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 正文
2025年大连理工大学“感知中国”活动举行
发布时间: 来源: 神州学人

  神州学人网讯 6月25日至29日,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办、大连理工大学承办的“感知中国”社会实践与文化体验活动举行。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等三所学校来自俄罗斯、澳大利亚、蒙古、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20个国家的30余名国际学生集结沈阳,踏上了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的主题旅程,以国际视角感受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新征程。

  本次社会实践及文化体验活动经过周密筹备,在既定主题中进一步挖掘探索深度,与大连理工大学(沈阳)校友会、青友会及东北大学合作联动,深刻感知属地“双一流”高校在辐射东北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时迸发的强大动力。实践团队在5天时间内先后走访了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沈阳软件园、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沈阳星光新材料有限公司、沈阳飞行船数码喷印设备有限公司、中国工业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大连理工大学校友(沈阳)创业中心等7家单位,带着满满的收获结束旅程。

“共和国长子的沃土上定会源源不断冒出新芽”

  辽宁省博物馆成立于1949年7月,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近12万件,以辽宁地区考古出土文物和历史艺术类文物为主体,分为书法、绘画、丝绣、青铜、陶瓷等20个门类。在这里,国际学生们全面认识了“以文化振兴辉映辽宁全面振兴”的具体含义,深刻感悟了千年来这片土地上劳动人民创造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我没想到我能见到‘玉猪龙’的实物,”来自俄罗斯的硕士生ALINA激动地说,“此前都是从网站或者书本上看到的图片,当这个来自新石器时代的人造物摆在我面前时,它所带来的震撼是语言无法描述的,想象一下5000年前的古人也是站在这里,这令我热血沸腾。”

  中国工业博物馆以装备制造业为主,设有通史馆、铸造馆、铁西馆、机床馆与汽车馆5个常设展馆和冶金机械展区,展现了中国工业波澜壮阔的成长历程,包含中国工业史上诸多“第一个”,约有1.4万余件实体展品,是一部新中国发展的生动史书。

  “东北地区曾经是新中国的‘心脏’,源源不断供给着整片大陆的工业产出,直到她彻底站在世界舞台,这确实很像一个家庭不计回报、一心付出的长子。”来自也门的硕士生MARWAN说,“冶金、机械这些重工业是发展中国家必不可少的支柱产业,如今这片热土在新的世界格局下如何焕发生机,避免沦落为部分发达国家境内常见的‘铁锈带’废土,我想中国已经给出了参考答案。”

“创新,创新,新时代的主题必须是创新”

  在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实践团队实地参观了变压器行业唯一国家工程实验室与试验装备、生产设备、生产环境均为世界一流的世界级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科技产业园,详细了解了特变电工在输变电、新能源和新材料3大支柱产业上取得的突破。

  来自阿尔及利亚的博士生SMAILI在实习报告中写道:“直到我结束参观都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这些清洁、有序的现代化车间和智能控制系统来自一座变压器工厂,中国的企业坚持技术创新所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令人印象深刻,我想这应该是中国制造始终能屹立于世界的原因之一。”

  沈阳星光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设计、研发、制造于一体的新型碳化硅材料制造企业,依托清华大学、东北大学、中科院金属所、沈阳市环科院等国内科研院所共同开发,以高纯度、高精度碳化硅制品加工技术稳坐行业龙头。

  来自摩洛哥的本科生HAFSA在座谈时表示,企业研究院是一个非常新颖且有效的尝试,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与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可以吸引到外部专家参与到创新研发中来,进而实现研究成果向项目产业转化、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这个模式值得各个高新技术企业借鉴。

  沈阳飞行船数码喷印设备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研发数码喷印设备的企业之一,参与了多个打印机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定,突破西方技术封锁实现自研喷绘技术,拥有中国、日本、欧盟三方发布的同步双面喷绘技术专利,海外市场覆盖亚欧大部分国家。

  “想要在各个社会发展阶段都走在时代前列,除了政策红利外更离不开的就是自下而上的创新精神。”来自孟加拉国的本科生ROY说,“这里的人们没有因为失去传统工业优势而消沉,反而呈现出一篇勃勃生机的创新创业景象,这种豁达乐观又拼搏奋进的状态,恐怕就是东北特有的地域文化。”

“以高等教育驱动属地高水平发展的良性循环”

  在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沈阳软件园,国际学生们亲身感受到了中国第一家软件上市公司所带来区域振兴和人才聚集能力。经过35年不间断技术革新,如今的东软以软件技术为核心,通过软件与服务、软件与制造、技术与行业管理能力的三重结合,已发展成为辐射全球的电子政务、智能汽车、智能医疗、AI模型巨头。

  来自巴基斯坦的博士生SADIQ感叹道:“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东软从学校中走出来的这一路耀眼成就,离不开属地高校源源不断地高水平人才供给,而它所带动的区域经济发展进一步吸引了新的年轻力量涌入高校,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借鉴的地区发展解决方案。”

  在大连理工大学校友(沈阳)创业中心,大连理工大学沈阳青友会会长朱瑞明亲切接待了来访团一行。中心坐落在浑河南岸,毗邻盛京大剧院,遵循“合作、共享、创新、务实”的理念,聚焦大连理工大学校友资源转化、产研资源交流及政企协同项目孵化等业务。近年来,中心孵化、落地的数个项目均得到属地政府大力支持,其中与小米生态资源深度融合的“小米谷仓”项目更被誉为东北地区4.0科技孵化器的排头兵。

  来自伊朗的博士生REZA表示,“大连理工大学的学生是幸运的,毕业生仍然能感受到来自母校的强大助力,这一点会吸引更多优秀学子,而他们毕业后也会自觉加入到助力新生代的行列,这无疑是一个值得被推广的良性循环。”

  此次“感知中国-感悟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社会实践与文化体验活动是“留学大工”品牌建设的重要实践,充分展示了中国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做出的卓越成绩,生动讲述了老工业基地成功向现代化转型的历史故事与现实意义,广泛传播了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的中国道路、中国经验,让国际学生们深刻感知了“新质生产力”在东北全面振兴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价值,同时也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国际交流搭建了良好平台。在交流汇报会上,实践团员们纷纷表示感触良多、获益匪浅,将把所见所知结合所学,用自身的视角向自己的国家讲述这段宝贵经历。未来,大连理工大学将继续开发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感知中国”精品实践活动,不断加深高层次国际人才对中国的认知广度与深度,矢志知华友华人才培养,持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供稿/大连理工大学)

责任编辑:贾文颖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