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看点:
▶3月29日,广州南沙区独角兽政策发布暨企业交流会在创享湾广场举行,发布独角兽“黄金牧场九条”,在人才配套方面,企业高层次人才可享受“团队+项目”最高1亿元奖励,企业自主推荐认定南沙区高层次人才,每人300万元奖励;
▶3月29日,四川省农科院召开科技攻关年和人才建设深化年大会。2022年,四川省农科院将聚焦生物育种、耕地质量等7大关键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将全方位培养、引进和赋能人才,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最高可获得100万元安家费、200万元科研启动费等政策优待;
▶3月31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条例将于今年5月1日起实施。《条例》提出将建立健全自贸试验区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引进政策;
▶3月31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在广州开港,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锚定“国家级、综合性、示范性、国际化湾区人才服务平台”定位,集人才“服务、交流、展示、创新”四大功能于一体,建成“实体+云端”的“人才超市”,提供全方位、全链条、一站式人才服务保障,促进人才资源要素顺畅融通、深度交流,助推人才创新成果转化落地、赋能湾区。
宏观政策:
国办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对“十四五”时期中医药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规划》部署了十方面重点任务,包括建设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建设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高水平中医药传承保护与科技创新体系、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推动中医药文化繁荣发展、加快中医药开放发展、深化中医药领域改革以及强化中医药发展支撑保障,并安排了十一类共四十四项重大工程项目。《规划》中提到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岐黄工程)。打造岐黄学者品牌,持续开展岐黄学者培养、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等项目,做强领军人才、优秀人才、骨干人才梯次衔接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各地人才新政:
北京:《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表决通过,5月1日起实施
3月31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条例将于今年5月1日起实施。在人才引进方面,《条例》提出将建立健全自贸试验区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引进政策,支持自贸试验区内市场主体、高等学校、科研机构面向全球吸引人才,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购买和租赁住房、医疗保障、出入境等提供便利;赋予区域管理机构区级人才落户推荐权;赋予综合保税区管理机构工作居住证办理权。此外,自贸试验区内市场主体可以扩大劳务派遣员工使用范围,根据用工需求,通过劳务派遣方式引进研发岗位临时性人员,增强用工灵活性。同时搭建人才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鼓励各类人才在自贸试验区就业、创业。
山东:“三个十大”2022年行动计划出台
3月28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十大创新”2022年行动计划》《“十强产业”2022年行动计划》《“十大扩需求”2022年行动计划》。其中,“三个十大”2022年行动计划坚持创新核心地位,扭紧供需两端靶向发力,着眼内外循环精准疏堵,为山东推动高质量发展明晰了突破路径。在“十大创新”2022年行动计划中,许多目标皆以数字指标的形式出现。科技研发创新方面,2022年省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增长10%,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0%以上。在人才引育创新方面,加强重点人才队伍引育和人才自主培养,支持各类人才发挥作用,力争新增国家级省级领军人才1000名左右。
海南:大力发展数字产业 实施引才引智工程
3月24日上午,在《海南省创新型省份建设实施方案》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现场,相关人员围绕如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引进培育科技人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方案》明确了海南省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六大重点任务。提出要推进海南国际离岸创新创业示范区建设,实施引才引智工程,深化国内外科技合作交流,打造海南科技开放创新高地。在引进培育科技人才方面,《方案》提出要实施引才引智工程。在引进外国人才方面,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外国高层次人才担任科技项目主持人或首席科学家制度,允许海外高层次人才参加职称评审;健全国际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建立安居保障、子女入学和就医社保服务通道;在柔性引进高端人才方面,明确要完善院士创新平台和“候鸟”柔性引进人才机制,发挥柔性高层次人才作用。在构建人才梯队方面,提出要实施科技人才创新计划,设立低门槛、中门槛、高门槛的科技人才培养工程项目,以科研项目资助形式,大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支持博士生、硕士生和优秀本科生参与科技项目攻关;强化用人单位人才评价主体地位,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广东: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制造强市 东莞将实施创新人才汇聚工程
3月28日,《东莞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发布。《规划》提出,到2025年,东莞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制造强市取得显著成效,国际一流的松山湖科学城初步建成,整体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更加成熟,创新创业生态更加完善,科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能力显著提高,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规划》明确,实施创新人才汇聚工程,发挥东莞高水平科研平台优势,凝聚顶尖科研团队,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宜居、宜业的人才发展环境,开创高层次人才、技术人才、技能人才集聚的全新局面。在完善引才用才机制方面,东莞以重大平台引进战略科学家。依托重大科研平台及龙头科技企业,面向海内外引进10个弥补源头创新和行业关键技术短板,对东莞重点产业发展有重大引领作用的战略科学家团队,加快集聚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等前沿科技顶尖人才和国际一流战略科学家;在以企业为主体引进技术创新人才方面,东莞面向其重点发展的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生命健康与生物技术等领域,依托企业引进创新科研团队与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开展以发明转移和新技术、新工艺为绩效导向的产业核心技术攻关。
广东:最高1亿元扶持!广州南沙发布独角兽“黄金牧场九条”
3月29日,广州南沙区独角兽政策发布暨企业交流会在创享湾广场举行。会上发布《南沙新区(自贸片区)促进独角兽企业发展扶持办法》(“黄金牧场九条”),从企业落户、经营贡献、人才配套、研发创新、应用场景、金融服务、载体支持、企业生态和政府服务9个方面,提出了26条干货政策,全生命周期支持企业成长。“黄金牧场九条”实施期内预计将投入20亿元,全周期、分层次地精准支持独角兽企业发展。比如在企业运营方面,对独角兽落户认定、上市及能级提升给予累计最高5000万元奖励,企业及高管可享受“100%”三重经济贡献支持。在人才配套方面,企业高层次人才可享受“团队+项目”最高1亿元奖励,企业自主推荐认定南沙区高层次人才,每人300万元奖励。在金融服务方面,积极引导区内基金投资独角兽企业,给予企业最高2000万元的并购补贴,对企业融资贷款给予50%的贴息等。
天津:中新天津生态城十举措加快智能科技产业聚集发展
日前,《中新天津生态城加快智能科技产业聚集发展若干措施》出台。《措施》明确从项目落户、场地支持、创新发展、金融服务等十方面政策,对智能科技产业给予支持。《措施》明确提出对重特大项目的支持政策,一旦落户,即可获得由生态城提供的项目支持。具体支持金额与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相关,最高不超过1亿元。同时,《措施》全方位关注人才需求,围绕人员招聘、住房保障、配偶就业、子女教育和医疗保健等方面推陈出新,为引才、育才、留才营造良好环境。
安徽:科普工作者可以评职称了
日前,安徽省科协、省人社厅联合印发了《安徽省自然科研系列科学传播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条件》。此次出台的《标准条件》是针对长期以来科普工作者评价和激励机制的不健全。此外,《标准条件》还规定,科学传播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中级和副高职称时,可以自主选择以课题、决策咨询报告、政策类文件(规划、标准)、教材教案、策划方案、研究报告、项目报告、高水平科普文章等代表作成果替代论文。
江西:赣江新区“双创20条”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
近日,赣江新区管委会印发《赣江新区关于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实施20条政策措施,助力省内外高校师生在赣江新区创新创业。《若干措施》为切实解决高校师生创新创业的资金需求,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或拥有专利技术、专有技术的人才在赣江新区创办企业,其中对项目成熟、市场前景好且进入产业化阶段的,按实际研发投入的50%给予创业补助,最高可达100万元。
甘肃: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列出办实事清单 国家级“小巨人”企业每户奖励50万元
日前,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若干措施》《甘肃省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甘肃省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进行政策解读。《实事清单》重点聚焦财税支持,即省级财政对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每户奖励30万元,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每户奖励50万元,并争取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开展中小企业领军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培训,2022年实现省级培训人才100名以上。组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与高校毕业生开展就业服务对接活动,力争实现就业意向500人以上。
四川:最高40万薪酬补贴,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出台人才发展专项政策
在日前举办的“HR+Union人力资源服务开放日”产业园区行活动上,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向与会企业代表介绍了《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人才发展专项政策》。该政策针对生物城入驻企业、机构引进的符合《成都高新区高端和急需紧缺人才目录》A、B、C、D类标准的人才,及园区各行业主管部门按市场标准认定的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其提供人才补贴、人才引育、生活服务、配套支持四个方面的政策支持。具体而言,针对生物城各类医药健康企业引进并首次在区域内就业的管理、技术等关键骨干人才,按个人薪酬的10%、最高不超过40万元给予用人单位补贴,最多补贴2年。
云南:设立乡村振兴人才集体户口
3月29日,云南省公安厅推出优化营商环境20条措施,其中提出,全面开放人才、就业落户政策。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城镇地区,取得初级以上专业技术或者职(执)业资格人员、中专以上学历人员、海外留学归国人员、获得功勋和荣誉表彰人员,以及合法稳定就业人员,可以先落户后择业,将本人及家庭成员户口迁移至就业单位集体户口或者城镇居住地、就业地的社区集体(家庭)户口。在乡村地区,任聘用期内的服务基层“四个项目”人员,入乡创业兴业人员,以及乡村振兴引进人才,可根据本人意愿,将户口迁至服务地区所在乡镇的乡村振兴人才集体户口;农村优秀人才回引计划中回村任职的人员,可根据本人意愿将户籍迁移至任职村或者乡村振兴人才集体户口。
各地人才动态:
山东:聚焦8类人才,实施一流人才队伍建设行动
3月24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办“创新引领走在前 聚力实现新突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介绍强化人才引育创新,打造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情况。山东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流人才队伍建设行动紧扣山东发展需要,将建设重点聚焦到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卓越工程师、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等8类人才,目前正在逐类制定实施方案,推动实现量质齐升。深入实施“海外英才集聚计划”“万名博士、十万硕士、百万大学生创业齐鲁计划”,力争“十四五”时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领军人才达到7000名,新集聚高校毕业生青年人才400万人。
北京:HICOOL商学院加速孵化营开营仪式打造海归科创企业“归国第一站”
3月26日,以“凝聚改变世界的力量”为主题的HICOOL商学院加速孵化营首期开营。在开营仪式中,李开复院长为学员带来主题为《科技企业 改变世界的力量》的“开营第一课”。他为加速孵化营学员深度解读未来二十年科技创业的战略机遇和利好趋势,结合创新工场十多年来在科技创业孵化和投资中的经验和洞察,剖析技术创业团队构成与商业模式之间的关系。开营仪式上还设计多种互动环节,如谱写“创业心声”、 点亮“科创之光”、穿越“探索之路”、佩戴“赋能徽章”等。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正式开港
3月31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在广州开港。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锚定“国家级、综合性、示范性、国际化湾区人才服务平台”定位,集人才“服务、交流、展示、创新”四大功能于一体,建成“实体+云端”的“人才超市”,提供全方位、全链条、一站式人才服务保障,促进人才资源要素顺畅融通、深度交流,助推人才创新成果转化落地、赋能湾区。据介绍,该人才港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内设人才公共服务中心、高层次人才创新交流中心、高技能人才创新交流中心等6个核心功能区,集合了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全国博士后创新示范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等国家级平台。截至目前,大湾区科创企业蓬勃发展,区域内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61万家,世界级“人才湾区”起步成势。
湖北:宜昌“330”三峡国际人才日招才引智
3月29日,宜昌“330”三峡国际人才日开幕。活动首日,宜昌在外杰出校友共221人到场。为期三天的人才日,包含校友资智汇宜、高端论坛、创业大赛、创新场景发布、项目对接等形式多样的“敬才”“引才”活动。在“万名校友资智汇宜”启动仪式上,宜昌集中签约61个项目,其中,校友本人回宜投资项目11个,协议总投资83.56亿元,校友引荐回宜项目26个,协议总投资298.92亿元。
四川:省农科院打出人才工作组合拳 高层次人才最高可获100万元安家费
3月29日,四川省农科院召开科技攻关年和人才建设深化年大会。2022年,四川省农科院将聚焦生物育种、耕地质量等7大关键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力争到2025年,实现选育突破性新品种100个以上、取得自主知识产权100项以上等“8个100”攻关目标。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四川省农科院将有序推进机构设立、职称评审等自主权改革试点和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探索“保障+激励”“包干制”等改革试点,实施“1+9”揭榜挂帅科技攻关机制,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此外,四川省农科院将全方位培养、引进和赋能人才,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最高可获得100万元安家费、200万元科研启动费等政策优待。围绕科技攻关和人才建设,会上还发布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加快科技攻关行动方案(2022-2025年)》《关于深化新时代人才建设的指导意见》《院人才引进培养二十条办法(2022年修订)》及其《实施细则》等文件,并为10名省农科院增补专家颁发证书。
江苏:无锡滨湖首批人才公寓启用
3月26日,无锡市滨湖区举行“吾+”人才安居工程首批人才公寓启用仪式,一批滨湖英才入住装修一新、地段绝佳的人才公寓。滨湖区今年推出“吾+”人才安居新政,计划3年内投入20亿元,筹建10000套、总面积70万平方米以上的人才安居住房,品种涉及人才公寓、人才商品房、人才驿站、产业园区配套人才房等多种房源。在机制保障上,配套出台《滨湖区人才分类认定实施办法》《人才安居住房租售管理办法(试行)》等。
湖南:马栏山人才公寓998套住房拎包入住 给予2年租住全额补贴
4月1日,马栏山人才公寓正式竣工,《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支持引进人才租住人才公寓的若干措施(试行)》通知也于当天正式发布,意味着马栏山人才之家即将入住。人才公寓主要面向在园区工作的智库专家、业界导师、工程技术人员等中高端人才。对长沙市认定的高精尖人才、紧缺急需人才和青年人才,给予2年租住全额补贴;对新入园工作的博士、硕士和本科等全日制高校毕业生,每月分别给予1200元、800元、500元补贴。目前,马栏山第二批人才公寓也正在积极筹建中,预计明年10月可完成建设。
活动项目申报:
天津:“海河英才”创新创业大赛启动 设有海外人才专项赛
近日,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天津市选拔赛暨第三届天津市“海河英才”创新创业大赛启动。大赛重点面向智能科技、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采用“1+5”模式,即1个主体赛加5个专项赛。其中,主体赛分为制造业和服务业2个项目组;5个专项赛分别为青年创意专项赛、劳务品牌专项赛、乡村振兴专项赛、博士后揭榜领题赛和海外人才赛。参赛者可于5月20日前通过大赛官网报名。
江苏:“创响江苏”创业创新大赛启动
日前,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江苏省选拔赛暨“创响江苏”创业创新大赛启动,本届大赛主题为“创响新时代 共圆中国梦”。今年大赛创新赛道设置方式,以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为目的,将主体赛分设制造业和服务业项目组;以推动乡村振兴迈入新台阶为目的设置乡村振兴专项赛,以鼓励青年群体发扬创新精神为目的设置青年创意专项赛,并创新设置了劳务品牌专项赛,充分展现地域特色、行业特征和技能特点。活动报名截止日期为5月20日。
山东:济南章丘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启动
日前,济南市章丘区启动第二届“百脉汇”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大赛将围绕工业经济、乡村振兴“两个主战场”,以知名高校院所师生、大型研发企业骨干、初创型科技企业负责人、章丘籍优秀在外人才为重点,组织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乡村振兴5个产业领域的人才项目参赛。赛事分为五个阶段:启动宣传(3月-6月)、参赛报名(4月30日前)、海选初审(5月10日前)、预赛(5月11日至20日)、决赛(6月上旬)。
云南:“兴滇英才支持计划”申报工作启动
3月31日,中共云南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公告,决定开展2022年度“兴滇英才支持计划”申报工作。申报项目包括个人专项(第一层次:科技领军人才、云岭学者;第二层次:高端外国专家、产业创新人才、首席技师、教学名师、名医、文化名家、创业人才;第三层次:青年人才),团队专项(顶尖团队和创新团队),柔性引才(符合条件的柔性引进人才/团队,可按程序申报相应专项及项目经费支持),配套专项(科学家工作室、培养激励、研修访学、引才伯乐激励)。申报时间为2022年4月6日至5月15日,评审工作将于6月30日前完成。
(人才资讯速递[2022年第13期] 内容汇编|神州学人人才小组[成员:季昕、杨匀、贾文颖] 资讯来源:中国政府网、新华网、大众日报、南海网、科技日报、央广网、安徽日报、江西日报、兰州日报、人民网云南频道、齐鲁晚报、北青网、广州日报、湖北日报、四川在线、新华日报、湖南日报、天津日报、云南网)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