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在广西大学读MBA,有幸成为清迈大学的交换生。我很珍惜这次交换机会,刻意放缓脚步,深深扎根于异国文化土壤,让视野在课堂内外的知识海洋中无限延展,同时也不断锤炼自我,增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自信。这份深刻的求学历程和体验,如同璀璨星辰,在我前行的道路上不断照亮着梦想。2019年,我返乡创业进入第三个年头,继续读博的冲动不断撞击着我的内心。
多方面权衡以后,2022年,我决定将探索的脚步迈向更为广阔的东盟腹地——菲律宾,前往菲律宾女子大学读博士。这一选择,不仅是跨越个人学习边界,也是紧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带来的历史机遇,以期更加全面、深入地洞察东盟市场的脉动,为未来的学术研究与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谦逊包容,平等交流
文化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每一种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值得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尊重、学习和欣赏。在多年的国际交流中,我深刻体会到文化认同这一无形纽带在促进跨国合作中的不可或缺性。中华文明五千年,如同一座璀璨夺目的宝库,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智慧与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也作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散发着独有的魅力。
中华文化倡导互相理解与尊重,为了更好地融入并理解当地社会文化,我积极参与了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包括国际学术交流会议、中菲同学的跨文化交流聚会,这不仅让我们在学术上切磋琢磨,更让双方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了对彼此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我们还一起参加了植树活动,将环保理念与文化交流相结合,在共同为地球添“绿”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合作与共赢的力量。2023年秋,我深入菲律宾吕宋岛、棉兰老岛和伊洛伊洛岛进行实地调研,深入研究了解菲律宾各地区的产业结构特点和发展状况。
作者(右一)菲律宾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时和同学的合影(右一为作者)
知行合一,学思践悟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坚守中华文化优秀传统,保持一颗谦卑而坚定的心。
我坚持学以致用,我和同学积极投身创新创业浪潮,2023年,我和张声芬等同学申报的创业项目获“春晖杯”大赛优胜奖,2024年我同马俊卿、包林一起申报的《AMF丛枝菌根真菌产业化应用》项目在中国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中再次斩获大奖。
我坚持做跨文化交流的使者,在菲律宾学习期间,我的导师Fortuna教授对中华文化的内涵十分认同,后来我送给她一幅国画——《泰山》,这幅画被她悬挂在办公室最显眼的位置。以中华文化为纽带,我和老师的情谊越来越深厚,她曾来中国参加温州国际青年科学家峰会,还推动了孟廷鲁帕学院与华为菲律宾分公司、辽宁建筑职业学院的合作。2024年夏天,导师在我的邀请和陪同下来到了泰山,在缆车上,她不禁感叹:“我终于见到了泰山,就像进入了那幅画里一样!”
导师Fortuna在泰山
作者(左一)与导师、同学的合影
如今,我已经毕业回国,担任首届肥城市欧美同学会会长、青年创业导师,并多次收到导师关于担任孟廷鲁帕学院客座教授的邀请。我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努力促进中菲高校间的国际合作与人才交流,为两国乃至整个东盟地区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中国与东盟国家间一衣带水,文化交融、合作发展是历史的主旋律,而我将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上,以勤恳朴诚的态度,满怀千年文明和民族崛起赋予的文化自信,不断挖掘并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努力将中国故事以更加生动、多元的方式讲述给世界,让中华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