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6日,作为一名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我出发前往罗马尼亚。我要工作的地方叫Galați,是乌克兰、摩尔多瓦与罗马尼亚接壤的边境城市,这里有一个陆路口岸。
我在罗马尼亚的中文教学课堂平静而美好,但课堂之外的国际社会充满动荡。2022年2月23日,俄乌冲突爆发。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第一时间联系在乌中国公民,并与乌克兰周边各国取得联系,计划将中国公民撤离乌克兰。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馆同样第一时间争取到自乌克兰撤离的中国公民入境罗马尼亚的免签政策,全力协助在乌留学生、孔子学院教师等华人、华侨群体的撤离。作为身在边境点的孔院志愿者,我有幸参与了此次撤侨工作,见证了祖国保障人民安全的全过程。
当年罗马尼亚Galați入冬后一直未曾下过大雪,但撤侨的那几天却下起大雪,在夜晚尤其寒冷。路灯下雪花飘落,更显萧瑟,但是为撤侨而忙碌准备着的使馆工作人员坚毅的背影,却让人感觉异常温暖。
3月5日凌晨六点,我们从Galați市区出发到达边境口岸,接应从乌克兰撤离的同胞。不一会儿,一辆满载华人的摩尔多瓦大巴车入境罗马尼亚,他们需要在这里换乘大巴继续撤离至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车上有不少在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大学、哈尔科夫国立艺术大学读书的留学生,他们看到大使馆工作人员衣服上的国旗,激动地泪流满面,“我看到国旗了!”看到他们的激动的样子,我也热泪盈眶。那一刻,我们感受到强大的祖国就在我们身后,真正读懂了中国的含义。
撤离途中的留学生
从战争中逃离出来,他们的经历我无法想象,唯有一句“到达罗马尼亚就平安了!放心吧!”在这里,我们清点人数,做好统计,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组织他们换乘大巴继续撤离。
一辆辆大巴车入境,标志着一批批同胞安全抵达。每辆车上都坐满了人,驻罗马尼亚大使馆的赵磊参赞不忘叮嘱大家,“在乘车中做好防护,在困难时刻中华儿女更要团结一致,共克时艰,平安顺利回到祖国,让家人们放心。”大巴车上响起一阵又一阵的掌声。当听到一位留学生讲述自己在乌克兰亲眼看到炸弹从天空落下,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而当他自豪地说出“中国护照就是我们的硬通货”时,我内心充满了感动,同时还有祖国带给我的安心与自豪。
同胞镜头里与他们挥手告别的我们
同胞们换乘大巴后,我们与他们挥手告别,就像是送别亲人,但这次送别的基调不是悲伤,而是满怀感动的心安。有强大的祖国,海外的游子不会无助迷茫。
3月6日半夜十一点半左右,我们在入境口岸接到了最后一批撤离的中国同胞。夜晚昏黄的路灯下,我终于不再感到害怕与担忧。最后一批撤侨同胞离开后,边境的罗马尼亚工作人员向我们招手示意,从他们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他们对中国全力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无上敬意。
和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一起参与撤侨,对我来说,是独特而难忘的经历,我感受到了无论走到哪,祖国一直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真正体会到了人民至上的真谛。
后来在中文课堂上,我将这段经历讲述给我的学生,他们有惊讶、有感动,更增添了一份对中国的向往。在那一刻我发现这就是中国精神的最好彰显,是中国向世界讲述的最生动的中国故事,不是么?
(作者系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孔子学院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