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学人网讯(记者 贾文颖)6月27日,由国组智库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组织学院联合主办的“AI时代的国际组织重构与全球领导力人才战略”研讨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大厦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四川外国语大学、郑州大学等的专家学者齐聚,围绕人工智能时代中国如何培育国际组织人才,深入参与全球治理变革展开研讨。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王建华致开幕辞时表示,中国参与并引领全球治理、培养国际组织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组织学院高度关注人工智能及国际组织重构,同时重视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实践,并鼓励中国青年把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贡献到全球治理中去。
曾长期在外交部任翻译室前主任、联合国中文处原处长、中国驻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前大使徐亚男表示,联合国在选拔和培养人才时高度重视全球领导力和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适应能力,正从“386”能力模式转向“4+5”新框架,将“包容性”提升为首要核心价值。这要求中国的全球领导力人才从各国和各民族的角度出发,充分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和立场,重点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引领全球共识。
会上,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组织学院副教授兼UN ECOSOC顾问赵源、北京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政策理论部副部长李重达,分别结合各自实践经历,分析了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背景下国际组织人才必需的能力及中国国际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现状。
此外,各高校嘉宾分别结合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实践分享观点。他们普遍认为,在人工智能重塑国际规则的时代,中国需要以“技术赋能+价值引领”培育兼具全球视野与跨文化韧性的治理人才,推动中国智慧深度参与全球治理变革。
国组智库董事长叶健表示,国组智库在国际组织与青年外交的主线基础上,会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国际青年委员会的建设,并全面加强与金砖国家、全球南方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