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 正文
中美学生国际项目式学习营活动在武汉落幕
发布时间: 来源: 神州学人

  神州学人网讯 “没想到这帮孩子这么有创意!”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柯林斯博士(Dr.Collins)在与武汉小学生交流后显得很兴奋。

  7月的武汉,骄阳似火,第四届中美国际教育交流活动如期在武汉两所小学——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万家湖小学举行。始于2021年的中美国际教育线上项目式学习交流活动,今年走入线下。今年暑期,柯林斯博士带领两位老师——来自得克萨斯州的阿科斯塔先生(Mr.Acosta)和迪格斯夫人(Ms.Dieguez),来到武汉与上述两所学校的师生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中美国际教育交流活动。活动期间,美国优秀教师团队就STEM项目展现了美国PBL(项目式)教学法,给武汉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位教师从美国Science Buddies平台上选择了此次STEM交流项目的主题:橡皮筋动力小汽车。“橡皮筋动力小汽车”是美国Science Buddies平台于2024年1月向全球范围的K-12学生发出的竞赛主题,旨在吸引学生参与工程领域,培养学生对STEM教育的热情,鼓励学生创新与发现。目前竞赛已结束,来自32个国家的超过8800名学生参加了竞赛。

  “哈哈,是真喜欢,昨天回来跟我聊了半天怎么用橡皮筋发动小汽车。”三年级学生江博洋的妈妈高兴不已。这次在武汉交流的工程项目,美国教师指导学生以制作橡皮筋动力小汽车为学习目标,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收集相关资料,教学生用英语书写工程制作方案、用电脑编程语言设计3D小汽车模型、用编程语言设计3D火箭模型并模拟火箭发射、用英文设计工程项目的宣传海报……导出问题、小组探究、跨学科整合、动手制作,这种教学方法以不一样的新鲜感和乐趣,让每天的交流活动如同武汉的天气般“热情似火”。

  7月10日,柯林斯博士教学生用编程语言设计3D火箭模型,并模拟发射运动。学生们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方案,充分表现出想象力、创新力,其中一个学习小组的学生设计的火箭,可以循环发射4到5次,这创意令人惊喜。在STEM融合教育中,编程、动力车制作与展示等环节均会用到数学知识与技能。一次,美国教师给学生出了一个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从一副纸牌中依次选择5个数字,在不改变数字顺序的情况下,运用加减乘除,得出随机选择的第6个数字……参与的学生们开动脑筋,运用各种方式,最终算出了答案。美国教师团队对中国小学生表现出来的数学能力感到惊叹,柯林斯博士说她所教的许多美国高中生也很难得出答案。

  陶汤扬同学在交流活动中表现突出,进步很大,她的妈妈——华中师大一附中的李老师对活动组织方深表感谢:“咱们中国孩子,最缺的就是语言环境。这次美国老师们不远万里而来,为孩子们创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并带来最新的项目学习体验,非常难得。”

  此次中美STEM交流活动,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华大国际理解教育研究室策划并引进海外教育资源。交流活动承办方华大楚媒教育负责人余光明对活动效果非常满意,他说:“今年暑期在武汉举行的中美交流活动是新冠疫情后的第一次线下交流,这种机会来之不易,显示出中美人文交流的民间基础和地方活力,未来我们将在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和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的新征程上开创新局面。”(供稿/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华大国际理解教育研究室)

责任编辑:贾文颖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