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 正文
中外合作办学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论坛举行
发布时间: 来源: 神州学人

  神州学人网讯(记者 杨匀)10月31日,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新东方国际教育承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论坛在第25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期间召开。众多行业从业者和资深专家汇聚一堂,就中外合作办学的趋势、经验及面临的挑战展开深入剖析和分享。论坛由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院长李道亮主持。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王永利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联席会秘书长孟韬分别作开场致辞。王永利强调,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不是简单地复制别人的做法,而是吸收、消化、融合和创新全链条的过程。无论全球形势如何变化,我们都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原则,同时思考如何在培养学生、加强高质量办学中寻求新的突破和创新。

  孟韬表示,中外合作办学亟需从规模的扩大转变到质量的提高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面对全球教育环境的变化,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以应对未来的挑战,确保中外合作办学在国际教育舞台上的持续竞争力。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副总裁、新东方国际教育培训事业部总裁刘烁炀作了题为“培育未来:新东方在中外合作办学中的角色与尝试”的主题演讲。他指出,随着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的快速发展,国际教育本土化趋势明显,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与到中外合作办学中,新东方希望作为中外合作办学的有益补充,为中国的学生和家长持续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活动现场,多位嘉宾共同启动新东方“中外合作办学选校小程序”预发布仪式,该小程序预计明年3、4月正式上线,可为家长和学生中外合作办学选校答疑,通过提供更为专业高效的选校服务,帮助其在众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做出选择。

  多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实现蓬勃发展。本次论坛中,多位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校长、院长分享了院校在招生、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方面的实践与策略。宁波诺丁汉大学党委书记沈伟其以宁波诺丁汉大学为例,分享了坚持国际化评估和认证,助力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他指出,评估和认证是质量保障体系中很重要的一环。中外合作办学的评估认证既要到达外方院校的质量,更要服务党和国家对于人才培育的需要。

  针对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的培养模式与实践,北京工业大学-都柏林国际学院院长吴文英指出,没有高质量的办学,培养不出全球胜任力人才。北京工业大学-都柏林国际学院通过构建“双元协同、共建共治”管理运行机制和“多维度全链条”质量保障体系等实现资源深度国际化融合,稳步提升招生培养就业质量。

  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党委书记杨明回顾了上海交通大学与美国密西根大学跨越世纪的交流合作历程,分享了学院人才培养与生涯指导的实践,强调全球视野、交叉学科、创新为道、质量为本的办学理念,培养多学科背景的创新型人才,同时打造校友助力人才培养的育人体系,助力国际化办学体系迈上新台阶。

  作为中国最早一批中外合作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经验丰富。校党委副书记毕新介绍了学校的品牌建设与管理经验,并表示,西交利物浦努力通过持续优化国际招生布局和人才培养策略,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

  温州肯恩大学学术副校长杨毅欣表示,中外合作办学力求打破同质化人才培养,温州肯恩大学努力在教育实践中兼顾普惠和高水平国际化,助力真正的全人教育。

  上海纽约大学美方校长办公室主任、中国学生招生组组长孟旭初针对中外合作办学不同学生群体的招生渠道和策略做出分享,他强调沟通就是最大的策略,共识就是最大的渠道,要以招生促进中外合作院校之间更紧密的联系和更好的合作。

  西南交通大学-利兹学院党委书记江久文分享了学校学生培养成果。西南交通大学-利兹学院通过打造“TAFSS”五位一体学业支持体系、强化科研科创意识与创新能力培育、留学规划支持及国际胜任力培养,实现了高毕业率、高就业率、高深造率。

  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院长范晓丽谈到了全球化对人才素质的四方面要求:跨文化沟通能力、技术适应能力、全球化思维与战略、创新与终身学习。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从教学改革、创新实践、校企合作与学业规划等四个方面入手,为学生成才保驾护航。

  中外合作办学的方向与发展,不仅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更是推动国家教育国际化进程的重要举措。论坛旨在凝聚共识、互通经验,以创新改革、开放包容的心态推动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质量发展,为学生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贾文颖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