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 正文
CHISA观察 | 不断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发布时间: 来源: 神州学人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紧紧围绕国家需求和群众关切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建设教育强国,须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话语权。今年全国两会上,许多代表委员围绕教育国际化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认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有力抓手。应该以积极包容的开放姿态,实施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

  王定华说:“在建成教育强国进程中,不能满足于一般性双向互动,应当充分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要素,以‘引进来’推动外源性改革,借鉴国际社会有益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规范,推动破解中国教育体制机制深层障碍。”

  在“引进来”的同时,还要“走出去”。他建议,树立教育自信,体现大国担当,以“走出去”推动内源性改革,提高中国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的能见度,打造一批国际高等教育合作品牌,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的同时助力我国教育发展,不断提升中国教育对外的影响力。主动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建设全球区域国别学共同体,汇聚世界各国具有一流学术水准、享有较高社会声誉的相关领域学者,协同创新,为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搭建高端平台。

  香港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在吸引全球优秀人才、提升国际化教育水平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将为教育强国建设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一些来自香港的代表委员则提出要推动香港高等教育国际化,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今年,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副校长、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生院院长吴宏伟的关注重点是国家教育强国战略的实施。他表示,教育是国家的根本,人才是强国的基础。教育搞好了,国家才可以富强。吴宏伟认为,香港要吸引的不仅是香港本地及内地的人才,还要吸引全球80亿人口中的优秀青年,让他们领略中国文化,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教育大学校长李子建以学校发展为例介绍,香港高校一向以世界排名靠前、国际化程度高著称,可凭借自身所长提升香港乃至国家高等教育的国际地位及影响力。

  全国政协委员高佩璇则表示,香港可利用与国际接轨又毗邻内地的优势,以及传统的教育资源优势,努力打造成为“国际教育中心”。

  聚焦教育领域,全国人大代表黄锦良认为,香港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在全球具竞争优势,粤港澳大湾区为香港打造国际教育枢纽提供了坚实支撑。未来北部都会区建成之后,香港有望引进更多内地高校和学科资源,亦有利于教育“引进来”“走出去”。

  相信随着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工作不断推进,中国教育将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我们期待通过教育的开放与合作,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人才伟力。

  信息综合自中国新闻网、北京日报、贵州日报等。

责任编辑:贾文颖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