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踏上英国留学之路,已经过去7年时间,时间和经历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一个人。从24岁的青春正好到现在的已过而立,无论是样貌还是心态都改变了太多,唯一没变的只有对于知识的渴望和对祖国的热爱。
在我的留学生涯里,主要走过了3个城市,从布里斯托的西英格兰大学,到格洛斯特的哈特布里体育学院,再到我已经学习了5年的卡迪夫城市大学。太多太多的人和事从生命中经过,尤其初登大不列颠的兴奋与激动,随之而来的是在语言班学习时探索未知的新鲜感与学习的紧张感。在一个远离家乡的城市生活与学习对我来说并不是第一次,作为一个武汉人,我曾经在昆明完成了我的研究生学位,然而在一个离家8000多公里且母语为英语的国家生活还是让我紧张又兴奋。这样的感觉直到与其他来自祖国的同学相遇、相知、相熟以后才慢慢缓解,我明白这种同学之间的情谊都源自对祖国的归属感,无论大家曾经生活在哪个城市,现在都只会说来自中国。其次,与来自于不同国家同学的交流成为我在西英格兰大学学习时期最大的爱好,我以自己的视角,开放并包容的心态,尊重平等的态度去了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信仰,不同的爱好,不同的种族,听他们的故事,同时也讲诉我所知道的中国。
在英国的第一年是我留学时期最为热闹的一年,我曾以为一直都会是这样,然而由于所学体育专业的原因,在之后的专业课学习中,孤独与自主成为了之后的主旋律。一直以来,我在体育专业的学习中听到很多人都有在英国学习生活的经历,但是等学期开始时我才意识到,我错了。无论是在哈特布里体育学院还是在卡迪夫城市大学体育学院,都只有我一个中国人,还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个。我开始学会真正融入英国式的集体生活,和当地的学生一起上课,一起训练,一起夜生活。这样一方面让我增强了我的语言和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却让我对于所学的体育教练学产生了极大的困惑和对未来从业的困惑。本地学生在完成体育教练学的课程后,能够成为一名教练员,而我呢?回国以后成为足球教练员又能做些什么,又能改变些什么呢?
这个阶段的心态变化,也是使我转向体育管理与政策学研究的重要原因。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转变研究方向很难,尤其是从偏实践的方向转向理论型研究。我很庆幸我遇到一个好导师。实际上从国内到国外,历来带过我的导师对我都很好,这可能就是我人生中最值得炫耀的事情。我在导师的引导下,从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到随行参加学术会议,学术实习,再到之后的论文撰写与数据收集,我越来越坚信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借用英国完善的体育体制和政策,去研究国内体育环境待完善的方面,为前人的行为和决策做些总结,为后人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基础,这才是我一直想做的事。这或许也是我这个一直很怕麻烦的人愿意积极参与学校学联工作的原因,一批又一批的学子远赴英国求学,在网上和现实生活中,前辈学子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帮助我们生活和成长,未来的新生一定也会面临我们曾经的感受和困难,但愿我也能留下一些自己的态度和经验能够帮助到之后的同胞。
这是我对于这些年在英国留学中变化的总结,希望能给予他人帮助,同时也坚定我自己的求学之心,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供稿/卡迪夫城市大学中国学联 驻英国使馆教育处)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