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 正文
2024年“汉语桥”世界大中小学生中文比赛俄罗斯赛区总决赛举行
发布时间: 来源: 神州学人

  神州学人网讯 5月18日-21日,第23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第17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第4届“汉语桥”世界小学生中文秀俄罗斯赛区决赛在新西伯利亚市举行。中国驻俄罗斯使馆教育处公参曹士海、中国驻叶卡捷琳堡总领馆代总领事王童、俄罗斯外交部驻新西伯利亚代表尼·阿福纳索夫(Nikolai Alekseevich Afonasov)、新西伯利亚州教育部青年政策局副局长斯·玛丽娜(Svetlana Sergeevna Malina)、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校长阿·巴塔耶夫(Anatoly Andreevich Bataev)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曹士海在致辞时指出,中俄建交75年来,两国关系历经风雨,历久弥坚,世代友好理念深入人心。教育领域合作是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交流合作对增进中俄人民彼此了解、促进双边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希望俄罗斯青少年学好中文,传递中俄友谊火炬,助力两国务实合作不断发展。


  斯·玛丽娜高度肯定了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及孔院在推动当地中文教育及两国交流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她强调,新西伯利亚州特别重视与中国的人文交流合作,新西伯利亚州教育部愿以“汉语桥”中文比赛为契机,为双边发展注入新动力,在青少年教育领域迎来新的合作机遇,开创各类交流项目,为两国民间交流提供坚实保障。


  王童表示,“汉语桥”中文比赛为俄罗斯中文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展示中文能力、加深文化理解的平台。今年是中俄两国建交75周年,也是中俄文化年开局之年,中俄关系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希望参赛选手以本次比赛为契机,在这座联通世界的“汉语桥”上传承友谊、互通心灵,坚定继续学好中文的信心,争取早日成才,为推动两国友好合作作出新贡献。


  尼·阿福纳索夫指出,俄中两国立足睦邻友好合作的光荣传统,共同面向美好未来,携手共筑宏伟蓝图。相信“汉语桥”中文比赛将进一步促进民心相通,成为两国人民增进彼此了解、传承世代友谊的坚实桥梁。


  阿·巴塔耶夫表示,无论是科技类专业还是人文类专业,良好的教育发展离不开国际间交流。中文与俄语在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与中国长久以来的友好合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培养俄罗斯青少年的国际视野,拓展人生维度,对培养高质量人才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此次参赛的21名大学生、18名中学生及17名小学生分别来自莫斯科、圣彼得堡、喀山、叶卡捷琳堡、伊尔库茨克、哈巴罗夫斯克及符拉迪沃斯托克等7个领区。选手们在主题演讲、中华才艺展示、即兴问答等环节各显身手。在主题演讲环节,选手们结合自己的经历与体会阐述对“天下一家”“追梦中文,不负韶华”以及“快乐中文”主题的独到见解,展示了极高的中文水平和中华文化素养。中华才艺展示环节中,歌舞、朗诵、快板、评书、国画、乐器等精彩节目令人目不暇接,体现了选手们深厚的艺术修养及对中国文化的真挚热爱。即兴演讲和问答环节,全面考查选手中文听说、语法及决策、应变能力,选手们精彩的表现充分展现出自身扎实的中文基础和丰富的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知识储备。

  历经3天比赛,最终,来自莫斯科馆区的索·谢尔宾娜(Sofya Maratovna Shcherbina)夺得大学生组冠军,哈巴罗夫斯克领区的索·亚历山德罗芙娜(Sofia Evsyukova Alexandrovna)、叶卡捷琳堡领区的安·罗曼诺夫斯卡娅(Anzhelika Igorevna Romanovskaya) 荣获中学生组一等奖,来自圣彼得堡领区的瓦·库德里亚夫采夫(Vasily Kudryavtsev)和莫斯科馆区的伊·科瓦列维奇(Ivan Kovalevich)荣获小学生组冠军。大、中学生组团体冠军分别是莫斯科代表队和叶卡捷琳堡代表队。

  本次比赛由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孔子学院承办,并全程直播,吸引超过5万人次观看,投票人数12000人次。(供稿/驻俄罗斯使馆教育处)

责任编辑:贾文颖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