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 正文
由一堂中国文化课引发的思考
发布时间: 来源: 神州学人

  在为“中文初级班”的学生上中国文化课的时候,我讲到了有关中国历史的知识,学生听到这些几千年前的事情,难免会觉得枯燥,还会对中国产生一些误解,有学生在课堂上向我提问:“老师,中国人现在还用算盘计算吗?是不是现在中国人出门去比较远的地方还要骑马?”听到这里,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向学生全面客观展示中国的机会。于是,我先总结了之前的授课内容,与学生们开始了自由讨论。

  我问大家:“根据学过的知识和对中国的了解,大家对中国的印象是什么样的?”学生们马上来了兴致,各抒己见,我没有评判对错,只是让大家写下观点并交给我。

  课后,我选取了一些中国古代杰出的外交家,以他们为主题,并在每个主题下设置了一些具体的问题,学生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定一个主题,查阅资料并回答问题。比如,在“鉴真”这个主题中,共有两个问题:请介绍一下鉴真,他有哪些事迹?唐朝的开放程度怎么样?选定这个主题的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查找相关信息,记录整理资料,制作完成PPT并在接下来的讨论课中展示,陈述观点时要有理有据,其他学生要做好记录。介绍完所有的主题之后,我让学生们复习笔记,并在总结环节再次提出了第一节课的问题:“你们对中国的印象是什么样的?”经过了完整的“发现问题——独立寻找资料——合作总结”的学习过程,一些学生的看法发生了转变,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对中国的现代化程度有了更感性的认知。

  课后,我总结反思,明白了国际中文教学是语言教学,也是文化教学。文化课教学不仅要告诉学生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是什么,更要用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索,寻找他们想要的答案,让他们明确感受到自己在探索过程中不断深化认识。不但如此,要给学生自由讨论的机会,要让学生有机会了解别人的观点,并思考其合理性。教师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思考和研究,让学生用包容的心理解不同的文化。

  国际中文教师本身就是文化冲突的实践者,老师们可以凭着过硬的专业知识上好语言技能类课程,但是上好文化课依然面临挑战,照本宣科不仅无法取得预期效果,更会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上好中国文化课,一定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在我看来,文化课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前文的课堂案例中,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整理汇报,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就已经掌握了大量知识。虽然这节课被定义为文化课,但是语言学习仍是核心内容和重要载体。“大家对中国的印象是什么样的?”这不仅是一个开放的问题,更是一个让学生近距离了解中国的窗口,学生只有将书本和现实联系,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作者系保加利亚索非亚孔子学院国际中文教师)


责任编辑:贾文颖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