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 正文
默默耕耘在世界各地的孔院人
发布时间: 来源: 神州学人

  他们默默地从故乡来到他乡,又悄悄地从他乡回到故乡。他们是一群接力者,一年又一年、一批又一批地让中文的种子沐着时光的雨露,慢慢地落地,生成了花,长成了树,却在繁花似锦、枝繁叶茂的季节,背起行囊,悄然离开。他们就是默默耕耘在世界各地的孔院人,他们是国际友人看见中国的一扇窗。他们或年少,或年长,拜别父母,舍离妻儿,飞越千山万水,奔赴世界各地,散落天涯海角。他们用中文讲述现代中国故事,用粉笔描摹家乡的美丽,用倾心的言行传达和善,用灿烂的文化架设友谊的桥梁。中国是他们的名字,他们把这个神圣的名字高高擎起,开花落英于全球各地。他们是我的同事、我的战友,是任时光流转永不褪色的记忆。

  都说孔院人是中华文化的民间使者,我们也确实担负着交流互鉴、互通互融的责任。但我们不是搬运工,不能一厢情愿地把我们的传统文化简单粗暴地嫁接过去。在乌克兰的头几年,孔院的年度计划里总有庆祝中国传统佳节的项目,端午节就是其中之一。端午节那天,我们组织学员去哈尔科夫湖,没有龙舟就拿游船替代,没办法包粽子就教大家用纸叠粽子。后来却发现端午节留给学员的印象就是划船比赛,于是我们干脆取消了这个环节。自那之后,再逢端午节,也没有学生吵着要去划船,而是自觉在教室内跟着老师学习屈原的诗篇,参加游戏争取赢得香囊。

  课堂教学的一个恒定原则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文化交流同样如此。推广中文,负载着讲述文化的使命,但文化不能打包送人,它需要通过文化活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等形式传承、传播并得到认同。哈尔科夫孔院周末的中文俱乐部就是深受学员欢迎的一项文化活动。周六下午3点半是学员们最轻松愉悦的时刻,大家听老师讲中国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讲四合院、徽派建筑,讲文房四宝、园林构造,等等。每一个话题都是学员认同并且感兴趣的。几十期下来,话题不重样,期期都精彩。参加中文俱乐部的不单是孔院学员,还有家长、大学老师、留学人员和小朋友们。

  中文俱乐部虽然热闹得像过节但毕竟不是节日。孔院的节日不能仅仅是中国人的节日,应该是孔院大家庭的节日,是中外双方都愿意过的欢乐节日。哈尔科夫孔院一年中有六个节日是大家欢聚一堂的日子:三八节、五一节、中国的国庆节、中国的中秋节、元旦、中国农历新年。

  一到中国的国庆节,孔院就会安排文艺演出。记得2016年,我站在高尔基公园的中央舞台上用中文朗诵了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赢得了台下阵阵的热烈掌声。他们听不懂我的朗诵词,但是他们从我的声调和字节中听出了一个游子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和美好期盼。那时的乌克兰人刚刚从东部动荡的阴影中走出来,他们同样对国家的发展寄予着热切的期盼。我们在对祖国的感情上达成了共鸣,因为共鸣才有了对彼此的尊重和热烈的喝彩。

  我在乌克兰过的三八节也很有趣。每年三八节的前一天,我和安纳托里提着香槟、巧克力,捧着鲜花,去主楼的各个处室给女同事送礼。3月8日那天乌克兰女性是不工作的,所以从3月7日上午11点开始,她们就放下手头工作,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在办公室组织冷餐会喝香槟酒。安纳托里领着我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跑,每到一个部门,他总是会说上一段感谢和祝福的话,其实这些女同事爱听的是我用俄语和中文表达节日的祝福,她们都知道我是孔子学院的,所以每次总有几位会跟我行贴面礼,七八个部门下来,我的脸颊湿漉漉的。这样的“遭遇”元旦前还得来一次,差不多也是这样的场面。

  元旦是孔院大家庭最欢快的日子。节前秘书让每位老师戴上红帽站在圣诞树前拍张照片,然后把照片印到年历上,每人一张。元旦那天,外地教学点的老师都会回来聚一聚,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地过新年。那一天学校的小餐厅不对外营业,专供孔院大家庭聚会。安纳托里扮成圣诞老人,戴着红帽,镶着白胡须,背着布袋,挨个儿给孔院同事送礼物。礼物很简单,就是一盒巧克力和一个新年吉祥物,每年的吉祥物是按照中国的生肖定制的,亥年的小猪做得最可爱。我们的新年酒会也是年终总结会,孔院的各项数据最令大家欣慰。自2015年开始孔院一直保持着稳增长,尤其是孔院的社会班,从来不做广告,来孔院学习中文的人却越来越多。秘书们的工资涨了,本土教师的课时费加了,这年过得也就更欢快了。孔院老规矩,凡逢聚会,第三杯酒必须敬女士。女士们坐着,男士们恭恭敬敬地站着把酒喝了,且得美言几句,态度不诚恳不让坐下。后来我几次回国与朋友们聚会,只要餐桌上有女士,我就把这规矩照搬着演一遍,没想到大家欣然接受,在场的女士们都高兴极了。

  《论语》有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在乌克兰几年,哈尔科夫孔院沉淀下来的几个项目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自然成了当地的文化品牌。每年都会受到本市和外地城市的文化部门特别邀请,去参与他们的文化节。我们去过斯拉维扬斯克,去过克列门丘克,去过波尔塔瓦,去过苏梅。那年我在波尔塔瓦美食节上领取奖牌时,一段感言竟引爆了现场的观众。不知为何我那天格外高兴,也许是中秋节外方特意做的中国月饼让我激动得过了头,也许是在丘古耶夫森林里我饮了一杯热情老人的果子酒,也许是我把他乡当成了故乡,忘了乡愁。(作者曾任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现任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国立普希金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责任编辑:贾文颖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