才及海外博士、博士后的企业,按实际引才投入的10%给予奖励,年度最高不超过20万元。硚口区还鼓励科技成果在地转化,对促成高层次人才科技成果在硚转化的技术转移机构,最高给予10万元奖励。同时,为新引进的重点企业提供3至6个月人才公寓过渡性支持,按照合同价50%予以补贴,每家企业最高可申请5套。在安居保障方面,新入选区级以上人才重点工程者、新引进出站博士后租住人才公寓的,给予3年免租优惠,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分别免租2年和1年。对于在硚口区正常缴纳社保且购买本区商品房的人才公寓承租人,可申请按其有效租期内实际缴纳租金数额发放奖励。

  天津:出台24条措施加力支持创业投资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天津市支持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充分发挥创业投资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措施》提出加强政府对创业投资的引导、优化创业投资类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发挥国资创业投资基金支撑作用、支持创业投资赋能科技创新、拓宽创业投资退出渠道、优化创业投资行业发展环境等六大项共24条举措,并逐条明确了每项措施的责任部门。《措施》明确,对创业投资类政府投资基金,市或者区单独一级财政出资比例上限可提高至70%,市、区两级财政合计出资比例上限可提高至80%。对创业投资类政府投资基金,允许财政出资部分在退出时以投资超额收益为限给予让利,并根据出资比例、绩效目标实现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让利比例。此外,《措施》提出建立推广一站式便利化服务机制,优化创业投资机构注册、变更等登记审批流程,推动5个工作日内完成基金登记前期研判;支持新引进符合条件的创业投资人才申领“海河英才”卡,享受相关服务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出台促进创业带动就业18条措施

  近日,广西多个部门印发《关于健全创业支持体系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若干措施》,推出强化财政金融政策扶持、加大重点群体创业帮扶等18条措施,进一步优化创业服务、提升创业质量,充分激发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若干措施》提出,加大创业信贷支持,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最高额度30万元(人民币,下同),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最高额度400万元,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按规定落实财政贴息。广西鼓励经办银行给予贷款利率优惠,对贷款到期时继续符合条件的创业担保贷款申请人给予无还本续贷支持。

  山东:青岛人才新政“放大招” 最高500万元支持+30万元购房补贴

  7月9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青岛市委办公厅、青岛市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的若干措施》进行解读。青岛这次出台的20条措施,从四大方面入手,努力打造更高品质的人才发展生态,让各类人才在这里扎根发芽、竞相成长。为了让各类人才在青岛“怀才而遇、快速成长”,《若干措施》为各类人才设置不同的发展赛道,对青年人才、先锋人才、领军人才给予不同的扶持措施,具体为产业领军人才(团队)将给予最高500万元支持专精特新领域的创业专才、奇才将给予最高60万元创业启动支持;企业引进一批A类学科的理工类博士、硕士研究生,在企业工作满三年的,分别将购房补贴提高至30万元、20万元。在人才评价方面,通过以绩推才、按薪定才、以赛选才、专家荐才、平等待才等一系列措施,让各类人才脱颖而出,针对高校院所科研人才、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年度成果转化交易额达到500万元以上的或企业给予的薪酬达到80万元以上的,即可认定为青岛市高层次人才,对在国内外重点创新创业赛事中获奖,并在青落地的人才项目,无需评审,直接纳入青岛市级人才计划予以支持。在创新创业方面,《若干措施》更是紧扣产业发展方向和人才实际需求,整合各类创新创业资源要素,健全创新人才全流程赋能链条。


赛事招募信息

  江苏:苏州夏季人才招聘盛宴来袭

  苏州人社部门聚焦重点产业领域用人单位,用心搭建岗位供需对接平台,面向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校大学生、海内外青年人才,举办苏州市2025年夏季高校毕业生就业暨见习洽谈会。招聘会将于2025年7月19日(周六)开启,共有11场夏季青年人才招聘系列活动。

  上海:虹口启动国际顶尖及海外青年人才申报 最高百万元资金支持

  为主动融入和服务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大局,聚焦“上海北外滩、都市新标杆”战略目标,虹口区放眼全球延揽顶尖人才和有潜质的优秀青年人才,结合落实《虹口区国际顶尖人才引进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2025年第二批国际顶尖人才及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引进扶持资金申报工作已于日前正式启动。此次扶持工作主要面向国际顶尖人才和海外优秀人才,国际顶尖人才及核心团队可获最高100万元一次性资助;海外优秀人才将享5万元个人资助,同时用人单位可按5万元/人申领引才补贴(年度最高20万元),申报时间为2025年7月1日至8月31日。

  信息综合自封面新闻、人民网、央广网、澎湃新闻、闪电新闻、羊城晚报、黑龙江日报、新华网、中国新闻网、青岛新闻网、中国日报网等。

责任编辑:刘晓璇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