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 正文
一枝一叶总关情——驻布里斯班总领馆做好留学生抗疫工作侧记
发布时间: 来源: 神州学人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昆州也未能幸免。疫情发生后,澳政府接连出台规定,对我留学生实行入境限制令、禁止从第三国中转返澳等,对中国留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

  面对从未遇到的严重情况,驻布里斯班总领馆根据国内部署和当地中国留学人员情况,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始终把我留学人员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竭尽全力,全面做好抗疫工作,想尽办法、下足功夫,及时把祖国送来的防护物品第一时间送到大家手里,增强他们战胜疫情的信心。

  积极筹划和做好“健康包”发放工作    

  在疫情形势紧张、同学们缺少防护物品时,中国政府将一批批关爱中国留学生健康安全的“健康包”送至全球各地。我们高度重视“健康包”发放工作,全馆齐上阵,为尽快把祖国对中国留学人员的关心关爱传递给每位在昆学子,馆领导带领全体馆员、家属等加班加点,全力合作,仅用一天就完成了全部“健康包”的分装工作。

  我们举办了庄重、简朴的“情系学子、心向祖国”“健康包”发放仪式,昆州主要高校中国学联代表参加。总领事徐杰高度赞扬了在昆留学人员捐款捐物支持国内抗击疫情的活动。他表示,无论同学们遇到什么困难,祖国永远是大家坚强的后盾,总领馆就是同学们的家。希望同学们继续发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严格按照防疫要求,做好自我保护。同学们纷纷表示,祖国送来的“健康包”可谓雪中送炭,不仅解决了学子们当前防疫物品紧缺的情况,更增强了大家抗疫必胜的信心。

  热线电话心连心

  为能第一时间听到中国留学生的声音,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我们及时开通了中国留学生疫情热线服务电话,接听和回答他们的各种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鼓励他们树立信心,重视和做好疫情防护。

  一位中国留学生的母亲焦急地打来电话,说孩子迟迟没有收到寄去的口罩,在当地药店也买不到,而她现在国内,很是焦虑,希望我们能提供帮助。负责领事立即与这位留学生联系,积极调剂出应急口罩,当天就送到了他手上。

  一位中国香港的留学生打来电话,说她错过了领取第一批“健康包”的报名时间,手头又没有口罩了。像她这样错过报名而又急需口罩的同学还有不少,为此,我们专门对所有急需防护物品的学生“开绿灯”,将他们一一记录编册,想办法尽快把防护用品送到他们手里,为他们做好自我防护提供一份保障。

  每次热线电话的接听,都是我们对使命的践行;每次学生的来电,都是他们对我们的信任。我们对此高度重视,做好来电记录,设法解决他们的困难,不负学生的期望。

  关心确诊学生,积极乐观抗疫

  3月初,昆州某大学一中国留学生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其室友虽检测呈阴性,但按规定仍需隔离,二人情绪十分低落。为方便联系,我们与他们加了微信,并从馆里调剂出市场已断货的消毒液等防疫物品,开车送到这位同学室友的临时住处。即使隔着玻璃窗,也能感受到这位同学的恐慌和无助,当他看到我们亲自送来消毒液时,紧张的情绪有所缓解。我们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两位同学的身体状况,直到他们康复出院、解除隔离,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3月下旬,我们接到同一大学一女生的求援电话,她表示自己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但医院不让她住院。由于紧张、焦急,她的声音都在颤抖。与她进一步沟通后得知,原来医院是要求其居家休息,这让她感到不安和忧虑。为安抚她的情绪,我们多次与她电话交流,鼓励她树立信心,相信和听从医生的安排,积极配合治疗。数天后她收到了医院发来的解除隔离通知,我们都为她感到高兴。

  传递关爱的留学生志愿者

  受疫情影响,澳政府严格限制人员聚集,如何把“健康包”安全、快速、准确送到学生手中,成了最棘手的问题。关键时刻,国家公派生、中国学联和学生志愿者站了出来,表示愿意克服困难,承担起发放任务,他们采取定点、自驾车上门派送等发放方式,一份份“健康包”很快被送到中国留学生手里。

image003.jpg

  发放过程中体现的友爱和同胞情谊,着实让人感动。征集志愿者通知发出后,200多名学生踊跃报名参加。中国学联骨干和志愿者们加班加点制定发放规则、签收方法、行车路线,连夜与每个中国留学生联系确认领取时间和地点,落实好每一处细节,确保发放过程安全、顺利。

  发放那天,40名学生志愿者自驾个人车辆,奔波在布里斯班方圆数十公里的区域,定点或挨家挨户上门发放,如一股暖流,祖国的关怀带海外学子。有一组志愿者派送途中遇到大雨被困,好心的同学返回宿舍,很快送来两包食品给志愿者,大家会意一笑,互祝安顺。也有同学在朋友圈“号召”大家要为志愿者送“爱心小礼品”,感谢这些不辞辛劳的“温暖的使者”。收到“健康包”的同学,纷纷迫不及待地在微信朋友圈、微博“开箱”“晒秀”,分享欢乐,表达对祖国的感激之情。

500公里送温情

image001.jpg

  由于种种条件限制,对于一些距离较远的地方,学生志愿者很难前往。馆领导对此高度重视,为及早把“健康包”送到这些学生的手中,我们自驾车开赴距离布里斯班100多公里的阳光海岸和图文巴市,为两地100多名中国留学生送去“健康包”。出发前,我们与一位留学生妈妈电话联系,刚说出“我们是中国驻布里斯班总领馆”几个字,电话那头就泣不成声,连声说“谢谢你们”。和学生见面时她说在网上看到了发放“健康包”的消息,但没想到自己住这么远,两位领事还不辞辛苦,亲自送到家里来,非常感激。

  在图文巴市,当我们把“健康包”送到一位访问学者家里时,她让我们进屋休息,并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炖牛肉,非要我们吃了再走,这让我们既意外又感动,深深体会到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500多公里的行程,每次发放“健康包”时,都伴随着中国留学生“感谢祖国”的声音。祖国永远是你们坚强的后盾,总领馆永远是你们在海外的家,我们是中国留学人员的老师,也是朋友,同学们有困难、有需求请找我们,因为你们的平安顺利就是我们的心愿。

image004.jpg

  一枝一叶总关情,中国留学生就是祖国这棵参天大树上的片片树叶,你们的安全和健康,祖国母亲始终牵挂着。我们外交官所要做的,就是把祖国的关爱传递到每位中国留学人员心间。疫情还未过去,未来的工作依然艰巨,更需要我们加倍努力,奋发前行。(供稿/驻布里斯班总领馆)

责任编辑:周钰凡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