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 正文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首届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举行
发布时间: 来源: 神州学人

  神州学人网讯 (记者 季昕)4月27日下午,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首届“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会议中心举行。论坛以“同学同心同力·做新质生产力生力军”为主题,由北京海外联谊会指导,北京市欧美同学会(北京市留学人员联谊会)、北京市人才工作局、丰台区委政府联合主办。北京市委常委、北京海外联谊会会长杨晋柏,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北京市丰台区委书记王少峰出席论坛并致辞。全国人大常委、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北京市欧美同学会会长闫傲霜和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市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燕瑛出席并分别主持。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现场

汇同心,擘画留学报国同心圆

  百余年留学史是“索我理想之中华”的奋斗史。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一批又一批的杰出留学人才学成回国、甘于奉献,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书写了极为动人和精彩的篇章。

  杨晋柏在致辞时指出,广大留学人员是国家重要的人才库,是中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亦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生力军。他希望海内外留学人员不忘留学初心,牢记报国使命,彰显时代担当,以先辈楷模为榜样,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主阵地,勇当中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驱动下,生产力进步一日千里,以科技创新和科技创业为核心驱动的新质生产力,正在成为改变世界的决定性力量。

  施一公在致辞时表示,创新创业正是广大留学人员报国圆梦的阶梯。百余年来,一代代留学人员投身祖国建设与发展,特别是在新时代留学工作方针的指引下,广大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热情更加高涨,成为推动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指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事关重要,需要学界、产业、政府进一步携手,以更加包容开放的心态,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加宽松开阔的空间。他也希望广大留学人员在吸取先辈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弘扬留学报国光荣传统,接续奋斗,不断向前,共创崭新未来。

京津冀三地五家欧美同学会签署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合作协议

聚同力,为留学人员搭建创新创业圆梦舞台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十周年。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三地协同发展将发挥整体优势,有力支撑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

  近年来,京津冀三地欧美同学会持续深化合作。2023年,建立京津冀三地欧美同学会与中央企业欧美同学会、中国科学院留学人员联席会的联席工作机制;2024年初,三地五单位举办2024年工作联席会,共同研究推动落实联席机制的工作举措,拟定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合作协议。

  本次论坛上,京津冀三地欧美同学会与中央企业欧美同学会、中国科学院留学人员联谊会在本届论坛上共同签署“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合作协议”,明确了三地五单位在产业和人员互动、协同创新、产业协作、联谊交流等方面合作的具体举措。协议的签署将进一步扩大了三地留学人员的“朋友圈”,搭建起留学人员干事创业的更大舞台。

  为更好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发展,为其打造圆梦舞台,北京一直都积极为留学人员来京创新创业提供更为优质的平台和服务。

  活动现场,北京首家集“政务+文化+生态+市场”要素于一体的“国际人才港”揭牌,落户丰台南中轴地区,这里将成为国家文化和国际交往功能核心承载区的人才新地标。

  “今天的丰台,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渴求人才,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有条件成就人才”。王少峰在致辞时表示,北京市丰台区作为首都功能的拓展区、中心城区的增长带、城南发展的新引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将在人才工作上再提速、在人才服务上再提级、在人才成长上再提质,将以最大诚意、最优服务与天下英才一同共享机遇。

  据了解,针对入驻国际人才港的优秀人才团队,丰台将定制推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三个一批’支持计划”,为青年人才来区发展提供资源支撑。聚焦青年学子职业发展、创新创业等多元需求,实施“启航计划”“陪跑计划”“扶摇计划”,举办“青创人才周”等活动,助力青年科技人才快速成长。

国际人才港项目揭牌

共话人才成长 激发创新活力

  为推动更多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论坛举办当天,中关村丰台园与5家“招才引智学联伙伴”进行现场签约。同时,5家国际知名高校留学人才创新企业也签约入驻了中关村丰台园,其中还包括来华留学生创办企业。于中美(Jong-May Urbonya)在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毕业后,选择留在中国创业,希望用数字科技赋能中国古诗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中关村丰台园表示,接下来,将从产业布局到政策制定再到营商环境,不断拓宽国际人才招引渠道,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新鲜活水”。

  《2024中国留学白皮书》显示,自改革开放到2022年底,我国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超过800万人;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超过600万人。其中过半留学人员回国发展会选择在一线城市就业,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金融、文体、教育、互联网、计算机、科研等。

  随着大规模海归潮的兴起,建立健全人才保障和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构建人才创新生态系统,成为能否催化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副会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副书记徐芳认为,构建良好的人才创新生态系统,要在优化创新制度环境和营造创新文化氛围上发力。要为人才建设开放性的系统,要有多样化的团队,以及营造容错氛围等。此外,从政府到用人主体都要发挥各自的关键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段慧玲也表示,人才的成长离不开国际合作与交流,要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目前,北京大学工学院开设了面向全球的学生交换项目,并与海外高校开展联合博士培养项目。下一步,要建立以培养人文情怀宽宏、数理基础扎实、国际视野广阔的工科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为新工科的教育实践,提交国际标准、北大风格的中国答卷。

中关村丰台园招才引智学联伙伴签约

海归人才创新企业入驻中关村丰台园

  据悉,本次论坛是北京市欧美同学会参与中关村论坛的首秀,共吸引来自海内外顶尖科学家、院士,国际组织机构代表、海外高校学联组织负责人,北京、天津、河北欧美同学会代表,优秀留学人员企业家以及京津冀地区留学人才等400余人参加。

责任编辑:贾文颖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