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 正文
跨越国界的中文梦
发布时间: 来源: 神州学人

  一个晴朗的午后,我坐在孔子学院的教室里,准备迎接今天来学习中文的学生,我很意外地看到,一位年过花甲的绅士步履蹒跚地进入教室,他是Wolfgang,一位退休的意大利老人。退休前,Wolfgang是意大利帕多瓦大学数学系教授,他从来没有学习过中文,但出于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他报名参加了孔院的中文课程,这一学就是四五年。

  Wolfgang的中文学习之旅并不容易。他的年龄和健康状况让他在学习时面临许多问题,比如发音不够准确,反应能力、理解能力和记忆力比其他同学差,但他有惊人的毅力,他会花更多的时间学习,每天坚持练习写汉字,尽管他的手有些抖,却写得一手工整的汉字。Wolfgang觉得,口语和听力是自己的短板,我建议他多听一些中国的广播或者电视剧,同时也都鼓励他多开口说中文。渐渐地,他从最初不敢开口,到后来自信地表达观点,每次他开口说中文,我都能感受到他的努力和坚持。

  一次上课前,Wolfgang发消息说自己摔到了头部,可能没办法上课,医生也建议他少用脑多休息。但是上课那天,他还是出现在了屏幕前,他跟我说,不确定能不能坚持上完两个小时的课程,但是会努力试试看。课程进行到一大半时,他跟我说自己因为头疼无法坚持下去了,于是退出了网课。过了几天,我收到了他手写的作业,原来他抽时间看完了课程回放,自学了当天的课程。

Wolfgang的手写作业

  Wolfgang的学习过程像一座文化桥梁,连接了意大利和中国的友谊。在课堂上,他会分享意大利的美食、音乐和艺术,同时他也渴望了解中国,通过学习中文,他与中国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跨文化交流不仅丰富了他们的人生经验,也为两国之间的合作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Wolfgang相处的过程中,我更深深体会到国际中文教育工作的使命感和价值。我从他身上看到了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对知识的渴望,每次看到他在课堂上不断进步,我都感到由衷的自豪和满足。我从Wolfgang身上感受到国际中文教育的力量,它不仅是一项教学工作,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友谊构建的生动实践。我坚信,无论学生的年龄和背景如何,中文都能够成为一座沟通和理解的桥梁。而我会继续投身于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将更多的人带入这门美丽而深刻的语言和文化之中,点燃更多人内心的梦想和热情。(作者系帕多瓦大学孔子学院国际中文教师)

责任编辑:贾文颖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